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巖


清河位于遼寧省北部,河口地處東經123°52′,北緯42°25′,流域面積5674.3平方公里,干流長217.1千米,發源于清原縣,大部分流域為鐵嶺境內,主要一級支流有寇河、馬仲河、苔碧河、碾盤河、阿拉河及二道溝河。清河流域流經清原縣、西豐縣、昌圖縣、開原市和清河區5個縣(市、區)的36個鄉鎮362個村屯。
1清河流域畜禽養殖污染特點
由于清河流域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畜禽糞便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近年來規模化養殖戶逐漸發展,但排污設備昂貴,大部分只設計簡單的排污設施。而散養殖戶產生的尿和糞便幾乎是直排入河,糞尿作為農肥的使用率還比較低,隨著養殖業的快速興起,禽畜糞便污染情況將有加重的趨勢,亟需采取相關措施加以引導和控制。
2清河流域畜禽養殖污染負荷分析
2.1畜禽糞尿等污染物排放系數
畜禽糞尿排放系數:牛糞產生量20.0公斤/天,7300.0公斤/年,豬糞產生量2.0公斤/天,300.0公斤/年,雞糞產生量0.1公斤/天,6公斤/年·牛尿產生量10.0公斤/天,3650.0公斤/年,豬尿產生量3.3公斤/天,495.0公斤/年·飼養周期牛365天,豬150天,雞60天。年污染物排放量(噸/年)=個體日產糞量(公斤/天·頭)×飼養期(天)×飼養數(頭、只)×畜禽糞中污染物平均含量(公斤/噸)×10+個體日產尿量(公斤/天·頭)×飼養期(天)×飼養數(頭、只)×畜禽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公斤/噸)×10,畜禽糞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見表1。
2.2畜禽糞便污染物產生量及流失量計算
對畜禽廢渣以回收等方式進行處理的污染源,按產生量的12%計算污染物流失量。根據以上污染物排放公式,計算得出畜禽糞尿產生量見表2,畜禽糞便中污染物產生量見表3,污染物流失量見表4。
3清河流域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措施
①堅持綜合利用優先,資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的原則。根據本地區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水平選擇畜禽糞便利用方式,注重降低資源耗損和污染負荷,實現源頭減排。②實行種養結合原則。以物質和能源循環利用為特征,以社會、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發展養殖與種植相結合。③堅持規模化效益原則。實現畜禽養殖規模化和糞污處理利用的專業化,對禽畜養殖產生的廢棄物,采取無害化處理模式和資源化綜合利用模式。④鼓勵養殖農戶安裝沼氣發酵罐。綜合利用農村畜禽糞便、粉碎后的秸稈和可燃垃圾,裝入發酵罐中,厭氧處理產生的沼液、沼渣,直接或者間接利用于農田中。⑤對于分散養殖村民,應集中建設糞便堆肥發酵池。發酵池選址、設計尺寸、防滲能力滿足相關技術規范要求。⑥畜禽糞便運輸應配備專用車輛。要求車輛密閉,避免散漏,二次污染環境。⑦染疫畜禽及其排泄物的畜禽尸體等污染物,應就地進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