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崎+歐瑜
(湖南省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湖南 永州 425006)
摘要:LBL教學模式是教師的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圍繞臨床病例進行小組討論,并得出解決方案,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的教學方法。兩者各有長短,有很好的互補性。將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既有利于知識點的系統傳授,難點與重點的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能力,是一種值得運用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PBL;LBL;病理學教學;應用
當前病理學的教學方法普遍采取講授式教學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以大班模式進行灌輸式教學,教師運用一本教材,向學生全面系統地進行講解,書中的知識信息基本以填鴨式的方式輸出給學生。這種教學方法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思維以及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制約了臨床課程的后續實踐與學習。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法,即將學習建立在復雜而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問題的解決由學生自行查閱資料完成,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小組中形成觀點的碰撞與交流,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與創新思維能力。PBL教學方法在運用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由于師資的匱乏與教材的完善度限制,開展條件較為缺乏,同時學生思維習慣仍然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較深,在主動學習與自主學習上,仍然缺乏較大的能力,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培養。此外,PBL占用的學時較多,內容與環節都較多,同時,要求院校具備充足的教師與設備。因此,完全使用PBL教學法完成整堂課的教學現實性較差。將PBL與LBL教學法相結合,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既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對于師資力量的要求也較低。
一、PBL和LBL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合理分配PBL和LBL的教學內容
病理學包括了基礎病理學與系統病理學兩大部分內容,基礎病理學具備了較強的理論性與知識性,系統病理學則更有臨床性。在教學中,可以將理論性、抽象性較強的基礎病理學通過LBL教學方式,由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等形式講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系統病理學部分,則以臨床病例為基礎,通過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以PBL教學模式完成學習。系統病理學由于其顯著的臨床性,可以通過PBL教學方法完成大部分內容的教學,而對于一些難點,則可以通過LBL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
2、PBL教學方法的運用
教師可以從教學大綱、教學要求與病理學特點出發,設計或者收集一些臨床病例,挖掘病例中隱含的問題,并設置若干問題,由學生預習并討論。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病例臨床信息及圖片等資料,完成相應知識點的對應。在完成小知識點的學習后,再通過一個綜合性的、難度較高的病例,要求學生通過綜合分析完成診斷與分析。不同的學習深度對應不同難度的病例,基礎病理學教學中,可以設計較簡單的病例,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系統病理學則要重要綜合性病例的運用與設計,重點培養學生對于病例的綜合分析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將不同的病例分配給不同的小組,這些病例要在課前發給學生,學生在課前收集資料,設計學習計劃,小組討論得出解決方案,并制作為課件等形式。在課堂上,各個小組派1、2名學生闡述小組對于病例的分析、對于問題的解決,學生可以提出不同意見。教師最后進行點評,對其中存在的共性問題作補充回答,集中講授學生在分析中存在的不透徹或者較差的難點與重點,促進學生對于這些知識點的消化與掌握。也可以針對學生關注度較高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講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課堂最后,教師要做總結性回顧,歸納重點,并提出下一堂課的病例。
二、PBL和LBL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結合了PBL和LBL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
PBL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通過主動的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學習與邏輯思維能力。但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深入而廣泛地掌握傳統學科的各種知識,使基礎理論知識不能保持完整性與系統性。LBL教學模式則能夠利用較短的教學時間,完成知識的傳授,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教學中的信息量很大,速度也較快,同時還保持了知識的完整性與系統性,而缺點則在于傳授與素質和應用能力的培養不能保持均衡??梢?,這兩種教學模式有很強的互補性,將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增加,提高了學生對病理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且保證了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
2、PBL和LBL教學模式對于師生能力的提高
PBL和LBL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思考、發現、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力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夠保證學生深入理解、掌握并記憶相應的理論知識。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同學之間有了更好的交流了解,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提倡的主動學習與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理念。PBL的病例運用,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臨床病理的分析能力,培養臨床思維能力。
結語:PBL和LBL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與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有著顯著的效果,有效滿足了教學大綱對于基礎理論知識傳授的要求,通過病例的分析與學習,培養了良好的實踐能力,有效的完成了學習與實踐的結合,有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教師仍需要不斷探索,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勢,避免劣勢,不斷提高病理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燕春艷, 魏紅. LBL與PBL相結合在病理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 健康必讀旬刊, 2012, 11(3):487-487.
[2]封玉玲, 陳杰, 胡玲, 賴國旗,李晶. 探索PBL、CPC與LBL在《病理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 重慶醫學, 2015(9):1284-1286.
[3]于丹, 高原, 王瑩,劉春英. PBL-LBL雙軌模式在中醫院校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 基礎醫學教育, 2014, 16(10):79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