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一聲巨響過后,所有的計算機系統、信息化武器裝備都將瞬間被“燒焦”,所有電氣化引擎都無法發動,電網全部癱瘓,整個城市會瞬間倒退上百年……這不是科幻片中的場景,而是電磁脈沖炸彈爆炸后的可怕景象。
電磁脈沖武器究竟是什么?它威力如何?為何人們如此懼怕這種武器?
電磁脈沖武器主要利用短時間強大的電磁場來破壞對方的電子電路、雷達、通信指揮系統。憑借‘不損一磚一瓦,不傷一兵一卒,卻能制敵于無形的神奇威力而讓人恐懼。電磁脈沖武器逐漸成為改變戰爭規則的新概念武器之一,可以對電子信息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和網絡信息系統產生巨大威脅,號稱信息時代的“第二原子彈”。如果人在電磁脈沖發生時接近受影響的電子設備,則可能因為瞬間產生的超高電壓而灼傷、休克,甚至死亡。
氫彈爆炸產生電磁脈沖
電磁脈沖武器是依靠人工技術產生的電磁脈沖,在特定地區或目標周圍空間造成瞬間的破壞性電磁環境,致使敵方的電子設備遭到破壞或干擾,從而達成戰役、戰術目的的新概念武器,它的產生源自人類所進行的氫彈引爆試驗。
1963年7月9日,美國在太平洋海島約翰斯頓島上空400公里處進行空中核爆試驗。結果,距離其數千公里外的檀香山的數百個警報器全部失靈,瓦胡島的照明變壓器全部被燒壞,檀香山與威克島的遠距離短波通信也突然中斷。與此同時,距離爆破中心投影點1300公里的夏威夷群島上,美軍的電子通信監視指揮系統也相繼失靈,整個島上防盜警報器響個不停,街燈熄滅,電器被燒毀。當時人們并未解開這個謎。
后經過相關研究,人們發現這是氫彈爆炸產生的電磁脈沖所導致的。氫彈爆炸時,除了產生輻射、熱浪和震波外,還會產生射線撞擊大氣中的氣體分子,使大量自由電子釋出。這些自由電子受到地球磁場的作用,會進一步產生瞬間超強電磁輻射。這個從核爆到電磁脈沖產生的效應,通常稱為康普頓效應。正是這個效應導致地面上的電器產生感應電磁場,繼而將電子設備燒毀。

電磁輻射體的終極殺手
現代軍事裝備日益廣泛地采用半導體集成電路,而這種電路比老式的電子管電路在抗電磁脈沖的能力方面要低幾個數量級,因此電磁脈沖對半導體器件和設備造成的破壞也就要大得多。組成戰場神經網絡的電磁平臺一旦遭到破壞,會影響戰爭的結果,也會使整個城市癱瘓。
因為這種由核爆炸產生的瞬時電磁脈沖具有巨大的軍事價值,各國科學家們正不遺余力地研究電磁脈沖武器,其中美國是這個領域的領先者。
現代戰爭中,各種軍用電磁輻射體如雷達、通信、導航等輻射源的功率也越來越大,數量成倍增加,頻譜也越來越寬,再加上高功率微波武器等定向能武器和電磁脈沖彈及超寬帶、強電磁輻射干擾機的出現,使戰場的電磁環境變得異常復雜,這就給了電磁脈沖武器巨大的用武之地。
隱形克星?屢建奇功
早在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就使用了電磁脈沖武器。美軍利用一枚配備非核電磁脈沖彈頭的戰斧巡航導彈,破壞了伊軍的防空雷達,伊拉克軍隊的防空高射炮只能對著空中盲目掃射。
而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又使用電磁脈沖炸彈轟炸伊拉克,造成巴格達地區大面積停電。與此同時,雷達、電腦、媒體和通信設施陷入癱瘓。
電磁脈沖襲擊不需要精確制導系統,因為其影響區域十分廣泛,方圓可達數百乃至數千公里。因為彈頭會在大氣層以外的高空引爆。導彈的可靠性也關系不大,因為只要一枚導彈發射成功就能實施電磁脈沖襲擊。因此,其實際威脅可能比核武器更大。
由于獨特的物理效應,電磁脈沖武器應用可謂廣泛——攻擊隱形武器,某些隱形武器依靠吸波材料吸收雷達探測波來達到隱身效果,而電磁脈沖武器正好可以攻擊隱形武器,燒毀吸波材料。攻擊導彈防御系統,當防御系統還未探測到電磁脈沖炸彈時,它就已經被炸彈所釋放的電磁脈沖摧毀了。與此同時,電磁脈沖武器還是對付航母編隊的一個“殺手锏”。航母編隊在遭到電磁脈沖武器時,可能會讓所有的雷達、通信設施、指揮設施全部癱瘓,從而使艦載武器變成廢鐵。(編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