郭留霞
(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 內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陽和湯聯合TP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效果分析
郭留霞
(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 內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研究陽和湯聯合TP方案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66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3例。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應用TP方案與陽和湯聯合治療、TP方案治療。對兩組療效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實驗組近期有效率(72.73%)高于對照組(45.45%),骨髓重度抑制率(24.24%)低于對照組(54.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用TP方案聯合陽和湯進行治療,近期效果較好,癥狀改善顯著,安全性高,可在臨床普及應用。
陽和湯;TP方案;非小細胞肺癌
在眾多惡性腫瘤中,肺癌發病率排在第一位。近年來,在惡性腫瘤包括晚期肺癌的治療中,單純以西醫方法治療晚期肺癌效果并不理想,中醫藥發揮了積極作用,與西醫方法相結合療效與安全性均較好[1-2]。本研究以非小細胞肺癌患者66例為研究對象,采用TP方案聯合陽和湯進行治療,對比分析其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入選標準:經病理學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Ⅲ~Ⅳ期;預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Kamofsky評分超過60分;未行有效抗腫瘤治療(1個月內);對研究知情同意。按隨機數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3例。實驗組女11例,男22例;年齡40~79歲,平均(54.46±6.28)歲;1例為大細胞未分化癌,3例為腺鱗癌,14例為鱗癌,15例為腺癌。對照組女14例,男19例;年齡40~81歲,平均(54.73±6.50)歲;1例為大細胞未分化癌,2例為腺鱗癌,13例為鱗癌,17例為腺癌。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應用TP方案與陽和湯聯合治療、TP方案治療。①TP方案化療。常規處理后再行化療,包含水化、抗過敏、止吐等。靜脈滴注175 mg/m2紫杉醇,d1;靜脈滴注25 mg/m2順鉑,持續3 d。21 d為1個周期,共化療2個周期。②陽和湯,應用時間與化療同步。組方為炙甘草10 g、炮姜碳10 g、鹿角膠30 g、炒白芥子12 g、麻黃6 g、肉桂10 g、熟地黃30 g,水煎服,1劑/d,分早晚服用。若患者便秘,則加肉蓯蓉、郁李仁、火麻仁等;若患者兼有陰虛,則加玄參、麥冬、沙參等;若患者存在明顯氣血虧虛,則加白術、黨參、當歸、黃芪;若患者痰濕重,則加陳皮、半夏、山慈菇、膽南星、川貝母等;若患者存在明顯舌質紫暗、血瘀,則加紅花、桃仁、三七粉、當歸等;若患者發熱則加知母、青蒿、地骨皮、牡丹皮、銀柴胡等;若患者胸痛,則加漢防己、白屈菜、白芍、威靈仙、延胡索、徐長卿等;若患者咳血,則加藕節炭、茜草、血余碳、仙鶴草等;若患者咳嗽,則加紫菀、浙貝母、桔梗、杏仁等。
1.3 效果觀察標準 ①以實體瘤近期療效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為依據對兩組的近期療效進行評價。可見病灶超過4周以上維持在完全消失狀態為完全緩解;超過4周以上,腫瘤病灶維持在超過50%的減少為部分緩解;腫瘤病灶保持在25%以內的增大,或病灶兩徑乘積表現為50%以內的縮小為穩定;多個或一個病變出現超過25%的增大,或有新病灶出現為惡化。部分緩解率與完全緩解率之和為有效率。②以抗癌藥不良反應分級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為依據對兩組骨髓抑制情況進行分級,分成0~Ⅳ度,Ⅳ度率與Ⅲ度率之和為重度抑制率,對兩組骨髓抑制情況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數據分析。定性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近期療效 實驗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8,P<0.05)。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n,%)
2.2 骨髓抑制情況 實驗組重度抑制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5,P<0.05)。見表2。

