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

2017-07-13 16:29:00李敏
領導文萃 2017年13期
關鍵詞:經濟發展

李敏

20年前,香港結束了被英國長期統治的歷史,回歸祖國懷抱。回歸后隨著交流增加,特別是始自2003年的內地公民赴港“自由行”的開通,讓過去更多存在于歷史教科書或影視作品、流行歌曲中的香港有了更多活生生的現實呈現。而從回歸不久的“23條立法”“七一大游行”到政制爭拗、人大釋法、五區公投,再到近年來的“國教”“反水客”“旺角暴亂”,香港這些年似乎不太平靜。適逢香港回歸20年,如今香港的實際狀況究竟如何?香港回歸后的主要情況和主要問題是什么?其發展前景又會怎樣?帶著這些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本刊記者采訪了國際關系學院姜文教授。

《領導文萃》:香港回歸祖國已經整整20年了。在這里,請先回顧一下香港問題的緣起及香港問題的解決。

姜文:香港問題始于19世紀40年代,起因是英國對香港的武力占領和長期統治,由此衍生出香港的主權、主權回歸(回歸過渡),以及回歸后的管理和保持繁榮穩定等問題。香港問題既是歷史遺留問題,也是重大現實問題。

17世紀起,英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爭奪海外市場開始積極的海外擴張。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良港遍布,被英國視為重要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英國極希望能夠在中國取得居住通商權,因此,多次派外交使團出使中國,希望能夠租用舟山或廣州附近小島作為居住經商。清政府當時正處于“閉關鎖國”狀態,認為自己是天朝大國,物產豐盈,自給自足,根本不需要對外貿易,因而就拒絕了英國的請求。多次外交努力失敗后,英國就決定以武力逼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其首選目標就是香港。

19世紀40―90年代,英國以戰爭和武力逼迫等手段,通過三個不平等條約,實現了對香港地區的全部占領。一是通過第一次鴉片戰爭,1841年強占香港島,1842年逼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割占香港島。二是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強占九龍半島,逼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割占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三是在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1898年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及附近的235個小島(即“新界”地區),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至此,英國實現了對香港地區的全部占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于1942年占領香港,1945年日本投降后,香港又重歸英國占領。

新中國成立后的幾十年時間里,由于各方面條件暫不具備,中國政府一直沒有收回香港,但秉持的一貫立場是: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的三個不平等條約,適當時機通過談判解決香港問題,未解決前暫時維持現狀。

20世紀80年代初,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中國實現改革開放、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特別是新界租期屆滿臨近等時代背景下,解決香港問題的各方面條件基本具備。在中國政府明確表達如期恢復行使香港主權的立場態度的同時,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方針解決香港、臺灣問題的戰略構想。

從1982年到1984年,中英兩國就香港問題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磋商與談判。這個過程中,英方多次提出無理要求或無理方案。先是提出“三個條約有效”論,要求1997年后繼續租借香港。接著又提出以“主權換治權”(主權屬中、治權屬英),希望香港在回歸中國后的一段時間內仍由英國管治。隨后又提出旨在能夠繼續保持對香港的影響力、能夠繼續對香港進行實際控制的一些具體主張。這些要求都被中國明確拒絕。中國政府明確表示,香港必須如期收回,香港的主權和管治權都必須歸還中國,英方如不接受,中國將不排除單方面宣布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和政策。經過艱苦談判,1984年9月18日,中英雙方就全部問題達成協議,并于9月26日草簽了“中英聯合聲明”。同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正式簽字,宣布中國政府1997年7月1日恢復行使香港主權。1985年5月27日,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互換批準書,“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

