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語文
困境反轉型策略在A股的運用
胡語文
困境反轉型公司是彼得·林奇提出來的6種公司之一,他認為,困境反轉型公司的股價往往非常迅速地收復失地,克萊斯勒公司、福特公司、佩恩中央鐵路公司以及許多其他公司的情況都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他總結,投資成功的困境反轉型公司股票的最大好處在于在所有類型的股票中,這類股票的上漲和下跌與整個股票市場漲跌的關聯程度最小。
筆者認為,在目前A股市場當中,低估值藍籌股估值已經回升到歷史平均估值的上軌區,比如貴州茅臺,目前市盈率30倍已經回到了歷史估值水平上軌位置。因此,持續買入低估值股票并不一定擁有較大的安全邊際,但如果放棄對A股市場的主流市場的參與,又會與資產管理目標不符。考慮到全球股市估值都不便宜,更不用說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因此,在目前階段,看似估值較高的困境反轉型企業反而值得留意,正如彼得·林奇所言,“他的漲跌與市場管理程度最小”,退一步而言,即使大盤出現大幅下降,也不會影響困境反轉型企業的絕地反攻。
困境反轉型的企業具備幾個重要特征,一是,企業經營基本面經歷了瀕臨死亡的境地,財務風險已經充分體現在了股價上,比如企業爆出大幅虧損之后,股價基本處于歷史低點位置;二是,公司經營管理層得到了置換,新的經營班子在經營管理方面具有優秀的業績,對目前公司的經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公司經營有望扭虧為盈;三是,從清算價值的角度來分析,公司目前股價處于低估階段,股價具備了較高的安全邊際。
以下舉幾個例子,A公司,2016年虧損23億元,公司經營管理層重新更換,2017年受益于5G及物聯網業務的發展,公司業務大幅改善,股價大幅上漲,擺脫了2016年低迷的局面。
B公司,公司在賣出子公司速遞易股權之后,賬面凈貨幣資產高達30億元,股價經過連續下跌之后,市值僅70億元,意味著實際上這家上市公司僅值40億元。而手中的速遞易股權盡管僅剩下33%,但另外幾家股東是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包括中國郵政、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和復星旗下的公司。
C公司,公司2015年業績出現下滑,由于過往大量的資本開支持續投入到產品線上,使得公司經營處于重資產模式,攤銷折舊的成本較大,得不到市場主流資金的認同,股價一直在低谷徘徊。2016年隨著產品漲價的催化劑來臨,業績增長確定性增強,機構投資者紛紛加大買入力度,股價隨即創出近期新高。
困境反轉型企業在A股其實頻頻存在,只要公司經營有望重新復蘇并增長,那么,在公司遭遇黑天鵝事件或者處于股價低迷期時,反而值得留意,當然,也不是每一次黑天鵝事件都會對公司而言都是機會,對另外一些公司而言,黑天鵝事件往往變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高估值的企業最終陷入危機中,爬不起來。
正如霍華德馬克斯所表達的,當股價充分反映了壞消息的時候,這種公司往往變得安全,當好公司充分兌現了好消息的時候,這時候的股價也不安全。對股價而言,除了企業業績層面的變化,市場預期的轉變也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