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雙福
一捧家鄉的土
◎許雙福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別立公社忙來大隊,這是我三十多年前從軍的地方,這個地名的全稱我是三十多年后才知道的。
這里的山光禿禿的,出門便是戈壁灘,不遠處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小風不斷大風時有,氣候惡劣。初來乍到,我們這些新兵有的嘴巴上起了水皰,裂口子,拉肚子,尤其來自南方的戰友,因為習慣不了當地干燥的氣候,有幾個時不時地流鼻血,連長報告了團衛生隊,醫生住在連里,每天為流鼻血的戰友輸液。
一個周末,我到新兵二班找同鄉聊天。一進門,看到來自西安的景先鋒幾個人圍在一塊喝水,再看盛飯的黃飯盆底是一層土,他們喝了一杯,端起盆子正準備往杯子里續水。
原來,景先鋒在離開家時,母親怕他水土不服,在自家后院挖了些土,給他裝了一小布口袋,叮囑他,到了部隊如果水土不服,就用家里的土泡水,土沉淀后把水喝了。
也是奇怪,一個禮拜以后,無論是來自江蘇的、甘肅的,還是青海的、陜西的,大家水土不服的現象全沒了,全都適應了這里的環境和氣候。不知是喝了家鄉的土水真能治好水土不服,還是醫生為我們打的針、吃的藥有了效果,無法深究,誰也說不清楚。
離開這里時,戰友們抱作一團痛哭不止。是心中的那份情與這里連在了一起,是從家鄉帶來的那捧土與這里融到了一起。這里發生的一切成為我們青春歲月里永遠的記憶。
摘自《勞動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