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林蔓
新麗傳媒:二股東系競爭對手上市圈錢癡心不改
本刊記者林蔓
近日,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麗傳媒”)更新了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發行不超過5500萬股,合計募資20億元,全部用于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
此家公司不僅存在業績波動較大等問題,而且其股權結構也尤為讓人擔憂,因為其第二大股東竟然是同行業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光線傳媒,光線傳媒持有新麗傳媒27.642%的股份,并向新麗傳媒委派一名董事和一名監事。另外,新麗傳媒早在2012年就在準備上市,但在排隊期間股權變更,之后又被市場質疑財務造假,從而導致上市之路漫漫,但畢竟無風不起浪。
招股說明書顯示,新麗傳媒2014-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6.55億元、6.56億元、7.45億元,2015年增速盡顯疲態,歸母凈利潤更是波動較大,2014-2016年分別為1.31億元、1.16億元、1.56億元,2015年明顯下降。近年來,政策與市場環境對于電影和電視劇的影響越來越大,這類公司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不僅如此,新麗傳媒每年獲得大量政府補助,2014-2016年分別為0.54億元、0.4億元、0.35億元,占當期利 潤總額比分別為 30.59%、25.36%、16.85%,對此,新麗傳媒也提出公司在以后的生產經營過程可能會因為政策變化而不能繼續享受政府補助。
此外,新麗傳媒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樣十分不穩定。在此前招股說明書中,新麗傳媒2011-201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始終為負,但2014年、2015年分別增至2460.39萬元和15283.8萬元,2016年又驟減至僅為61.58萬元。對于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和經營性現金流之間較大的出入,公司并未予以過多解釋。
與之相對的是,新麗傳媒的資產負債率始終居高不下。報告期內,新麗傳媒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4.15%、52.35%和62.03%,遠高于同行業公司。對此,新麗傳媒解釋道,造成公司資產負債率偏高的主要原因為公司在快速擴張中依靠債權融資解決營運資金缺口。然而這樣一來,在資產負債率偏高的情況下,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亦不足。也因此新麗傳媒在此次招股書中將募集資金的金額從此前9.2億元提至了20億元。
招股說明書顯示,新麗傳媒主營業務為影視劇內容及其衍生產品的投資、制作和運營,可細分為電視劇和電影兩大業務板。報告期內,公司投資制作并取得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10部(如《虎媽貓爸》、《小丈夫》),網絡劇2部(如《余罪》),參與投資制作并取得公映許可證的電影7部(如《煎餅俠》)。
然而,記者注意到,同樣身處于電影行業的光線傳媒在2013年入股了新麗傳媒,作為第二大股東并持有27.642%的股份,同時光線傳媒向新麗傳媒委派一名董事和一名監事。雖然公司表示,為進一步確保在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層面可能出現的潛在利益沖突情形,光線傳媒承諾在新麗傳媒審議涉及與光線傳媒利益存在沖突的相關議案時,放棄表決權,不利用知悉的新麗傳媒內幕信息或股東地位、職權為光線傳媒謀取利益或作出損害新麗傳媒利益的行為。
新麗傳媒對光線傳媒也給予肯定,稱光線傳媒是一家實力較強、品牌形象良好的影視劇制作公司,且表現為電影、電視劇制作共同發展,在影視劇方面主要側重于電影的投資制作發行,主要代表作有《精武風云·陳真》、《泰囧》、《致青春》等。
另外,新麗傳媒關聯方中包含光線傳媒全資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傳媒之光、光線電視、光線易視等、光線傳媒全資孫公司天津夜線影業、山南光線影業等、以及光線傳媒參股子公司橙子映像、東陽光線影業,雖然沒有披露是否有過關聯交易,但公司要如何把握與光線傳媒的關系呢?
值得一提的是,新麗傳媒股東里還出現不少大咖的身影,比如明星股東胡軍、張嘉譯(原名張小童)、蘇芒、宋佳、陳凱歌(持有喜詩投資15.64%的股權),甚至還有互聯網巨頭騰訊CEO馬化騰(持有世紀凱旋54.29%的股權)、萬達影視、聯想控股(持有聯想之星100%股權)。
對于排隊上市,新麗傳媒可算是經驗豐富,甚至是命途多舛。據悉,新麗傳媒2012年首次提出IPO申請,卻于2014年1月宣布中止。半年后,新麗傳媒再次提交了招股說明書,重啟IPO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10月,當時新麗傳媒的二股東王子文卻在IPO排隊期間將27.64%股權轉讓給光線傳媒。原則上,股份有限公司在IPO申報期間,不宜再發生股權轉讓,如果發生,中介機構應重新履行盡職調查責任,原則上需要撤回申請文件,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和內部決策程序后重新申報,一般公司不會在此時選擇股權轉讓。
對于IPO前股權轉讓的原因,新麗傳媒在招股書中稱,主要是因王子文一直都有移民的意愿,基于國內影視行業禁止外籍人士持股的政策限制,需要進行股權轉讓。
然而,此次招股書披露后不到一年,新麗傳媒IPO進程再度被暫緩。2015年4月,證監會宣布新麗傳媒等4家企業在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中被抽中,未來將對這4家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及中介機構執業質量進行檢查。
事實上,在被監管部門抽中核查之前,新麗傳媒曾被市場質疑財務造假。2012年6月,新麗傳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了總額為1億元的中小企業私募債,但當時募集說明書的財務數據與招股說明書存在較大差異。
2015年底,新麗傳媒再次披露了招股說明書,但遲遲沒有結果,兩年后,上市癡心不死的新麗傳媒又出現IPO隊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