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 本刊特約記者 邱文清
“小泡菜”創造百億“大產業”
李幸 本刊特約記者 邱文清
【導語】
眉山市東坡區以泡菜特色產業為抓手,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新路徑”。

三產聯動的“泡菜城”供圖/眉山日報社
6月6日,農業部、財政部關于首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公示揭曉,“眉山市東坡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全國入選11個園區中脫穎而出、排名第一,成為全省唯一上榜的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中國泡菜城為核心的眉山市東坡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何成功躋身“國”字號,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
答案直接而明確:“中國泡菜城”連續創造六個全國唯一——全國唯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工藝最新的泡菜產業園區;全國唯一國家級泡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唯一泡菜產業技術研究院;全國唯一中國泡菜專業博物館;全國唯一經商務部審核頒布的中國泡菜行業標準;全國唯一泡菜行業國家4A級旅游景區,眉山泡菜標準已成為“國家標準”,“東坡泡菜”品牌價值104.6億元;2016年全市泡菜加工銷售收入達152億元,帶動2.6萬農民就近務工,年收入6.2億元。
“我們的泡菜不僅沒有亞硝酸鹽等安全隱患, 還富含乳酸菌等對身體有益的成分?!彼拇|坡中國泡菜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李恒當眾演示了獲得國家食品行業科技發明一等獎的技術——直投式乳酸菌發酵加工泡菜技術:取一小袋乳酸菌菌包, 一袋母料放入壇內,倒上涼白開,攪拌均勻,放入洗凈的蔬菜,靜待一周時間,就可吃到新鮮“資格”的四川泡菜。
“全國泡菜十強企業中, 東坡區就占了4席?!睎|坡泡菜產業園黨工委副書記吳吉輝引以為豪,用技術創新“玩”出泡菜產品供給好質量,是眉山以“泡菜”為紐帶加速三產融合的“牛鼻子”。
在眉山,實力強勁的泡菜企業均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不僅擁有國內唯一的“四川省泡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還是《中國泡菜行業標準》的唯一起草單位,首家獲得中國泡菜行業中國馳名商標。公司先后自主研發、生產泡菜系列產品100余種,獲得發明專利7項,并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兩項,產品暢銷美、德、英、法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市泡菜企業中的佼佼者。
“政府項目支持、重點企業出資、科研團隊主抓?!比信莶水a業建成兩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兩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兩個科技企業孵化器、17個市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擁有各類泡菜研發人員300余人,成為全國泡菜科技研發中心。
人才聚集有力地推動了產業技術創新:開發的泡菜專用“直投式功能菌”和“自控連續式發酵裝備”,填補了國內外空白;首創“泡菜生產高效節水技術”,使每生產1噸泡菜由原來的20噸水降至10噸;創新發酵泡菜滲香、原料高效預處理、亞硝酸鹽降解等關鍵技術研究居行業領先水平,榮獲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19項。截至目前,“東坡泡菜”成功創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產地證明商標,眉山泡菜行業標準已成為“國家標準”,泡菜產品獲得綠色食品69個、有機食品17個、無公害生產覆蓋率100%。

現代化的泡菜生產車間圖/楊槐
2004年,張秀芳從仁壽縣農村到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工作,迄今已在灌裝車間干了整整13年。與此同時,她供職的吉香居公司也從一個泡菜小作坊發展成了占地面積350畝、年銷售收入6億元、上繳稅金5000萬元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如今, 在東坡區80多萬人中從事泡菜相關工作的就超過20萬人。 東坡區泡菜產業推進局副局長陳磊認為,這相當于每4個東坡人中就有1個與“泡菜”緊緊相連。
緊密相連的不只是崗位,更關鍵的是產業背后的利益聯結共享。東坡區依托區內泡菜企業聚集優勢,開展“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利益聯結格局。2016年,全區完成泡菜原料種植32萬畝,居全省第一;帶動15萬農戶實現年種植收入7.7億元,幫助2.6萬農民就近務工,實現工資性收入6.2億元。
東坡區永壽鎮光華村村民伍曉勤的子女都外出打工了,老兩口將家里的兩畝多地流轉給當地的慶源蔬菜專業合作社,平時給合作社打打零工。合作社則統一管理種植蔬菜,然后再將蔬菜銷售給東坡區的泡菜加工企業。伍曉勤坦言,以前在家務農,一年下來也存不到幾個錢,現在土地流轉出去每年每畝不僅有1000多元收入,農忙時打工每月每人還可以掙到2000多元錢,收入大大提高。
