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娟
(許昌市中心醫院 RICU 河南 許昌 461000)
綜合護理干預對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李慧娟
(許昌市中心醫院 RICU 河南 許昌 461000)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機械通氣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許昌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的ICU VAP患者77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38例)與觀察組(39例)。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于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機械通氣時間、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短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可縮短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機械通氣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
綜合護理干預;ICU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機械通氣時間;護理滿意度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為ICU患者常見嚴重并發癥之一,發病率約為9%~24%,且病死率較高。數據顯示,高達30%的ICU病死患者由ICU VAP引起[1]。有學者指出,在使用呼吸機機械通氣治療過程中給予一定的護理干預,可減少VAP的發生,促進康復[2]。但對已發生VAP患者效果如何,臨床鮮有研究。本研究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ICU VAP患者,探討其對護理滿意度及機械通氣時間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許昌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的ICU VAP患者77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38例)與觀察組(39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36~70歲,平均年齡(50.28±6.10)歲,原發病:心力衰竭12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多臟器衰竭14例,感染性休克4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19例,年齡37~68歲,平均年齡(50.30±6.08)歲,原發病:心力衰竭11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多臟器衰竭15例,感染性休克6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吸痰止咳、叩背翻身、更換呼吸機管路,并予以營養支持、平喘解痙、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護理。觀察組于以上基礎上行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通過溝通、交流,評估患者心理狀況,若存在不良情緒,則進行心理疏導,為其講解疾病等方面的知識及既往成功案例,并告知其愉悅、樂觀的心態及積極的治療對疾病轉歸的影響,提高其治療及護理依從性。②氣道護理。依據患者痰液黏稠度,每間隔30~60 min將2 ml氯化鈉注射液緩慢滴入氣管內,若痰液黏稠則持續泵入沐舒坦(30 mg)與氯化鈉(250 ml)混合液;指導患者行側臥位,對其背部輕拍2 min,輔助其咳出分泌物;若痰液黏稠則先將1~3 ml生理鹽水滴入氣管內,而后輕拍背部,排痰時間以15 min為宜。③機械通氣護理。嚴密監測呼吸道暢通情況,若存有氣管分泌物則及時予以清理;呼吸機管路使用前應徹底消毒,及時更換(使用時間不超過24 h);同時保障患者合理氧療,避免損害呼吸道黏膜。④加強監測。對患者呼吸、體溫等生命體征予以嚴密監測并記錄,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用藥后癥狀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若出現不良反應則及時通知醫生并采取積極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機械通氣時間;②采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對比,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③以生活質量評定量表(QOL)評估兩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優[3]。

2.1 護理滿意度評分、機械通氣時間 干預后,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 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為(85.26±9.43)分,高于對照組(67.41±9.2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370,P<0.05)。


組別n機械通氣時間/d護理滿意度評分/分觀察組397.60±1.1190.11±5.32對照組3810.31±1.1673.32±5.29
機械通氣在ICU患者搶救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改善患者通氣功能,贏取最佳治療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但在搶救過程中易引發VAP等嚴重并發癥,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VAP的發生與患者難以積極配合治療、排痰功能低下、口腔分泌物未及時清理,呼吸機未按時、按規消毒清理,操作者手上沾有致病菌等多種因素有關。故ICU患者在實施機械通氣治療的過程中予以一定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
周曉靜等[4]學者研究證實,對內科ICU機械通氣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縮短ICU監護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僅為6.0%。綜合性護理干預是一種集心理護理、氣道護理、生命體征監護等于一體的全面性護理干預措施,ICU患者病情較為嚴重,患者多存在恐懼、焦慮等不安心理情緒,通過實施心理護理,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促使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疾病治療及護理,從而提高治療效果,促進良好預后;氣道濕化及機械通氣護理可通過叩背、氧療等措施促使患者將痰液排出體外,徹底清除氣管分泌物,保障呼吸道的暢通,改善其呼吸困難等癥狀,避免休克等不良事件發生;但護理過程中易出現呼吸道黏膜受損等狀況,而加強監護生命體征等,可及時準確掌握患者體征變化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利于及時對癥處理,改善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較短,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評分較高,提示對ICU VAP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減少機械通氣時間,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高。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具有較高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 曾燕萍,吳偉芳,馬衛星,等.ICU高齡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菌群分布特征與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4):875-876.
[2] 田嘉.優質護理程序在ICU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2):2490-2491.
[3] 劉樹佳,蘆桂芝,王曉慧,等.床頭抬高角度對ICU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和壓瘡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8):598-600.
[4] 周曉靜,夏繁.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內科ICU機械通氣患者VAP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4):1-3.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135
201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