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后,香港進入12年的回歸過渡期。英國抓住撤離香港前的這段時間大動手腳,猛使手段,如單方面停止中英聯絡小組會議;推出為五萬名香港“精英”提供“居英權”的計劃;在未與中方磋商的情況下,立法通過《人權法案條例》,并據此對“公安條例”“社團條例”等法律進行重大修改;加速“代議制改革”,單方面拋出彭定康“政改方案”,對香港未來的政治關系進行重大調整;以及耗巨資建造新機場、大幅提高公務員薪金待遇等。這些動作在政治、經濟及社會政策等方面為英國繼續影響香港埋下了伏筆,為回歸后的香港留下不小包袱,種下不少禍根,有些至今還在影響甚至深刻影響著香港,不時地生祟作怪(如政制發展問題、政治性組織團體問題、公務員待遇居高不下,以及親英勢力問題等)。對于英國的這些舉動,中國政府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但總體上看,香港的回歸過渡期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大的問題。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香港的主權回歸及回歸過渡問題得到了最終解決,回歸后的香港也繼續保持著繁榮穩定。但是,各方勢力圍繞香港管治權的斗爭卻一直持續至今,且愈演愈烈。香港回歸后,中國政府信守承諾,大力支持特區政府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管治香港。然而,美英等外部勢力卻一直企圖將香港變成其能夠影響的“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他們支持香港反對派以各種方式割裂“一國”與“兩制”的關系,挑戰中央憲制權威,阻撓香港政制的正常發展進程,干擾特區政府的依法施政,企圖通過“議會斗爭”或激進政治方式奪取香港管治權,從而對“一國兩制”方針的貫徹實施,對特區政府的依法管治以及香港的繁榮穩定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近幾年來,香港本土分離勢力、港獨勢力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甚囂塵上,奪取香港管治權、將香港變成“獨立”“半獨立”政治實體之意愈加強烈,對我國的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構成嚴重威脅。

目前,香港一切政治亂象的癥結和實質,就是管治權的爭奪。因此,從這個角度看,香港雖然實現了主權回歸,也實現了長期繁榮穩定,但管治權的回歸并沒有完全到位,香港問題的全面解決還尚待時日。

《領導文萃》:眾所周知,“一國兩制”是解決臺港澳問題的偉大創舉,也是中國對人類社會思想寶庫的偉大貢獻。那么具體在香港,“一國兩制”是如何設計安排的?香港基本法又在其中起了什么重要的作用?

姜文:“一國兩制”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十億人口的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耙粐鴥芍啤睉鹇詷嬒胧青囆∑降戎醒腩I導人于20世紀80年代初為和平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提出的,本是針對臺灣問題,但由于當時香港問題已擺上議事日程,因而首先應用于香港問題的解決,隨后又用于澳門問題的解決?!耙粐鴥芍啤痹谙愀?、澳門的實踐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充分證明了“一國兩制”方針的科學性和預見性,也說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根據“一國兩制”戰略構想,1985年4月,第六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決定成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起草一部基本法。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工作歷經四年八個月得以完成。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香港基本法(包括三個附件),并定于1997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基本法》以立法形式把“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上升為法律,使之成為國家意志,具有法律效力,同時,從法律上設計出實施“一國兩制”方針政策的制度和程序,具有法律的明確性、穩定性和可操作性,使得“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可以在國家體制下得以貫徹落實。

基本法是完整體現“一國兩制”方針的基本大法,是香港特區的憲制法律文件,是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的重要法律依據,為香港特區的繁榮穩定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

基本法科學規定了中央和特區的關系,“一國”與“兩制”的關系。一是確定了香港在中國主權下的定位。香港特區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個部分,是中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二是規定香港特區依據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三是明確了中央權力的行使范圍,包括對行政長官和特區主要官員的實質性任命權,對“基本法”的解釋和修改權,對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修改和對立法會產生辦法的修改、備案審查權,對香港制定法律的監督權,對特區的防務和外交事務的管理權,宣布香港進入緊急狀態的權力,以及其他的一些權力。這些法律規定既從憲制的高度明確劃分了中央和香港的權限,同時又給予香港特區最大限度的自由和發展空間,是我們處理“一國”與“兩制”、中央與特區關系的重要法理依據。

基本法確立了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行政主導政治體制,即行政、立法、司法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重在配合。這種政治體制既保留了香港原有的政治體制中行之有效的部分,也適應了香港回歸后的現實需要,有利于香港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的穩定,同時兼顧了各階層的利益,體現了均衡參與和循序漸進的原則。

