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炎熱的夏天,人體在高溫的刺激下,新陳代謝加速,能量消耗增加,睡眠減少,食欲下降,人易疲勞,體質也往往受到影響。而人參可以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對那些在冬天寒冷季節容易發作的慢性病患者,如支氣管炎、哮喘等患者,夏季服用人參進行“伏補”可扶正固本,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預防冬季慢性病的發作,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夏天進補人參要有選擇,一般可選用生曬參,特別適合選用西洋參。西洋參又稱洋參,味甘、苦,性涼,入心、肺、腎三經,具有補肺降火、益氣養陰、養胃生津、安神除煩等功效。西洋參的藥性與人參有相似之處,但并不相同,人參提氣助火,西洋參滋陰降火。補而不燥是西洋參的特別之處。研究發現,西洋參的主要成分是人參皂甙與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18種氨基酸,對中樞神經有中度的興奮作用。肺陰不足所致咳嗽喘促,胃燥津傷所致的咽干口渴者,最適宜用西洋參。西洋參還適用于虛煩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以及煙酒過多,食欲不振等癥。
在強身健體方面,西洋參確有獨到之處。中醫認為其最適宜氣陰兩虛發熱的患者。可選西洋參切片或參須3克,置水杯中加適量沸水,蓋杯蓋放置約5分鐘即可飲用,并可反復飲至無參味后嚼食。西洋參切片或參須3克,菊花0.5克,沸水沖泡代茶飲,具有滋陰生津,清熱明目之功效。西洋參切片或參須3克,麥冬10克,置砂鍋中加水煮沸后用文火燉煮約1小時,飲汁,麥冬可增強西洋參滋陰、生津、潤肺功效。
夏天氣溫高,極易傷津耗氣,氣隨津脫,從而導致氣津兩虛,出現口干舌燥、體熱多汗、精力不濟、食欲不振等現象,老年人表現得就更為明顯。一般宜采用清補之法,即服用具補益、清熱功效的中藥。常用清補中藥有西洋參、麥冬、石斛、沙參、百合等。其中,西洋參是公認的補氣養陰、益氣生津之佳品,夏季常服不但不會像人參那樣上火,而且有清熱敗火作用。夏天服點西洋參,對于老年人來說,更益于滋陰補氣、生津止渴、除煩躁、清虛火、扶正氣、強身體、抗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