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谷
一針一線繡好我省脫貧攻堅“大蜀繡”
張谷
核心提示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地區特別是“四大片區”。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決戰決勝全面小康。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立足我省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的6個方面重點任務,是省委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的具體體現,抓住了治蜀興川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是實現治蜀興川宏偉藍圖的“施工圖”“任務書”。報告對今后五年的脫貧攻堅工作,主要作出了兩大方面的部署。
以“繡花”功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嚴格落實“六個精準”要求,統籌處理好“點”和“面”、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臨界狀態群眾、“輸血”和“造血”、物質和精神、制度安排和壓實責任、繼續攻堅和防止返貧的關系,繼續打好“3+10+N”組合拳,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這“六大關系”,抓住了當前脫貧攻堅的核心問題,體現了很強的系統思維、辯證思維,要求我們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要長短結合、上下貫通,前后銜接、左右平衡,內外兼顧、標本兼治,下足繡花功夫,傾注工匠精神,一針一線繡好我省脫貧攻堅這幅民生“大蜀繡”。
一是處理好“點”與“面”的關系。“點面結合、以點帶面”是一種被實踐證明了的有效工作方法。要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示范,統籌規劃,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注重示范的代表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年度脫貧任務,在產業扶貧、勞動力轉移培訓、旅游扶貧、金融扶貧、貧困村提升工程等方面創造出一批典型經驗和成功模式,示范帶動全省面上精準脫貧工作。在點上打造過程中,要注意面上統籌,防止造盆景、壘大戶。同時,我們要突出“重中之重”的思想,在面上要堅持聚焦“四大片區”特別是藏區彝區脫貧攻堅,點上要加力抓好“插花”貧困和非貧困村貧困戶的“三個一”幫扶問題,綜合平衡、協調施策。

旺蒼縣木門鎮三合村標準化黃茶基地 供圖/旺蒼組
二是處理好建檔立卡貧困戶與臨界狀態群眾的關系。現在基層反映,說貧困戶得到了黨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一些處在臨界貧困狀態的群眾由此產生了不平衡心理,出現了希望同樣得到幫扶的訴求。但是我們的扶貧資金、項目只能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幫扶,對此要堅持目標不變、方向不變、措施不變、力度不變。中國農村大多老百姓有一種傳統思想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對這個問題,各地要想辦法從地方財力、群眾接受程度、社會影響面等因素出發,探索對臨界狀態群眾的幫扶政策措施,促進協調推進、共同奔康。
三是處理好“輸血”與“造血”的關系。這個關系本質上是治標與治本的關系,就是既要“摘窮帽”更要“拔窮根”。要加大外部幫扶力度,切實解決好貧困地區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辦好貧困群眾行路難、飲水難、看病難、上學難等最急需辦的事。同時也要科學謀劃中長期產業發展,著力增強貧困地區、貧困群眾“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
四是處理好物質與精神的關系。這個關系本質上是扶貧與扶志的關系。我們既要優先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保障、產業就業等生產生活問題,不斷提高增加貧困戶收入。同時,也要認識到,脫貧根本上要靠內生動力,要靠志氣和自身的努力。我們要處理好精準扶貧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以能力建設為先導,不斷提升扶貧對象的發展能力和貧困村的組織化水平,促進扶貧對象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更大的主觀能動作用。廣泛開展感恩奮進教育活動,加快培育現代文明生活方式,增強貧困群眾脫貧的主體意識,激發改變貧困面貌的干勁和決心,做到用精神脫貧引領物質脫貧。
五是處理好制度安排和壓實責任的關系。這實質上是講部署與落實的關系。目前,從中央到地方,脫貧攻堅頂層設計的四梁八柱基本完成,我省也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配套政策體系。現在的關鍵是要綜合采取綜合督導、專項巡查、明察暗訪、考核評估、社會監督等各種有效方式,健全相關執行主體的激勵和懲罰措施,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執行成績突出的給予相應的獎勵,對執行不力或是違規的相關主體給予限期整改、約談、問責等不同懲罰措施,持續層層傳遞壓力、級級落細落小責任,確保扶貧政策的落實和目標的實現。比如,達州萬源市近期出臺的《萬源市超常推進脫貧攻堅十條獎懲措施》,鮮明了“從實正向激勵,從嚴反向問責”獎懲導向,推動形成“加壓明責、脫貧履責、督導促責”的扶貧工作新格局,受到省委副書記鄧小剛的肯定。
六是處理好繼續攻堅和防止返貧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防止返貧與繼續攻堅同等重要。一方面,我們對年度計劃脫貧摘帽的扶貧對象,要按照“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要求,整合資源、集中優勢力量進行幫扶,打好攻堅戰整體戰,全力完成脫貧摘帽目標任務。另一方面,我們要更加重視以進促穩,對已脫貧對象要經常性開展“回頭看”“回頭幫”“回頭查”,做到脫貧攻堅期內政策不變、力度不減、幫扶隊伍不散。要健全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整體提升“三農”工作水平,引導群眾逐步奔康致富。
報告突出了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質量導向,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脫貧攻堅,作出了“五個圍繞、五個全力攻堅”的總體部署,為我省持續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明了“五條路徑”,交給了我們實現再戰再勝、連戰連勝的“五把鑰匙”。
一要圍繞“兩不愁”全力攻堅。著力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條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幫助貧困群眾穩定就業增收。
二要圍繞“三保障”全力攻堅。扎實抓好易地扶貧搬遷、新村建設、農村危房改造,深入實施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推進“9+3”免費職業教育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全覆蓋,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確保貧困群眾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
三要圍繞“四個好”全力攻堅。在全面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的同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推進“四好村”創建,辦好農民夜校,積極培育新風正氣,引導貧困群眾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四要圍繞發揮資金最大效益全力攻堅。強化各類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發揮好財政資金放大作用,撬動更多金融資本、社會資金參與脫貧攻堅,管好用好“四項基金”,對擠占、挪用、截留、貪污扶貧資金等行為依法依規從嚴懲處。
五要圍繞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全力攻堅。強化市縣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落實領導干部聯系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等制度和駐村幫扶機制,對接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援藏,深入推進省內對口幫扶,切實把脫貧攻堅這件頭等大事抓實抓細抓具體,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打贏這場硬仗。(作者系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移民局局長) (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