基本法保留了香港原有的自由經濟體制,也授予了香港特區在經濟事務方面的高度自治權,如依法保護私有財產;保持財政獨立,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自由港地位和單獨關稅區地位;自由制定貨幣金融制度和政策;港幣為法定貨幣,自由流通;不實行外匯管理政策;保持已有的航運經營和管理體制,保持國際與區域航空中心地位等。這些法律規定為香港經濟的繁榮穩定提供了全面系統的保障。

基本法保留了香港原有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環境。香港的原有法律包括普通法、衡平法、條例、附屬立法和習慣法等,除少數例外,均予保留。同時,也明確規定了香港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實行高度自治的法律根據和權限。這些規定既體現了對香港歷史和現實的充分尊重,也彰顯了對保留香港資本主義制度的莊嚴承諾。

基本法充分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如兩個人權國際公約和國際勞工公約適用于香港的規定繼續有效,通過香港法律予以實施;基本法也沒有將內地中國公民的種種義務簡單照搬到香港,只規定香港居民有義務遵守香港特區實行的法律等。

基本法保障了香港原有的教育、科學、文化、體育、宗教、勞工和社會服務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基本不變,也給予了特區政府視情自行修正的權力,使得這些制度和政策能夠繼續有效延續,為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繼續發揮作用。

基本法保障了香港特區在對外事務中的高度自治權,包括香港特區代表可作為中央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由中央政府進行的與香港直接有關的外交談判;香港特區可以“中國香港”名義在非政治性領域內單獨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聯系,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香港特區經中央政府采取必要措施,得以繼續參加各種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并保持獨立發言權;香港特區可經中央授權或協助,繼續適用原已適用的國際協議,并視情適用中央政府締結的國際協議;香港特區政府可經授權在外國設立官方和半官方的貿易機構,也可視情允許外國在香港設立領事機構,官方、半官方的貿易機構;香港特區政府可經授權頒發中國香港護照,實行獨立的出入境管理,以及與各國各地區締結互免簽證協議等。這些規定為香港繼續享有國際法上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提供了國內法依據。

《領導文萃》:請您介紹一下香港20年來在經濟、社會發展、政制運作及國際影響力方面的情況。

姜文:香港回歸后的發展道路并不平坦,充滿荊棘與坎坷,遭遇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的困擾。但總體上看,“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巨大成功,香港經濟平穩發展,社會大局總體穩定,香港維持了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繼續保持著發展活力,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獨特優勢仍在。

香港回歸以來,全球性及區域性的經濟危機、金融危機頻發,世界經濟的整體狀況長期不佳,外向型的香港經濟多次遭受嚴重沖擊。特別是1998年至2003年間,香港經濟曾持續6年低迷(其中5年為負增長),財政儲備曾連續6年赤字(累計達2000多億港元),失業率居高不下。在此困難之際,中央及時出手相助,出臺了包括“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內地居民赴港個人游、推進香港與內地的區域經濟合作,推動內地企業在港上市融資,以及支持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對香港經濟戰勝困難、快速復蘇,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不僅如此,從國家“十一五”規劃起,中央還從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層面支持香港發展,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推動香港深化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對于解決香港經濟中的現實及深層次問題,具有重要作用。回歸20年來,香港經濟總體保持平穩發展。1997年至2013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實質增長3.4%,人均產值居全球第七位,失業率長期維持在3.3%至3.4%的低位狀態。近三年來,受制于全球經濟低迷、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以及香港政治不穩定等因素影響,香港經濟處于低位徘徊狀態,但2016年底已出現觸底回升態勢。

