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小紅劉曉娟
(1柞水縣天保中心陜西柞水711400;2柞水縣國營營盤林場陜西柞水711400)
栗炭疽病危害及防治試驗
黨小紅1劉曉娟2
(1柞水縣天保中心陜西柞水711400;2柞水縣國營營盤林場陜西柞水711400)
栗炭疽病是板栗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果實,也危害新梢和葉片,危害較嚴重。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方法防治均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
栗炭疽病;危害;防治試驗
栗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絲或子座在栗樹枝干上越冬,其中以潛伏在芽鱗中越冬量較大。翌年溫度、濕度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助風、昆蟲、雨水等傳播引起發病。
發病初期,在幼棚上形成病斑,發病部位呈黑褐色,并逐步擴大,整個栗棚變成黑褐色。果實發病時,多從果頂開始出現癥狀,也有的從底座或側面開始出現癥狀。發病部位果皮變黑,并常有白色菌絲,病菌侵入栗仁后,栗仁變成黑褐色。隨著發病部位擴大,整個栗仁萎縮干腐,內部充滿灰白色菌絲。病菌入侵枝干時,枝干皮孔開裂處有黑色分生孢子盤,內有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和昆蟲傳播,經皮孔或表皮傳播再侵染。
2.1 試驗園概況。試驗設置在陜西省柞水縣營盤鎮藥王堂村板栗園,試驗面積1.5hm2,樹齡15年,樹高3.4~4.2m,株行距3m×4m,郁閉度0.8。試驗區域地處秦嶺東段南麓,為秦嶺土石山區。年平均氣溫12.2℃,年降水量745~850mm,土質為砂質壤土,微酸性至中性,pH值6.5~7.0,適于板栗生長。園內常年發生栗炭疽病,危害較嚴重。
2.2 試驗方法
2.2.1 落地撿收后及時放入冷庫防治試驗。采收后貯藏期病害癥狀加快,堅持落地撿收,樹冠下鋪塑料布,可減少失水和機械損傷,并及時放入冷庫貯藏,以單株為小區,重復3次,冷貯后調查防治效果。對照(CK)一次性打落且未冷貯。
2.2.2 噴1∶5∶400波爾多液防治試驗。于花期6月初和8月上旬全樹各噴1次1∶5∶400波爾多液,對照(CK)清水做對比試驗,噴后7d調查防治效果。1∶5∶400波爾多液配制方法是:硫酸銅1份,生石灰5份,水400份。將總水量的20%配成石灰乳,80%的水配成稀硫酸銅液。然后,將稀硫酸銅液徐徐倒入濃石灰乳中,邊倒邊攪,即制成藍色的波爾多液。
2.2.3 株冠噴藥防治試驗。6~9月間,試驗設置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硫磺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和對照(CK)清水噴霧防治對比試驗,10d噴1次,連噴3次,以單株為小區,最后1次噴藥后調查防治效果。
3.1 堅持落地撿收及時放入冷庫防治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落地撿收,及時放入冷庫貯藏,其好果率為94.3%,防治效果明顯。

表1 堅持落地撿收及時放入冷庫貯藏防治效果
3.2 噴1∶5∶400波爾多液防治效果。從表2可知,花期6月上旬和8月上旬全樹噴1次1∶5∶400波爾多液后,其病株減退率為85.8%,防治效果較好。

表2 噴1∶5∶400波爾多液防治效果
3.3 樹冠噴藥防治效果。從表3可以得出,6~7月間噴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硫磺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后,其病株率分別為6.7%、6.7%、10%,殺菌效果明顯,起到了控制病害的作用。

表3 樹冠噴霧3種藥劑防治效果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方法防治均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堅持落地撿收,及時放入冷庫貯藏,其好果率為94.3%,防治效果明顯。6月上旬和8月上旬全樹各噴1次1∶5∶400波爾多液,其病株減退率為85.8%,防治效果較好。6~7月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硫磺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樹冠噴霧防治,其病株率分別為6.7%、6.7%、10%,殺菌效果明顯,起到了控制病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