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兆爽
(河北省巨鹿縣農業局河北巨鹿055250)
巨鹿縣金銀花田金龜子發生規律及無公害防治技術
信兆爽
(河北省巨鹿縣農業局河北巨鹿055250)
巨鹿縣金銀花種植歷史悠久,產量高、品質好,金銀花產業已成為巨鹿縣農業的支柱產業。但近幾年來金銀花上金龜子蟲害發生嚴重,造成金銀花大量植株枯萎死亡,嚴重影響巨鹿縣金銀花產業發展。為明確金龜子發生規律,巨鹿縣中藥材試驗站開展了一系列調查研究工作,經兩年觀測調查,摸清了金銀花田金龜子主要發生種類及規律,并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金銀花田金龜子無公害防治技術。
1.1 發生主要種類。自2014年巨鹿中藥材試驗站聯合藥材產業體系植保何教授團隊在金銀花基地安裝觀測燈,觀測金龜子成蟲誘測情況,并進行田間系統調查以來,經2年觀測調查發現,巨鹿金銀花田金龜子發生量大、危害嚴重的主要是黑龍鰓金龜子、黃褐麗金龜子。
1.2 發生規律。經2014、2015兩年觀測、調查,摸清了黑絨鰓金龜子、黃褐麗金龜子發生規律。
1.2.1 黃褐麗金龜子。黃褐麗金龜子1年發生1代,當日平均氣溫10℃以上時,成蟲逐漸出土活動,遇低溫即潛伏表土。巨鹿3月底成蟲就開始出土,一般在黃昏無風時出土,出土后先交尾,再為害金銀花樹葉,2~3d后土中產卵,4月上中旬是黃褐麗金龜子交尾產卵高峰期,每雌產卵4~47粒,約1個月孵化成幼蟲蠐螬。6~10月份是該金龜子幼蟲蠐螬為害期,10月下旬幼蟲老熟,以老熟幼蟲在10~30cm土層中越冬。進入春季隨著氣溫升高,老熟幼蟲化蛹羽化為成蟲,并向表土移動。成蟲有趨光性,出土盛期常十多頭成蟲扭作一團,可利用此習性人工捕捉。
1.2.2 黑絨鰓金龜子。黑絨鰓金龜子1年發生1代,以幼蟲或成蟲于土中越冬,越冬蟲態以幼蟲占絕大多數,老熟幼蟲在土壤中筑土室越冬,隨著冬季環境溫度下降,該蟲逐漸向土壤深層移動,深度以10~20cm土層的個體數量最多,30~40cm土層中個體分布最少;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蟲開始出土,4月中下旬為出土盛期,成蟲在黃昏無風時出土上樹吃枝葉嫩尖為害,半夜后即陸續離去,潛入草叢或松土中,樹上交尾土中產卵。4月下旬是該成蟲為害高峰期,5月中下旬孵化幼蟲蠐螬,幼蟲期長達6個月。成蟲有假死性和趨光性。
1.3 為害情況。黑絨鰓金龜子、黃褐麗金龜子均以幼蟲為害金銀花的根部,取食幼嫩根系或老熟根莖的表皮,破壞植株對水分和養料的吸收,衰弱樹勢,嚴重時可以導致植株成片死亡。幼蟲啃咬造成的傷口易引起病原菌的侵染,導致根部病害的發生;成蟲出土后取食金銀花葉片,影響光合作用,致使金銀花產量和品質下降。
在調查研究金銀花田金龜子發生危害規律同時,試驗站與崗位專家多次開展防治技術試驗,通過灌根試驗、噴藥治成蟲試驗,研究出了防效高、殘留低的最佳化學防治技術,并結合農業措施、物理措施等方法,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金銀花田金龜子無公害防治技術。
2.1 人工捕殺。利用金龜子的假死習性,于黃昏時發動群眾采取振落法捕殺成蟲,大面積連續進行。
2.2 燈光誘殺。晚上利用金龜子的趨光習性,利用燈光或殺蟲燈誘殺。
2.3 晾曬殺蟲。對幼蟲蠐螬發生嚴重的金銀花地,深翻土壤進行晾曬,減少金龜子幼蟲蠐螬的危害。
2.4 楊柳誘殺。黑絨鰓金龜子以溫暖無風的天氣出現最多,一般在下午日落后6:00~10:00飛出為害最盛。可利用喜食柳、楊樹枝葉的習性,于傍晚將楊柳枝噴蘸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倍液,然后分散安插在金銀花田里誘殺其成蟲。
2.5 農業措施。施用腐熟有機肥,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因為金龜子幼蟲蠐螬對未腐熟有機肥有強烈趨性,可加重蠐螬的為害。
2.6 灌根觸殺。成蟲出土前、幼蟲蠐螬為害期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進行田間澆灌,殺死成蟲及幼蟲。
2.7 噴藥防治。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在傍晚無風時噴霧防成蟲,每7~10d防治1次,連續用藥3~4次。

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中藥材創新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