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炳歡
(云南南方地勘工程總公司,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我國國家地大物博,擁有著令人羨慕的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景風光和五千多年來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地質遺跡,這是屬于國家的人民的甚至是全人類的珍貴財富,同時也是屬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功般的杰出創作。于此同時,值得格外關注的是,地質遺跡并不是類似別的單純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地質遺產屬于不可再生性自然資源,所以就格外要引起相關地質勘探人員的保護和重視。本文主要是通過介紹地質遺跡的相關保護措施建設,以及遺跡保護區的功能劃分來具體分析,達到切實保護的必要性。這對于我國遺跡的保護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有拉動提升效應,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有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地質遺跡;保護;功能分區;初探
首先,什么是地質遺跡呢?據百度百科介紹,地質遺跡簡單來說是一種自然的不受人力作用的天然形成的地質作用,它是由于數萬年來的地球在漫長的發展演化過程中既接受內力作用又接受外力作用,從而逐步發生變化,沉淀和積累的綜合產物而留下來的一些不可磨滅的歲月痕跡和時間的記錄,是一種獨特珍貴的資源遺跡。
一、地質遺跡保護相關建設
在我國,對于地質遺跡的保護建設也不外乎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建設相關的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包括地質公園建設和礦山公園建設等。通常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的劃分是根據特有顯著的一些特征來集中分布劃分的,例如地質公園和礦山公園就是根據一批自然屬性類似的具有良好和較高的開發意義和保護必要性的地址遺跡或者礦產資源分布而建立的具有規模性的分區保護,當然既然被劃分為保護區,就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出臺的系列政策來具體采取保護和區域管理措施。(2)建設地質遺跡保護點。地質遺跡保護點,顧名思義是把遺跡地劃分出一定面積的地理區域來進行分片式保護管理方法。每個遺跡保護點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包含在各類型性質的保護區內結合起來綜合考慮。。(3)只有當一項環境保護措施和國家法律法規有相通之處,或者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來進行保護的時候,才能真正把這項保護任務進行到底,所以為了更加規范開展我國國家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和遺跡保護點,我國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例如《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國家礦山公園建設工作指南》等。
我國對于按照地質遺跡保護的程度,可以劃分出以下三級保護等級:一級保護、二級保護和三級保護。具體內容簡介如下:
一級保護:一級保護屬于國家級高水平的重點保護措施,一級保護的劃分主要是針對國家或者國際間那些罕見的極為少數存在的地質遺跡進行保護相關的內容。
二級保護:二級保護保護的范圍較大,大多數是對一些地級的地質遺跡進行保護,用于政府企業組織間的實地考察和學術科研交流研究,也有一部分的旅游價值。當然這些活動開展的前提是要經過當地機關政府或者直接的環境保護的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方可進行。
三級保護:三級保護劃分下的地質遺跡就沒有那么多的那么高的要求了,只要是有一定的歷史研究的意義或者價值,今相關部門同意許可,便可以組織開展民間各人或民間組織的旅游活動,這是我們大多數平民百姓最直接接觸到的地質遺跡。
二、地質遺跡保護相關建設
據相關資料調查顯示,影響我國國家地質遺跡功能分區劃分的因素有更多,有建設性的因素也有非建設建設性的因素,比如環保部門管理體制復雜、地質遺跡景區分布較散、景區交通不便道路復雜、地質遺跡景區宣傳力度不行、游客易從眾導致地域內人數分布不平衡等。
其實,對自然環境的功能分區規劃主要是通過在一個城市內進行總體規劃具體布置,大致是按照相似的地形地貌的突出顯著特點并結合海陸空以及地域內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文化教育等方面來綜合考慮和集體合理劃分。按照這個功能區劃分標準,這樣的話便可以把自然景觀、地質遺跡、文化景觀進行旅游資源的分布規整和劃分整合,所以,可以劃分為:科教區、娛樂區、遺跡保護區、文體區。
三、明確地質遺跡保護和功能分區的目標
其實,對于我國地質遺跡保護來說,國家和企業甚至廣大人民群眾都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和思想覺悟,例如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中就有相關的規劃和規定,禁止在地質遺跡保護區內以及周圍幾百里內進行地產開發和建筑設施建設,而且有的地方地方性法規中都相應明確規定了具體的條件嚴苛刻嚴格的保護措施條理,而且 在已經公布并已經在實施過程中的《規劃》中也明確闡述地質遺跡保護的功能分區劃分定義和及環境監管方案目標設施。例如:要對我國現存的地質遺跡的生態功能區進行開發性劃分,一共有兩類,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這兩種,禁止開發區是指在地質遺跡保護區內或是周圍內禁止一切可能會破壞環境或者和保護環境無關的一些不利于生態環境的開發行為。而限制開發區,程度比禁止開發區的力度較輕,主要是在不會影響地質遺跡保護區內環境或者是對生態環境開發行為影響不大的建設活動予以同意開發。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對稀缺又珍貴的地質遺跡進行人力范圍內最大限度的保護。
結語: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地質遺跡保護相關建設的探討,地質遺跡保護相關建設的分析,明確地質遺跡保護和功能分區的目標措施等方面的分析,來進行對地質遺跡保護的一些基礎性內容的了解學習和功能區劃分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學習并提出一些常規性的見解意見。
其實,對地質遺跡進行開發和保護以及分析對地質遺跡功能分區建設的相關內容,這些都是屬于文化戰略建設方面的內容,是一種潛在的文化資源方面的優勢的資源,如果能完美打造文化軟實力這一塊的內容開發,這對于提升當地經濟的發展、實現本區域內高效創新性的經濟增長點都是有極大利處的。最后,本文對這地質遺跡保護與功能分區的初步探討最終的目的是能夠使我國這些珍貴的地質遺跡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多功能的開發和保護。爭取在良好的地質遺跡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再進行開發從而達到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統一結合。
參考文獻
[1] 劉斌;李鐵松;康艷梅;劉偉;擬建八臺山省級地質公園可行性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09.
[2] 劉斌;李鐵松;康艷梅;劉偉;楊榮金;擬建四川萬源八臺山省級地質公園可行性研究[J];四川地質學報;2006.03.
[3]陳澤群;北部灣:大旅游帶動大發展[J];城市問題;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