回歸20年來,香港政治生活中雖然存在一些不和諧因素,但社會政治總體保持穩定。20年來,中央政府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決按“基本法”辦事,不干涉屬于特別行政區自治范圍內的具體事務,使得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保持著高度自治。香港繼續沿用原有的法律體系,享有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香港居民繼續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繼續享有憲法和“基本法”規定的各項權利,居民的自由程度有增無減?;貧w以來,香港居民依法享有以和平方式舉行各種集會和游行的自由,香港警方從未拒絕過任何公民依法結社及舉行合法的游行示威活動的申請;香港仍舊保持著高度的言論、新聞和出版自由,市民對香港新聞自由的滿意程度也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香港回歸前,西方國家普遍看淡香港回歸后的前景。如1995年6月,美國權威雜志《財富》總編杰夫瑞·考爾文曾以《香港之死》為封面專題,預言香港回歸后將失去活力,走向“死亡”。但到了2001年5月,杰夫瑞·考爾文公開承認當年的預言失準,并表示如果今天《財富》雜志仍用香港作封面文章,文章的題目將會是“活力之都”。2007年6月,在香港回歸10周年之際,《財富》雜志的姊妹刊物《時代》周刊,以整整25頁的篇幅承認《財富》當年預測錯誤,認為香港比從前更具活力。

《領導文萃》:有時從媒體上看到,香港回歸后,政制發展方面時常出現爭拗,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問題?在這期間,人大釋法起了什么作用?

姜文:香港基本法第158條賦予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的釋法權。香港回歸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形勢需要先后5次釋法。第一次是1999年,就香港永久性居民在香港以外所生中國籍子女的居留權問題進行釋法。第二次是2004年,就行政長官、立法會產生辦法的修改問題進行釋法。第三次是2005年,就補選行政長官的任期問題進行釋法。第四次是2011年,就美國基金追討剛果(金)債務案中涉及到的國家豁免原則進行釋法。第五次是2016年,就立法會議員宣誓風波問題進行釋法。這五次釋法中,針對香港政制爭拗的釋法就是2004年的那一次,而且是主動釋法。

香港政制爭拗是指港人圍繞政制發展問題產生的重大意見分歧。香港政制發展問題是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修改問題。這一問題源于基本法的規定?;痉ㄔ瓌t規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最終實現由“普選”產生的目標,也明確規定了香港特區前10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以及2007年以后如有需要可以對這兩個辦法進行修改及修改程序。由于基本法規定了2007年以后兩個產生辦法可以修改,這就留下了一個政制發展問題。

基本法之所以會留下這樣一個問題,是由于基本法起草時的復雜情況決定的。政制發展問題涉及各界各階層的利益,為人們所高度關注,因此,政制問題就成為基本法起草過程中討論時間最長、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起草委員會共收到了幾十種建議方案。在各種方案爭執不下的情況下,為了能確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采取了折衷辦法,即把2007年以后兩個產生辦法的修改問題留在今后適當的時間再加以解決。

2004年起,隨著香港進入2007年行政長官、2008年立法會選舉周期的臨近,兩個產生辦法是否需要修改的問題就擺在了人們面前,香港社會圍繞選舉辦法問題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形成政制爭拗,爭拗的焦點集中在政制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問題上,即何時達至普選,通過何種途徑達至普選。在外部勢力及香港反對派的鼓噪煽動下,爭拗不斷加劇,嚴重影響了香港社會的穩定。

為平息政制爭拗,2004年4月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關于2007年以后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規定做出法律解釋。根據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4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做出決定。據此決定,2005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了關于2007年行政長官及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政改方案”,但遭到立法會否決。由此,香港政制發展原地踏步,政制爭拗繼續發酵升溫,社會進一步撕裂。

為進一步平息政制爭拗,2007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有關普選的問題做出了重大決定,即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以后,立法會選舉可以實行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這樣,就明確了香港達至“雙普選”的時間表。2010年6月,香港立法會通過了特區政府根據人大常委會這個決定提交的政改方案。政改方案的通過,標志著香港政制發展邁出了實質性的重要一步,香港社會關于政制發展問題的爭拗也告一段落。

《領導文萃》:香港這個經濟體規模不大,對全球和周邊經濟形勢變化敏感,對經濟環境的依賴性強,隨著近年來國際經濟形勢的各種變化和中國國內的快速崛起,香港的競爭力都受到哪些影響?

