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關工委
武夷山下紅色情
武夷山市關工委

中小學生演講比賽合影
福建省武夷山市是革命老區,積淀了厚重的紅色文化資源。這些歷經了血與火的淬煉、凝聚強大正能量的優秀紅色傳統文化,是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精神動力。武夷山市關工委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優勢,在青少年中深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取得一定實效。
發揮地域優勢,增強黨史國史教育影響力。為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增強黨史教育,讓紅色文化更好地走進學校、走進社區、走進農村,成為在青少年和中小學生中開展中國夢“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教育活動的教材,讓孩子們從中汲取學習的營養、做事的營養、做人的營養。市關工委歷經一年,編輯出版了《武夷山紅色文化故事集》。全書收錄紅色文化故事20篇,約6萬多字,照片22幅,印制一萬冊。市關工委把書贈送給市委、政府黨政班子,鄉鎮(街道)黨政班子,教育局全體干部職工及各中小學教師人手一冊。只要細細地讀完這20個故事,人們就會對武夷山的革命史有較深入的了解,因此,書籍出版后,在全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全市各機關黨委結合“兩學一做”,把《武夷山紅色文化故事集》作為學習材料認真學習領會;組織部門把《武夷山紅色文化故事集》中的20個故事,分化到“武夷山下黨旗紅”的電視欄目中,每期播放一集;教育部門把《武夷山紅色文化故事集》列為思想品德課教育教材,讓青少年懂得在家鄉這塊紅土地上曾經發生過這么多英雄的故事,激發他們感悟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發揮報告團優勢,增強黨史國史教育感召力。近年來,市關工委組建了一支由十二人組成,活躍在全市28所中小學講壇的報告團隊伍,報告團的成員有退休或臨近退休的五老,還有大中小學教育精英和一線優秀干警。他們抓住青少年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采取巡回上報告課的方式,不僅有效地對青少年進行“三愛”“黨史國史”“價值觀”和“文明禮儀”“禁毒”教育,而且還有針對性地對中小學教師開展各種培訓。報告課采取制度化、常態化的形式,每學期按中小學校歷做好日程安排,一學期45節課,每年以4萬人次推進,常年堅守,效果顯著,不僅弘揚了正能量,而且幫青少年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現已成為針對青少年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新亮點。
發揮主渠道優勢,增強黨史國史教育生命力。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是青少年教育的主渠道。市關工委牢牢抓住學校教育這個主渠道,積極推動黨史國史教育進校園;牢牢抓住兩個契機,讓青少年接受黨史國史教育。紀念抗戰征文活動。前年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深切緬懷抗戰英烈的光輝業績,對廣大中小學生進行重溫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增強青少年的憂患意識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廣大中小學生奮發成才、報效祖國的熱情,關工委和教育局聯合在全市中小學開展“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征文比賽活動。比賽收到各類征文作品168篇,評選出獲獎作品87篇,并舉行頒獎儀式。學生們的優秀作品主題鮮明、題材豐富,結構完整、感情真摯,語言流暢、富有文采,有對抗戰歷史及英雄人物的緬懷,有對日本侵略者慘絕人寰的暴行的控訴,有力地表現了紀念抗戰謳歌英雄的主題。征文活動使廣大中小學生深受教育,更加銘記歷史,增強愛國情感,幫助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紀念建黨演講活動。去年是建黨95周年和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長征精神,讓廣大青年學生在黨史國史教育中動情動心,關工委和教育局聯合組織開展全市中小學生演講比賽活動。活動分選拔、決賽、展演三個階段,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別進行比賽。選手們用聲情并茂的演講,用真摯的感情謳歌革命精神,使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受感染,演講中他們紛紛表示,要珍惜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要在學習、生活中傳承他們的精神。去年七一,市關工委組織各組獲得特等獎、一等獎的9位選手,來到閩北紅色首府大安村的紅軍大禮堂進行演講展演,在展演的同時,還與大安小學的師生同臺聯歡,吸引了不少外來游客駐足觀看。這些內容豐富、含義深遠的黨史國史教育活動,激勵了廣大青少年奮發向上、報效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懷。
發揮紅色基地優勢,增強黨史國史吸引力。武夷山聞名遐邇,不僅因為它秀麗的風光,還有那寶貴的紅色資源。市關工委利用這紅色資源建立了5個德育教育基地。一是上梅暴動基地。這里曾經發生了徐履俊領導的農民武裝暴動,打響了閩北人民反抗國民黨黑暗統治的第一槍。二是大安紅色首府德育基地。大安享有“中央蘇區閩北紅色首府”和“紅旗不倒”的革命老區基點村美譽,是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是國家、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黨史教育基地。三是坑口紅色都城德育基地。坑口是老一輩革命家方志敏、黃道同志曾經戰斗的主戰場,是中共閩贛省委、中共閩浙贛特委和福建省委舊址所在地。四是列寧公園德育基地。基地建有閩北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亭、紀念館和粟裕大將軍骨灰紀念碑。五是赤石暴動德育基地。赤石暴動是抗日戰爭時期被囚新四軍在武夷山市(原崇安縣)赤石渡口發生的一場越獄大暴動,它的勝利是新四軍勇士們和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鑄成的。市關工委充分發揮紅色基地的優勢,利用特定的節假日,組織青少年瞻仰革命先烈遺址,祭掃革命烈士墓,在基地前舉行入隊、入團、入黨宣誓儀式。閩北紅色首府üü大安,每年還吸引許多黨政干部、全國各地游客、夏令營學生前往,他們重走紅軍路,領略蘇區情,感受蘇區歷史滄桑。

五老為孩子們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