表2 兩組骨髓抑制情況比較(n,%)
歷代醫家均認為陰寒積聚、陽氣不足為惡性腫瘤的主要病理機制,其性屬陰,發展至當代,其病理機制被進一步明確為瘀毒交結、痰凝氣滯、腎陽虧虛,辯證施治應以溫腎為主,并加以祛濕化痰、行氣散結、活血化瘀治療[3]。在祖國醫學中,肺癌為“咳嗽”“胸痛”“肺巖”“肺積”范疇,病理特征以虛、瘀、痰為主。經實踐發現,單純以祛瘀化痰、益氣養陰等方法治療晚期肺癌患者效果不佳,甚至會得到相反的效果,而辛溫助陽藥的應用在緩解癥狀方面具有明顯效果,可見陽虛為該病本質[4]。本文在總結臨床實踐,并結合名家研究基礎上以陽虛論治晚期肺癌。
陽虛論治主張溫腎陽,謹守病機,并有機結合辨證與辨病進行用藥選方,以保證療效。因痰瘀郁久化熱、陽氣不振、肺陽虛衰而致的熱傷氣陰,直折其火不可取。因此,大劑量應用苦寒之品不可取,在溫陽治本之上酌情添加清熱藥物為宜。陽和湯即溫陽治本方劑,記載于《外科全生集》,其君藥為藥性偏溫的鹿角膠與熟地黃,可填精補髓、滋陰養血、溫補陽氣;麻黃、白芥子、肉桂、炮姜藥性辛溫,可活血通滯、溫陽散寒,方中藥物合用具有散寒通滯、溫陽補血之效[5]。
陽和湯具有對化療藥物增敏或直接抗癌的作用,已經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有學者以小鼠為對象進行實驗,發現陽和湯對于干擾素的產生具有誘導作用,可將其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增強,在殺滅或抑制移植性腫瘤方面效果顯著。另有研究指出,陽和湯對細胞凋亡通路具有激活效果,可促進凋亡因子caspase-3表達,將Bax/Bcl-2表達比率上調,顯著增敏一些化療藥物如阿霉素等[6]。此外,方中單藥均具有抗腫瘤作用,其作用既有直接性,也有間接性。鹿角膠中類激素,炮姜中龍腦、姜醇、崁烯,肉桂中桂皮醛,熟地黃中地黃多糖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殺滅或抑制癌細胞;白芥子中芥子堿對于腫瘤新生血管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揮發油可對腫瘤細胞的生長進行抑制,促使其凋亡;白芥子、麻黃對小氣道阻塞、支氣管痙攣具有解除與松弛作用,有助于患者排出痰液;甘草、鹿角膠、熟地黃對造血系統具有刺激效果,可有效提升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含量,避免骨髓抑制[7]。這些藥物的作用均已經藥理研究證實,且在臨床治療肺系疾病時起到了積極作用,體現在陽和湯可有效改善氣促、咳血、咳痰等癥狀。
研究中應用聯合方法的實驗組近期療效、中醫癥狀積分、骨髓抑制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TP方案與陽和湯聯合效果顯著。綜上所述,在溫陽法理論基礎上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用陽和湯辨病辨證治療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減少骨髓抑制,但其爭議也同時存在,有待深入研究。
[1] 高啟龍,楊峰,劉懷民,等.益氣散結攻毒方治療化療及靶向藥物無效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5例[J].中醫研究,2014,27(3):25-27.
[2] 謝瓊,曾柏榮,何欣.丹參酮ⅡA對TP治療NSCLC臨床療效的影響[J].現代腫瘤醫學,2015,23(3):341-343.
[3] 盧旭,全袁穎,黃智,等.參芪瀉白散聯合化療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9(4):382-385.
[4] 李俊榮,李曉陽.益肺方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1例[J].中醫研究,2015,28(5):25-27.
[5] 鄭羽.3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6,29(5):168-169.
[6] Rasheed S A,Efferth T,Asangani I A,et al.First evidence that the anti-malaria drug Artesunate inhibits invasion and in vivo metastasis in lung cancer by targeting essential extracellular proteases[J].Int J Cancer,2010,127(6):1475-1485.
[7] 金玲,徐萌,劉暢,等.中醫益氣養陰解毒復方聯合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系統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7):1837-1840.
R 734.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86
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