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貝一明
在全球消費主義所主導的無情社會,中國傳統所倡導的樸素、勤儉、敬老和謙遜的品質因具有替代作用而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可是,當你來到中國想要再探尋這些傳統的品質時,將會有所失望。
中國的西方夢
如今,為治愈積重難返的西方文化,很多西方人士在中國尋找良藥。
還是學生時,我就受到了啟發,它源自中國所提倡的勤儉以及道德上倡導的知行合一。即便是富貴人家也會避免奢靡浪費和虛榮浮夸。
然而當我今天造訪中國時,卻目睹了同樣在美國存在且令人唏噓的對物欲生活的盲目崇拜。我驚訝于中國人用餐時的揮霍浪費,對非生活必需品的熱衷與無節制的消費。
最悲哀的莫過于某些中國官員同樣將扭曲的經濟理論和拜物主義作為了衡量政績的標準,而這些標準的執行已經在西方國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當今的中國正在引領全球發展中國家的前進步伐,很多發展中國家競相向中國學習。
中國在塑造全球文化的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肩負著日漸增大的使命。如果中國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模式,世界就會有一個更光明的未來;如果中國展示的是盲目消費,人類的未來就注定是黑暗的。“中國夢”不應鼓勵人們去消費,去住豪宅,去浪費資源,并且用麻木的消費來定義和裝扮幸福。這是美國犯下的悲劇性錯誤,它給世人們傳遞的是錯誤的信號。
中國所擁有的偉大智慧、深厚的文化、長遠歷史的可持續農業傳統以及理性化低消費觀的悠久傳統,可以為人類發展引領另一種模式。然而,針對以消費作為根基的美國發展模式,中國在目前還沒有對此提出一個根本的替代性發展路徑。
中國夢
“中國夢”所描繪的“中國復興”是“實現整個國家以及每一個中國人的理想”。中國夢是寄希望于每個中國人努力合作去實現一個更好的國家和更好的世界而提出的。可是,對很多中國人來說,他們期待著一個充斥著豪車、到處是高速公路、高聳的摩天大廈和消費品爆滿的商店的富裕中國。他們夢想著能夠在昂貴的餐廳消費,點上吃不完的堆在一旁的食物。不少中國人將這種“西方的美好生活”視為進步,然而作為西方人自己,我們已經能從身邊處處覺察到這種生活必將走向崩潰毀滅的征兆。
也許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未來,中國并不加入“全球掠奪者俱樂部”,而是回歸原來她重視人性和智慧為先的可持續經濟,為所有中國人和發展中的世界重新詮釋“中國夢”。
中國人必須要將對長期的經濟、環境正義的關注融入這個“中國夢”中,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傳統儒家和道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中國應該利用其生態和政治倫理傳統作為形成一種新的世界觀的基礎,替代以“經濟增長”和“消費主義”指標為基礎的當前世界觀。中國擁有著構建能詮釋新世界觀價值體制所需要的哲學基礎,甚至是藝術才能。
無論中國是否準備好在世界舞臺上扮演領導角色,都已沒有關系,因為它早已被推到了舞臺中心。不管美國媒體會怎么說,過去三十年里美國文化的嚴重衰退,以及美國知識分子驚人的不負責任,已將美國卷入了一系列國際與國內難題,阻礙著美國在國際社會扮演中心角色。
擁有雄厚財政實力、科學專業性以及體制和文化的深度和廣度的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能夠扮演這種全球角色的國家。
中國夢可以成為一種全新的精神文化,這種文化建立在中國悠久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傳統上,建立在鄰里互相關愛和睦相處的人文傳統上,建立在以誠信道德為本的經商理念上,建立在保護環境避免浪費的自然觀念上。
大多數中國人仍然沒有意識到,現在是中國承擔責任去提倡世界新秩序,引領世界走向和平與可持續的未來的時候了。有的國家會選擇另類發展途徑,有的國家則應肩負起應有的責任。中國處在后者的位置,世界也正在等待著中國的決定。
(摘自《特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