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男 李娜
林業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現有林業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必須從維持生態平衡,強化林業生產管理措施,解決林業生產問題入手。本文主要分析現代林業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提升林業生產管理效率的基本策略。
1.林業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林業生產管理形式較為落后
我國林業經濟發展速度相對林業發達國家較慢,林業經濟的整體水平滯后連帶我國林業生產管理形式的落后。首先,我國林業生產管理還沒能建立與我國林業生產相配套的科學化林業資源的優化配置體系,現有林業生產管理體系還不足以滿足我國林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和現實情況。其次,林業生產管理忽視長遠利益,過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造林林業資源的分配不均衡的問題。第三,我國林業生產管理體制不能與現代市場機制對接,林業生產管理的市場化水平較低,不僅缺乏必要的林業資源生產管理的質量監督體系,而且缺乏必要的林業生產的經營激勵機制,沒能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這項事業,不滿足現代林業管理需求。第四,當前我國林業生產管理需要進行規模化的發展,還克服資金不到位,管理手段相對滯后,無法滿足林業市場需要的現實難題。
1.2缺乏林木良種基地的建設
我國林業生產管理與促進林業經濟發展,必須擁有高質量的林木良種培育基地,但是我國林木育種基地的建設較晚,育種基地的科技水平相對較低,現有林木育種基地還不足以滿足我國林木育種產業的現實發展需要。首先,我國林木良種基地的數量較少,而且大規模的林木良種基地分布不均衡,不等滿足我國各地區對林木種苗資源的實際需求。其次,我國林木良種基地培育的樹種較少,現有樹種還不滿足林木產業的發展需要,不僅林木資源的抗性較低,而且不滿足大規模推廣種植的現實需要。第三,由于我國林木育種基地的科技人才數量相對有限,我國林木育種基地缺乏國際競爭力,現有基地還不足以突破育種技術上的瓶頸問題。加上林木育種基地缺乏多元化的投資方式,導致林木育種基地與我國林業行業的整體情況不適應,無法滿足我國林業發展現實需求。
1.3育苗生產的問題
育苗生產是我國林業生產及管理過程中的重點,但是林木育苗生產工作長期不滿足我國林業生產的需要,育苗生產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完善。首先,地方育苗生產基地缺乏積極性,在計劃經濟體制的主導下,我國林木育種基地還以完善任務以宗旨,還沒能激發出育苗基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沒能發揮基層育苗基地的作用。其次,當前不少區域性的林業生產管理部門對育苗基地不重視,沒能給予育苗部門以必要的管理,不能更新現有人才,導致育苗基地的發展建設相對滯后于其它部門。第三,育苗基地自身也缺乏規劃,沒能制訂科學的發展計劃,導致林木育苗質量相對較低,嚴重的影響了林木育苗質量的快速提高。
2.加強林業生產管理具體策略
2.1建立完善的林業生產管理制度
促進林業生產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實現助推林業工程發展的基本目標,就必須圍繞林業生產管理中暴露出的現實問題,制訂有針對性的林業工程管理制度,依靠完善的制度來促進林業生產管理和林業工程的快速發展。首先,強化林業生產管理意識,建立起完善的林業生產管理體系,參照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實情制訂林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制度體統。其次,著力改革現行的林業生產管理制度,對現有林業生產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體現出林業生產管理制度的與時俱進的特征,借助制度的完善來推動我國林業生產管理工作水平的全面上升。第三,制訂執行的獎懲機制,調動基層林業生產部門尊重制度的積極性,全面依靠基層員工的積極性,不斷推動各項管理措施嚴格落實。
2.2培養管理管理的專門人才
做好林業生產管理工作,必須依靠專門的林業管理人才,只有圍繞現有林業生產管理隊伍進行改革,才能激發出人才動力,全面提升林業生產管理的創新性,為林業經營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充分研究我國林業人才的現狀,就林業人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重點補足和培養急需的林業管理人才。其次,建立林業人才引進與必要的激勵模式,對林業人才的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給予必要的鼓勵,實行有效的多元化管理模式,著力解決人才缺少活力的問題。第三,全面加強現有人員的培訓工作,建立起完善的林業人才培養體制,完善個人為主人林業人才發展計劃,給林業工作者提供拓展的空間,這樣才能滿足林業人才發展需求。
2.3加強林業基地的發展建設工作
林業基地是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基礎,必須加強林業基地的深入改造和發展建設工作,才能滿足林業發展的需求。首先,為林業企業發展配備必要的集科研與育種、育苗于一體的林業基地,不斷根據區域林業生產的實際需求,進行相關林業產品的研發工作,滿足現實林業生產的發展需求。其次,大規模的開發母樹林的生產工作,按照優質林的發展策略,進行科學化的林業生產管理。第三,做好林業設施設備的更新工作,不斷加強基礎林業設施的建設工作,著力在資金與技術實力上進行補充。
2.4加強低產林改造工作
全面提高林業的發展速度,不斷推動優質林業工程的發展,必須加強低產林的改革工作,對影響我國林業整體效率的問題進行必要的改進。首先,有效減少低產林的面積,對已經不能帶來長遠效益和效益相對較低的林木資源進行科學化的處理,著力降低殘次林的比例和種植面積。其次,采用補植補播的辦法,按照合理分布的策略,可以采用塊狀補植,均勻補植等方法,用優質林木來補植劣質林,達到逐步改造劣質林的目的。第三,還可以采用封育改造和更替改造的辦法來保證林木的優質增長。
3 結論
提高林業生產管理效率和質量,必須從現代林業生產管理的理念出發,加強林業生產管理的技術儲備,依靠現代林業生產管理人才進行全面深化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