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過了冬天,又到春耕。區(qū)長告訴高傳寶他們:軍分區(qū)首長要派大量的武工隊員回來。于是大家都天天盼著武工隊快點來。
這天,六個人騎車來到高家莊,自稱是八路軍武工隊,還拿出了一封蓋有軍分區(qū)大印,寫有軍分區(qū)司令員、政委名字的介紹信。高傳寶先是很奇怪區(qū)長怎么沒有事先通知自己,然后又發(fā)現這些人窩窩頭沒吃幾口,雞蛋卻被吃了個精光。“他們不像是自己人!……”他借倒水的機會拿起對方的步槍,結果對方非常緊張。
原來這些家伙是漢奸孫進財一伙,奉湯丙會之命,冒充武工隊來摸高家莊的地道,大隊敵人過個把鐘頭就到。有民兵報告敵人來后,孫進財假裝為了小給村子惹禍,不讓集合民兵,堅持要鉆地道。傳寶將計就計,帶著兩個漢奸下了地道。
利用地道里的翻口蓋板,傳寶分隔開兩個漢奸。關起門來打狗,堵住籠子抓雞,這就是地道翻口的作用。然后他在掩體里扎死一個敵人,用陷阱消滅另一個。上而的房子里,假武工隊也被崔連長帶著真武工隊繳械。
增援漢奸的大隊敵人進村后,遭到四面攻擊,被消滅20多個后逃竄回去。鬼子白然會來報復。幾天后,山田帶著100多鬼子、200多偽軍,前往高家莊破壞地道。傳寶敲鐘集合民兵后,給大家分派任務,制定了抵擋鬼子的基本戰(zhàn)斗原則——分頭把關,小讓鬼子進莊;按計劃打,先村邊,后街道,從房上到房下……
村口的連環(huán)地雷給敵人造成不小傷亡。于是山田命令幾門小山炮向村內射擊,民兵們迅速鉆下地道。高傳寶觀察一陣后,讓大家停止射擊,放鬼子進莊。“這樣敵人的大炮就使不上勁了。把鬼子誑進莊,叫他藏沒法藏,躲沒處躲。咱們哪,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地道里,穿到各處的竹筒,還有婦孺老少,就是民兵們的“電臺”。墻壁屋頂石碾下,到處都會突然冒出子彈手榴彈,進村的鬼子們被打得蒙頭轉向、無處躲避。村里大路上的陷阱,讓逃跑的敵人紛紛落網。
鬼子被打敗了,村民們高興地出來收獲戰(zhàn)利品。除了鋼槍、鋼盔,他們還抓到一個裝死的偽軍軍官。
這次勝利后,民兵們繼續(xù)挖地道。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群眾的智慧是無限的。隨著戰(zhàn)役形勢向前發(fā)展,在以防御為主的村落地道之外,又出現了進攻性的野外地道。幾個村子的地道相互銜接,便于各村聯合作戰(zhàn)。一處受敵,八方支援。他們挖出了一個地下長城,可以容納較大的部隊集結隱蔽。地道還一直挖到敵人據點、炮樓腳下,可以監(jiān)視、圍困敵人。
地道戰(zhàn)使日寇聞風喪膽。他們也跟中國古人學,在地上埋一口缸,時常過去聽聽地下有沒有挖地道的聲音。
高傳寶計劃利用延伸到炮樓下的地道,把黑風口一號炮樓炸掉。通過各村各莊民兵、區(qū)小隊、縣大隊的聯防會議,大家決定先別管黑風口,集中十個莊的民兵圍困西平據點,然后縣大隊和區(qū)小隊埋伏在西平與黑風口之間的地道里。圍點打援后,分區(qū)獨立團再趁虛而入,奪取黑風口據點。
幾天后,鬼子山田接到柳本太郎小隊長的電報:西平據點被“幾千個八路”包圍得吃不消了,要趕緊派人來支援!湯司令告訴山田,“根據可靠情報,圍困西平據點的是趙莊、高家莊、馬家河子一帶的土八路。”于是山田決定再次夜襲高家莊,來個一舉兩得:既端土八路的老窩,又解西平據點之圍。
這時湯司令再次造就了一句經典臺詞——“高!高!實在是高!”他還出主意帶上幾臺抽水機,要看看高家莊地道里到底能盛多少水。
敵人進村后,再次發(fā)現空無一人。偽軍在村子里發(fā)現了三個洞口,湯司令立刻派幾個士兵下去搜索。這暴露的洞口,并不是粗心大意。民兵們要把敵人“請”進來,再做適當處理。幾個偽軍士兵在陷阱的封堵下,不是完蛋就是被活捉。林霞嫂押著他們向洞口上的湯司令喊話,說全村的老百姓都在這地道里,可自己趕不動,非得“太君”親自下來。12個鬼子下到地道,結果被閘門、陷阱等機關分割,全都收拾了。
氣急敗壞的湯司令命令向地道里灌毒、放水。可他們用盡任何招數,也奈何不了地道。因為民兵們早就想了很多辦法實現五防:防水、防毒、防挖、防鉆、防火。
敵人的招數用完了,輪到咱們動手了!高家莊此時的地道系統是能藏也能打,而且是巧藏巧打,地上地下都能打。這真是能把強盜豺狼全都埋葬的天羅地網!
這時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匯合在一起,向黑風口的敵人據點前進。他們通過地道來到黑風口的李大伯家,突然出現在據點大院門口,用炸藥包轟開大門。各個炮樓下埋設的大量炸藥也被引爆。
得知黑風口情況不妙,敵人“狗夾尾巴往回溜”。此時野外的進攻型戰(zhàn)斗地道發(fā)揮作用,民兵們在溝渠等地阻擊,然后利用地道、地雷逐步撤退,消耗、包抄敵人,把鬼子打得人仰馬翻。
隨著沖鋒號吹響,區(qū)小隊、縣小隊等大批民兵像變出來似的,從菜田、井口、草垛、磚窯等地出擊。這時影片唱出的大合唱,才是《地道戰(zhàn)》的主題歌,氣勢恢宏。
山田和湯司令帶著幾個殘兵逃入一座土磚窯。高傳寶通過地道直接殺進窯內,擊斃湯司令,活捉了山田!
對于地道戰(zhàn)的作用,曾有一些人認為只是宣傳。《地道戰(zhàn)》作為教學片電影,把很多經驗、戰(zhàn)果集中到一起體現,這是很常見的拍攝手法。可當年地道戰(zhàn)的抗日戰(zhàn)果是無法被忽視的。
日軍63師團的齋藤邦雄曾長期在冀中作戰(zhàn),戰(zhàn)后他繪制了《陸軍步兵漫畫物語》一書,其中一節(jié)就是《地下道戰(zhàn)法》。
“外表看來是一口井,或者是一個豬圈里的草垛,地道的入口往往開在這種我肯定想不出來的地方。即便是我們發(fā)現了,也沒法進去……為了防止毒氣,還會設立夾層結構。各處都有通風孔和觀察外界動靜的窺視口……甚至發(fā)現過連接進縣城的地下道……抓捕農民和民兵進行過拷問,但我所見的范圍,從未從他們口中得到關于地下道秘密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