姜文:香港是以外向型服務業為主的高度開放的小型經濟體,人口少,土地少,經濟總量不大,受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較大。其中,美國、歐洲及中國內地是對香港經濟影響最大的三大經濟體。近幾年來,由于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歐洲經濟持續低迷,加之中國經濟發展放緩,香港經濟受到較大的沖擊,一直處于低位徘徊狀態,其傳統優勢產業及競爭力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如金融業面臨著新加坡、上海的強力競爭,物流業面臨新加坡、上海、深圳等的競爭,專業和工商業支持服務面臨著大型跨國公司以及內地企業的激烈競爭等。目前,上海港、深圳港、青島港和寧波港的吞吐量已相繼超越香港,香港貿易中心的角色正被淡化;內地近年積極推動自貿區等開放政策,香港作為中國對外金融中心的角色也迎來挑戰;香港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也在逐漸下降,香港GDP在全國所占比例從1997年的18%下降到2016年的2.5%左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等城市的GDP已經超過或接近香港,香港對中國內地經濟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除此之外,香港主要支柱產業自身也存在著一些影響競爭力的問題,如金融業缺乏“自主資金”,服務對象結構不合理,旅游業過度依賴內地市場,特別是“個人游”,長短途旅客比率也極不合理,高科技含量低,專業服務及工商業支持行業規模普遍較小,承接大型項目的能力不強,傳統優勢產業存在著升級轉型的問題。

然而,香港經濟的傳統優勢及競爭力依舊保持。香港作為以金融服務、貿易服務、專業服務為主的發達經濟體,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通暢的融資渠道、雄厚的資金保障、健全的市場規管、成熟的管理經驗、自由便利公平的營商環境、較高的營商信譽,以及大量的專業人才。這些條件就是香港的最大優勢、最大競爭力。正是因為擁有這些獨特優勢,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依然穩固。目前,香港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第五大外匯市場,第九大貿易經濟體系,也是全球六大證券市場之一,全球最大集裝箱港口之一和第四大船舶注冊中心。在世界銀行對全球185個經濟體營商環境的排名中,香港多年位居前列,2017年名列第二。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年度《經濟自由度指數》,連續23年將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布的年度全球競爭力排名多次將香港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領導文萃》:香港曾在內地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發揮了十分獨特的作用,對國家的經濟崛起有過重要貢獻。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和“十三五”規劃中,香港還能發揮哪些作用,擔當什么樣的角色?

姜文:1841年開埠至今,香港成功實現了兩次經濟轉型。第一次是20世紀50年代,在西方國家實施對華禁運的國際形勢下,香港抓住全球產業轉移的機遇,走上了工業化發展道路,實現了從轉口貿易到工業化的轉型。第二次是20世紀80年代,香港借內地改革開放之機,將制造業轉移內地,專心于服務業經濟,成功實現了從工業化到服務業經濟的轉型,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國際貿易、金融和航運中心。香港經濟實現轉型騰飛之日,正是中國走向改革開放之時,香港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經濟優勢、經驗優勢、營商環境優勢和人才優勢,在中國對外開放、內地經濟的崛起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橋梁、紐帶、平臺作用。在服務于內地經濟的同時,香港經濟也走上了與內地經濟共榮發展的道路,并伴隨著內地經濟的起飛,實現了新的發展。與此同時,如前所述,目前香港經濟發展正面臨轉型要求。董建華、曾蔭權政府曾提出過發展知識型經濟設想和“六大優勢產業”計劃,梁振英政府也積極推進過“六大優勢產業”計劃,但實際舉措不多,收效甚微,經濟轉型問題仍未得到解決,經濟發展的瓶頸仍在。

