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超
夏季炎熱,由于各種原因,如出汗、蚊蟲叮咬、高溫等,皮膚很容易出現瘙癢癥狀。針對皮膚瘙癢,很多人會選擇抓撓、涂抹藥膏等外部止癢方法,但其實食療也對緩解皮膚瘙癢有一定幫助。在中醫看來,夏季皮膚瘙癢的發病與體質有著密切關聯,根據體質的不同,可選擇不同的食療方。
濕熱血虛,夏季易瘙癢
皮膚瘙癢與體質有著密切聯系,根據臨床經驗總結發現,皮膚瘙癢患者多是濕熱體質,在過敏原反復刺激下,風濕相合,最易導致癮疹反復,纏綿難愈。
另外,有部分患者屬血虛或血虛化燥體質,此類體質在天氣干燥、炎熱環境下或運動出汗后更易誘發皮膚瘙癢癥狀。還有部分患者是脾肺氣虛體質,無力抵御外邪,表現為因風、因寒誘發皮膚瘙癢。
對號入座,按照體質選食療
對于所有的反復皮膚瘙癢病人,應該盡量少吃海鮮、辛辣、狗肉、公雞肉、煙酒等腥發動風和燥熱食物,同時最好根據過敏原測試避免進食特定食物,例如有的人對牛肉、芝麻、雞蛋、牛奶等過敏,日常生活便盡量不要進食這類食物。除此之外還應遵循體質食療:
濕熱體質 盡量進食清淡滲利、涼血活血的食物,例如冬瓜、絲瓜、水瓜、綠豆、赤小豆、土茯苓等,避免進食菠蘿蜜、菠蘿、芒果、椰子、榴蓮等濕熱食物;
血虛體質 可進食溫補氣血、潤燥生津的食物,例如紅棗、紅糖、桂圓、沙參、玉竹、鴨肉等;血虛化燥者,避免進食過于溫燥的食物,例如羊肉、狗肉、公雞肉等;
氣虛體質 可以適當進食益氣補氣的食材,例如黨參、雞肉、黃芪等。
推薦食療方:
荊防生地煲白鴿
做法:荊芥穗10克,防風10克,生地黃30克,白鴿1只。上述材料洗凈后加水1000毫升,煮開后文火熬煮1.5小時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此方適合濕熱體質的皮膚瘙癢患者,表現為時常咽痛、口腔潰瘍、皮疹顏色鮮紅,女性更表現為月經色紅、量多等。這里荊芥穗如能炒黑再煎服效果更佳。
何首烏黑豆燉甲魚
做法:制何首烏20克,黑豆50克,甲魚250克,生姜3片。上述材料洗凈,甲魚切成小塊并焯水備用,其后加水500毫升,隔水蒸燉1.5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功效:此方適合血虛體質的皮膚瘙癢患者,表現為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皮膚色不夠潤澤、女性月經量少、色淡。
加味玉屏風散燉瘦肉
做法:黃芪20克,防風10克,白術10克,蛇床子5克,瘦肉100克。上述材料洗凈,瘦肉切成小塊,其后加水500毫升,隔水蒸燉1.5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此方適合氣虛體質患者,表現為自汗、畏風。對風疹為受寒、受風所誘發者,有益氣固表的功效。
苦參白癬皮浮萍煲赤小豆
做法:苦參10克,白癬皮15克,浮萍30克,赤小豆50克。上述材料洗凈,加水1000毫升,煮開后文火熬煮1.5小時即可飲用。
功效:此方適合濕熱體質患者,表現為口干口苦、疹子表面滲液偏黃且量多、小便黃者,有清熱燥濕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