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

2017年7月1日,菲律賓馬拉維,菲律賓政府軍持續打擊武裝分子。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四架中國空軍的伊爾-76運輸機飛抵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運輸機內滿載中國武器。這批價值約5000萬美元的武器以輕武器為主,其中包括中國產美式突擊步槍與高精度狙擊步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親自到機場驗貨并體驗狙擊步槍。這批武器的緊急馳援,顯然是由于馬拉維戰事的需要。
今年5月,菲律賓南拉瑙省馬拉維市爆發了武裝沖突。毛特游擊隊和阿布沙耶夫旗下薩拉菲圣戰主義的武裝分子,突襲并占領了該城市大部分地區。馬拉維危機爆發后,菲律賓政府大為緊張,因為此次危機是當地叛亂分子近年來首次成功占領省會城市,且兩股不同政治勢力的武裝分子協作攻擊政府軍,也是過去從未出現過的狀況。菲律賓政府一方面調集重兵馳援當地安全部隊發動反擊,一方面向盟友和友好國家請求軍事援助。
從本次運抵菲律賓的武器品類來看,除了中國造美式AR步槍這種常見的外貿品類之外,還有國產CS/LR4 高精度狙擊步槍,以及改用北約7.62×51規格中口徑彈的85式狙擊步槍改型。CS/LR4狙擊步槍2012年才開始在公安、武警和解放軍特種部隊少量試用,并未大規模列裝部隊,且庫存極為有限。至于85式狙擊步槍的北約改型,同樣為專門針對外貿出口的定制武器,此前僅有少量批次出口中東某國家,同樣不是中國武器庫中常見的產品。
這兩款武器被大量出口到菲律賓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是因應馬拉維戰事定制生產的新貨而非中國武器庫中的庫存。事實上,近年來各種極端組織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并不僅僅是因為其自身實力強大,往往也是由于當地政府軍力量薄弱同時缺乏后續戰爭潛力造成的。2014年ISIS組織在伊拉克境內迅速崛起,伊拉克政府軍同樣捉襟見肘。當時中國政府也迅速組織軍工企業大量生產各種輕重武器,支持伊拉克對抗極端組織,今年年初又與伊拉克政府達成了新的軍事合作協議。
從近年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崛起和敘利亞內戰的經驗來看,此類面臨叛亂或極端勢力威脅的國家,需求最大的是可以持續供應且符合其軍隊使用習慣的傳統輕武器、輕型火炮、軍服和各種戰地裝備等武器物資,而非先進的隱形戰機或反導彈系統。在冷戰中,東西方陣營由于長期預備全面戰爭,因此無論美國還是蘇聯都保有大量的軍品和輕重武器生產產能,即便是英法等中等強國,同樣擁有比較完備的軍品和武器生產力量。同時,基于爭奪第三世界中間力量的需要,東西方陣營甚至開發了專門的軍援版本武器,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可以根據援助國需求特殊定制。例如,美軍專門開發了廉價F-5戰機用于援助次等盟友,而前蘇聯同樣長期制造簡化版武器用于支持盟友。
此類次等武器雖然性能談不上優異,卻足以應付反叛亂作戰的需求,且成本低廉,經得起消耗。然而冷戰結束后各國開始全面裁軍,這導致各國對外軍事援助主要以庫存裝備為主,美國更停止了所有軍援性質的武器研發。此后,援助盟國主要以庫存老舊武器為主,雖然成本較低卻未必適合被援助國的使用習慣。像伊拉克和菲律賓這類國家,由于缺乏基礎武器生產能力,連輕武器、配套彈藥和軍裝都無法做到自給自足,而反叛亂作戰中最容易迅速消耗掉此類武器裝備。
反觀整個世界,唯一能夠持續可靠供應且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化生產的國家只有中國。中國長期以來保持著冷戰中建立的主要輕武器生產產能,擁有亞洲最大的輕武器生產基地。至于軍裝被服等軍需物資,更是中國制造業的強項。同時,由于中國軍隊正在壓縮常規部隊的規模,大量產能正在被閑置。如果世界持續和平,那么中國軍工企業的過剩產能可能會慢慢被削減,并且進行類似西方世界的產業升級。然而由于近年來各地區局勢持續緊張,且恐怖組織開始出現全球蔓延的趨勢,中國的過剩產能正好可以用于支援反叛亂和反恐作戰的需求。
這已經不僅僅是通過軍品銷售賺取利潤的問題,獨特的產能優勢正在讓中國獲得戰略上的優勢。菲律賓近年來與中國關系升溫,除了經貿合作之外,叛亂組織威脅同樣是其政治家考慮的因素。盡管美國軍隊長期協助和訓練菲律賓軍隊,然而叛亂武裝仍舊愈演愈烈,這與美國的軍事裝備援助缺乏針對性,未曾考慮菲律賓軍隊的實際需求不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