“綠色、安全”成為連片集中打造泡菜原料種植基地的重要目標。泡菜加工企業對“綠色”的要求更高,以往周邊農戶種菜,化肥、農藥沒少用,不少人出現過因農產品不達標賣不出去的情況。如今當地農戶基本都不用農藥、除草劑了,肥料很多也用有機肥?!耙蟾咭步o種植戶們帶來好處,東坡區的泡菜原料盡管價格比其他地方高,還是照樣不愁賣,種植基地內更是頻頻出現企業‘扎堆’搶購的場面。”陳磊說。
產業深度融合、全產業鏈利益分享,不僅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也讓泡菜產業園區企業逐漸做大做強。到今年6月,園區內入駐泡菜企業60家,帶動改造提升蔬菜基地43萬畝,其中標準化原料基地面積14萬畝。泡菜原料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居全省第一位,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470元,比園區外高出三分之一。
從今年3月份開始,眉山東坡區的四川省惠通食業公司內時常出現一輛輛旅游大巴。許多來自成都、重慶等地的游客走進這家泡菜企業,開啟他們的“中國泡菜城”旅游。公司副總經理楊肅清則不時轉換角色,由生產老總兼職當起了導游。
“3月開始試行的工廠游,已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彼嬖V記者,和旅行社合作, 除了參觀, 游客還會購買他們廠家直銷的產品。對企業而言,宣傳和經濟效益兼得?!澳壳肮疽验_始做長期規劃,未來會招專人來做旅游。”
“園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線下變線上?!被萃ü镜奶剿鞯靡酝茝V,眉山在壯大一二產業的同時,積極延伸產業價值鏈條,在“一菜多吃” 上下足功夫,讓泡菜不但可吃、可看,還好耍。東坡區結合都市近郊型現代農業打造第三產業,不斷拓展泡菜產業休閑觀光、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實現一二三產業良性融合發展格局。注重泡菜文化與東坡文化有機融合,在城鎮規劃、建設上增添文化元素引領,初步形成以三蘇祠、泡菜風情街、水天花月濕地公園為核心的旅游觀光環線,常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去年,眉山東坡“中國泡菜城”成功創建4A景區,帶動三產從業人員達1.2萬人,僅2016年,景區就接待游客5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500多萬元。圍繞“互聯網+現代服務業”發展,做實“東坡泡菜”線上銷售平臺,僅2016年第八屆泡菜博覽會就與京東、阿里巴巴等知名電商企業簽訂購銷協議60億元以上。
“讓中國泡菜城成為全球最大的泡菜生產基地,讓中國泡菜城成為世界泡菜的研發中心,讓東坡泡菜成為世界泡菜第一品牌,讓東坡泡菜成為國際泡菜行業標準的制定者。”今年6月,眉山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都市現代農業強市的意見》明確提出,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泡菜城建設水平,推動泡菜產業“接二連三”,打造泡菜產業全產業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創中心。到2021年,全市泡菜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
農業供給側改革探索路上,“東坡泡菜” 還將上演更多動人的“故事”;眉山,將從一壇泡菜里“嘗到”更大“甜頭”。(責編:周文波)
(作者單位:眉山日報社)
【延伸閱讀】
四川農業農村改革創造全國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堅持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突破口,創新農業經營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現代化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
“農村產權確權頒證”比中央要求的時間提前一年完成,創造了“多權同確”的成功做法,建成了省、市、縣、鄉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農村產權交易額累計達到580多億元。土地“三項制度”改革取得突破,開創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公開拍賣先河,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形成了自愿有償退出機制,內江市市中區農村承包土地“三換”模式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改革案例。積極開展“三項補貼”合并改革和財政支農資金股權量化改革試點,率先在全國啟動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成都獲批全國首個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四川農業農村改革創造的經驗,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等中央領導肯定,國務院在四川分別召開全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現場會、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現場工作會,中央辦公廳信息、中央農辦先后向全國介紹四川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