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構建開放型新經濟體的重大舉措,包括“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等。“十三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提升經濟競爭力;支持香港參與國家雙向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內地的經濟合作。這些重大舉措與香港經濟發展的長遠目標高度吻合,既為香港經濟優勢特別是平臺作用、橋梁作用、樞紐作用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香港經濟的發展及轉型提供了難得機遇,為香港傳統優勢產業的升級換代提供了新的動力,有助于推動香港經濟加快實現第三次轉型,從而保持并增加經濟競爭力。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有65個,多為新興市場國家,覆蓋40多億人口,市場潛力、發展潛力巨大,基礎建設所需資金以及相關的金融服務需求旺盛,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又貼近“一帶一路”沿線,具有領先的市場平臺優勢?!耙粠б宦贰毖鼐€經濟所需資金的很大部分必然被吸引到香港,為香港金融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另外,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中心,在項目融資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一帶一路”的巨額融資需求將推動香港金融業向債券融資中心發展,使香港金融業的發展方向及時轉向服務實體經濟,有助于減少香港金融業的投機性,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繼續累積。

香港一直是內地與境外雙向直接投資的重要樞紐,是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和最大的境外投資目的地。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沿線國家相互投資比重的增長、海外投資及并購活動增加,香港金融業將發揮更大的樞紐作用,其作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平臺作用將大大加強,新的市場空間將迅猛拓展。

另外,香港的貿易、專業服務、旅游等傳統優勢服務產業也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耙粠б宦贰背h的快速推進,必然導致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迅猛增長,其中的相當部分將由具有明顯離岸貿易優勢的香港承擔,這將促進香港離岸貿易的進一步發展,有望成為香港貿易業的新增長點。香港的專業服務業一直面臨著本地市場狹小的嚴重制約,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建設需求的增大,香港的專業服務業將獲得可觀的市場空間。香港旅游業也將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沿線經濟體人文交流的擴大,而出現新的增長。

《領導文萃》:最后,請您給我們描繪一下香港特區未來的發展前景。

姜文:回歸祖國20年來,在中央政府及內地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歷屆特區政府及香港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特區戰勝各種困難,克服各種干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香港未來的發展還面臨許多問題的制約。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的迅猛崛起以及香港周邊國家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香港的傳統優勢及競爭力式微;外部經濟長期疲軟的態勢短期很難改變,將繼續沖擊外向型的香港經濟;香港經濟中的結構性、制度性、政策性問題長期存在,香港經濟轉型至今尚無良方,經濟發展面臨瓶頸;香港社會政治生活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逐漸顯露,有些還呈不斷加劇之勢,新情況新問題也不斷涌現。因此,香港的未來發展還存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面臨許多問題及困難的挑戰。盡管這些問題都只是香港發展過程中、“一國兩制”方針貫徹實施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但我們要居安思危,高度重視,積極應對。

香港的發展問題一直為國家所高度關注?;貧w20年間,中央政府為支持香港的發展,出臺了許多重大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近幾年的“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等戰略加大對香港發展的支持力度,香港又將迎來經濟發展的“順風車”,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香港的未來發展問題,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希望香港各界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框架下凝聚共識,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與內地經濟合作,鞏固傳統優勢,增強競爭力。今年4月初,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赴京接受國務院令的香港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時指出,新一屆特區政府要帶領和依靠香港社會各界,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團結包容,銳意進取,為香港的發展進步做出新的貢獻,并表示中央政府仍將繼續全力以赴地支持香港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這一系列重要指示,表明了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決心和信心,提出了明確要求,指明了發展方向。

總結過去,我們為香港所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展望未來,我們對香港的進一步發展充滿信心。我們堅信,在中央政府及內地人民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區政府及香港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的明天將更加美好,美麗的紫荊花將更加鮮艷。

猜你喜歡
經濟發展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分享經濟是個啥
西部大開發(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擁抱新經濟
大社會(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色婷婷啪啪| 国产va在线观看|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无套av在线|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人妖无码第一页|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在线a网站|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久久青草热| 伊人久久影视| 毛片在线播放a|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成人午夜网址| 激情综合五月网|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婷婷伊人五月| 欧美性色综合网|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午夜视频日本|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正在播放久久|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亚洲综合色婷婷|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AV色爱天堂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婷婷综合亚洲| 欧美日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免费激情网站|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国产主播喷水| 波多野结衣二区| 日韩无码白| 青青操国产视频| 欧美啪啪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操|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视频欧美| 九色免费视频| 人人艹人人爽|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啪啪网|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色中色|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