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冬,日頭也怕冷似的早早躲進了山坳里。下午一放學,小羊就背起書包急慌慌往家趕。學校離家有四五里路,中間要翻越一座山、兩道溝。剛開始,小羊是跑,跑著跑著,就累出了一身的汗,上氣不接下氣,跑不動了。走,走得東倒西趔,也不敢停歇。盡管這樣,往往是小羊走到半路,夜幕就低垂下來,好像急著去給日頭當被褥。路邊的石頭,白天看像是一頭牛,到了晚上,就變成了張牙舞爪的鬼怪,嚇得小羊不敢正眼去瞅。山林中叫不出名的鳥兒,也趁著黑夜,不知羞地賣弄著不著調的歌喉,一驚一乍的,怪瘆人。
爺爺腿腳不靈便,只能到山口那兒接小羊。小羊的父親母親都到外地打工去了,爺孫兩個相依為命。
這天黃昏,見到爺爺,小羊一頭扎進爺爺懷里,嗚嗚地哭起來,半天都止不住。她是個懂事的姑娘,心里恐懼,不敢告訴爺爺,怕爺爺擔心。爺爺知道,小羊除了委屈,更多的是害怕。一個七歲的小女孩,走夜路,并且還是山路,能不害怕嗎?握著小羊冰冷的小手,爺爺心里嘆道,說:“小羊,別害怕,有路神保護著呢。”
“爺爺,什么是路神啊?”小羊天真地問。
“路神啊,就是神仙。玉皇大帝把何五路封為路神,掌管著天下東、南、西、北、中五條路。當時眾神皆笑道,天下之路還用管嗎?天下之人,無路不創、不開、不走,誰聽你?觀音菩薩說,人有心,有心者,心中有路才有路,心中沒路,走投無路。每時每刻有多少人因心中無路要上吊、投河……福路、祿路、壽路、喜路、財路,連著福緣、祿緣、壽緣、喜緣、財緣,不通行嗎?觀音菩薩言之有理,眾神這才無話可說。從此,何五路掌管起天下東、南、西、北、中五條路,保佑走路的人平平安安。”
“爺爺,能看到路神嗎?”
爺爺說:“凡人是看不到的……你在前面走的時候,路神就在后面跟著,保護著你,所以不用害怕。”
“爺爺,我今天回來,就見到路神了……接連好幾天了。”小羊的心里漸漸亮堂起來,說話也有了底氣。
“你見到了?”爺爺吃了一驚,關于路神他也是聽老輩人講的,講得有鼻子有眼,不由得不信。不過,他自己倒沒有遇到過。小羊今天碰到的是什么?真的是傳說中的路神?
小羊說:“上山那會兒,我在前面走,總感覺后面有人,能模模糊糊聽到腳步聲,有時還有輕微的咳嗽,有時還叫我的名字呢,嚇得我也不敢回頭,使勁跑……原來是路神啊。”
小羊的描述跟老輩人講得不差上下,看來真的是有路神。爺爺說:“小羊,不能回頭看。我爺爺說過,有一天早上起來,他的眼睛無緣無故地腫了,村里的老人說他是見到了路神,沖了煞氣,所以才會眼腫,最后請了一個歲數很大的老人在路邊燒了幾刀黃紙念叨一番,三天后爺爺的眼睛才轉好。”
第二天星期六,小羊沒有去上學。學校唯一的一名教師楊老師家訪來了。楊老師今年六十歲,在學校里教了一輩子的書,因為生源少,地方又偏僻,沒有人愿意來這里教書,楊老師是校長兼老師,除了校務,還負責著小學一至五年級二十多名學生的全部課程。
見到楊老師,小羊和爺爺都很高興。這是楊老師第二次家訪,上一次是小羊剛入學的時候。楊老師上了年紀,來一趟要走幾個小時呢。
“楊老師,真的是謝謝你……學校那么多學生,真的是難為你了。”說著話,爺爺去雞窩掏雞蛋。
楊老師知道小羊的爺爺要給自己燉荷包蛋,忙去阻止了他。雞窩就是山里人的銀行,楊老師是知道的。說:“除了小羊,還有三四個同學都離學校比較遠,有的翻山,有的越河,我不放心啊。現在天黑得早,擔心他們在路上出了意外。每天放學,我只好挨個護送一段,等這個到了安全路段,再拐回來去送那個……小羊跑得快,我每次都趕不上,只好遠遠地在后面送一程。”
小羊恍然說道:“楊老師,我爺爺說您是路神呢……哼,爺爺騙人。”
“路神?”一時間,楊老師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爺爺笑了,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楊老師明白原委后,語重心長地說:“小羊,道路怎么走,全靠你個人。真正的路神不是別的,是你自己!”
多年后,小羊大學畢業回到村小學當上教師,才徹底懂得楊老師說的話。
作者簡介:侯發山,河南鞏義人。相繼在《北京文學》《小說界》《山花》發表小說、散文,有多篇被《小說選刊》《讀者》等刊物轉載,著有小說集十七部。有作品被搬上熒屏。部分作品被譯介到海外。系河南省鞏義市作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