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清勇
『朝霞』因『夕陽』更精彩
馬清勇

莊小猛(中)向鄉關工委成員介紹生豬養殖基地基本情況
在我國農村,每年都有大批學子步入中考、高考,去實現他們心中的夢想。在中考、高考大軍中仍有很多青年因種種原因與考學無緣。他們因此而沮喪和惆悵,不知今后的路在何方。江蘇省東海縣石湖鄉大婁村關工委的五老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頭,為該村青年尋找出路做了許多工作。幾年來,共扶持青年創業10余人,建立3個青年農民創業示范基地。大婁村青年農民莊小猛創業示范基地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大婁村一組的莊占文,那真是遠近聞名,他聰明、勤勞,15年前就做起了建材生意,由于經營有道,忠厚老實,誠信待人,生意越做越大,最早在村中蓋起了三層寬敞的樓房,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令人羨慕,唯一有點遺憾的是兒子莊小猛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高中。小猛為這很苦惱,連續幾天大門不出,除了吃就是睡,內心十分落魄,家人多次做工作:“小猛,怕什么?咱家就你一個孩子,就咱家的狀況,將來還擔心什么?”好強的莊小猛不甘寂寞,頂了大人一句:“我才不當游手好閑的‘富二代’呢!”聽說鄉里有一個關工組織專解青少年難題的,他抖起精神來到了鄉關工委。關工委同志聽了他的訴說,十分佩服他的立志精神,熱情地接待了他,并從立足長遠的觀點對他說:“小猛,你有志氣、有理想很好,不過當今是一個信息時代,沒有知識,沒有文化,干什么也沒有‘后勁’,我們建議你還得多學習。”在關工委同志與鄉成教中心協調下,他報名參加了市教委組織的青年農民學歷考試。幾年后,小猛獲得了大專文憑。“充了電”的小猛,知識豐富了,眼界也開闊了,自主創業的信心足了,恰巧溫氏集團公司落戶石湖鄉,這為小猛創業提供了一個大好時機。該企業是一個以畜禽養殖為主的大型企業。該企業在農民中尋找有志人士為他們提供成年豬、家禽養殖大戶,定立合同,據說利潤頗豐。這時的莊小猛心動了,在父母的支持下很快建起了存欄量300頭豬的小型養殖場。莊小猛首次當起了“小老板”,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創業之路沒有他預料的那么平坦,無數困難和挫折正在等著他,考驗著這位有志青年,結果都被他一一征服了。他總是面帶微笑地說:“沒有烏云,就難見到彩虹,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說得多有哲理啊!
養殖場建立之初,也算比較順利,由于所需豬苗、飼料、豬病防疫等皆有公司提供,且提供技術支持,不到半年凈賺4萬余元。莊小猛收獲了第一桶金,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不甘小打小敲的他,便向父母提出了大膽的設想——擴大養殖規模,養豬千頭!對于孩子的大膽設想,父母犯了愁:雖說家里有些資金,但是做生意資金回籠較慢,加上有不少欠賬沒有到位,一時拿不出這么多錢,再說投入這么多資金,萬一有閃失可不得了。關工委的五老通過走訪獲知這一情況,協調農村信用社很快幫助其解決了資金難題,莊小猛一家人十分感激。
天有不測風云。在養殖的過程中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簡單,豬少時好管理,可多了一倍以上,加之那段時間天公也不作美,數日陰雨天氣,導致圈舍潮濕,豬病頻發,一傳十,十傳百,即將出欄的近百頭豬死去,莊小猛心急如焚,這一茬豬本應賺近10萬元的設想,結果賠了2萬多元。這時,銀行貸款即將到期,它像一塊巨石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是繼續辦下去?還是到此為止?莊小猛選擇了前者,表示下決心辦下去!這時五老又來為他撐腰打氣,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他:“你年輕,且有文化,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與專家面對面交流,讓專家們手把手教,不愁掌握不了技術……”五老的一席話,讓莊小猛倍受啟發,于是他送走了這一欄豬后,又重新購進一批,這回他吸取以往的教訓,不能全靠公司的技術,自己再通過網絡向專家請教,讓自己也能成為一名既是養殖員,又是技術員,畢竟公司的技術員不可能寸步不離圍著他一戶轉,還是事在人為,成敗靠自己。從此,他把家搬到了豬場里,天天與豬為伴,夏日蚊蟲叮咬,他毫不在意,每天起早貪黑地留意豬病前的蛛絲馬跡,對每頭豬都建立檔案,發現問題及時通過網絡向專家咨詢,從而攻克了一道道難題,每次成功后,他都時時在想:幾年的大專學習如今還真派上了用場。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茬豬,他打了一個大勝仗,近4個月的辛勤勞作終于有了回報:凈賺8.5萬元!
有了這些成功、失敗、再成功的經歷,莊小猛的養殖場如今越來越好了。有一例為證:年前的一段時期,生豬行情十分不好,但他所養的豬收入盡管少些,但由于成活率高影響不大。
近日,莊小猛的養豬場一茬豬剛剛出欄,留有個把月的空閑進行場房維修、配備飼料,七月份再購進一批,在年前好行情時出欄。談及未來的打算,他信心十足:“今后要辦大公司,招聘更多員工,并特別錄用有技術、有文化的年輕人和自己共同打拼。因為他明白了,既然是個大公司,光局限在養殖上不行,還要辦成一個集養殖、加工一條龍的大企業,并不斷做強做大,這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新型企業家。”相信他的創業大夢一定能實現!
被問及他成功秘訣的時候,他說:“我的成功不是只有一人的努力,是關工委五老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為我指明了道路。沒有他們的關心支持,也就沒有我現在的成就!”一位普通的農家孩子,他的人生才剛剛起步,如同清晨天際浮現的朝霞,而那些五老雖然如夕陽般即將落幕,但他們每一次付出,不正是為了呵護明日的朝霞,讓第二天的清晨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讓那些孩子在同一片天空下成長得更加茁壯與精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