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商丘市睢陽區中心醫院 內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李穎
(商丘市睢陽區中心醫院 內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探究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商丘市睢陽區中心醫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依入院順序分為兩組,各30例。給予對照組常規治療及護理,給予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水平。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較干預前提升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優化臨床療效,改善生活質量。
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護理干預;臨床療效;生活質量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屬消化科常見慢性疾病,飲食不規律、精神緊張等均與該病的發生及發展有關[1]。臨床常用治療藥物以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保護劑為主,但有研究指出,飲食、精神狀態不佳患者即使接受積極治療也無法取得滿意療效[2-3]。本研究給予3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護理干預,以分析其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商丘市睢陽區中心醫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依入院順序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27~60歲,平均(45.31±3.67)歲;病程(12.28±1.53)個月。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5~60歲,平均(45.27±3.82)歲;病程(11.87±2.01)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60例研究對象入院后均使用常規藥物行對癥支持治療,包括知識指導、飲食指導、基礎心理疏導等常規護理。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健康知識宣教。責任護士通過播放講座視頻,向患者及家屬宣教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發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②日常生活護理。鼓勵患者多進食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不食或少食辛辣、刺激食物;給予存在便血患者冷豆漿或冷牛奶等食品,情況較為嚴重者應禁食;指導患者按時服藥,提高服藥依從性;囑咐患者進行合理鍛煉,保證充足睡眠。③心理干預。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會議,邀請治療效果較好的患者分享治療經驗,加強患者間交流,相互支持、鼓勵,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定期傾聽患者訴求,認真聽取意見,給予其充分重視和關懷;針對部分老年患者孤獨、焦慮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應保持交流頻次,傾聽其心聲,建立和諧護患關系。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以鏡像下潰瘍面完全愈合,癥狀顯著緩解為顯效;潰瘍面顯著改善但尚未完全愈合,癥狀有所緩解為有效;未取得上述效果為無效。②使用醫院自制生活質量量表評定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生活質量 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較干預前提升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水平比較分)
隨著工作和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飲食不規律、生活習慣不良已成為多數人的生活常態,導致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發病率逐年上升,增加癌變及其他不良反應發生率[4]。
研究表明,辛辣刺激、粗糙及高鹽食物、酗酒、精神心理等均為慢性胃炎誘發因素。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發展與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異常、胃腸道動力紊亂、生活習慣不良及精神心理因素有關[5]。目前多數患者僅注重藥物治療,但該病療程較長,多因不注重護理干預而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消化系統疾病在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響的同時也會限制營養攝入,降低患者生活質量[6]。本研究中,給予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包括健康知識宣教、日常生活護理、心理干預措施的綜合護理干預,通過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水平以改善其遵醫行為。近年臨床實踐表明,如患者可保持良好營養狀況,則可耐受胃炎及胃潰瘍所造成的壓力,因此給予飲食指導是本研究中的關鍵部分。通過指導患者進食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保證營養充足,針對性給予存在便血患者飲食指導,體現了護理干預的人性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及干預后生活質量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可能與本研究充分關注患者心理健康,定期組織心理會議,建立患者治療信心有關。
綜上所述,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優化臨床療效,提高其生活質量。
[1] 祁旦巳,張旭彤,高寶輝,等.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理變化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6):3640-3642.
[2] 許蔚茹.加強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7):1339-1339.
[3] 駱泉,趙潔,徐關根,等.幽門螺桿菌感染與不同胃炎及病理之間的關系[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1):2476-2478.
[4] 于立君,李倩,王慧,等.小兒慢性胃炎的消化道外表現(附864例報道)[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22):4373-4376.
[5] 王婉群,付曉榮.協同護理模式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7):978-980.
[6] 孟麗英,張愛國,牛月花,等.消化性潰瘍患者心理狀況生活質量的評估及心理干預效果的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2):1803-1806.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109
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