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峰
摘 要:圖書館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設施。本文著重從總體布局的角度,主要是從圖書總館與分館之間的關系,指出了區縣圖書館總體布局的意義、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對解決布局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以期對做好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有所幫助。
關鍵詞:區縣;圖書館;總體布局
目前,區縣圖書館資源大多集中在縣城,而鄉鎮因為投入不足,普遍存在著設施落后,能滿足公共文化要求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涉及到許多方面,首要的是做好區縣圖書館的總體布局,處理好總館與分館之間的關系。
1 充分認識縣級圖書館總體布局重大意義
做好總體布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當前,我國正處在建設經濟強國、文化強國的關鍵時期。中央提出的新發展理念,要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縣區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資源,就存在著協調發展和共享發展的問題。如何做到協調發展、共享發展,讓鄉村居民能夠享受到與城市一樣的公共文化資源,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從總體布局入手,通過科學配置區域內的公共圖書館資源,做到布局合理、統籌利用,才能讓缺乏圖書館資源的廣大鄉村,享受到文化事業發展的成果。
做好總體布局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就實行了第一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面對一窮二白的現實,先搞什么,后搞什么,重點建設什么,需要對現有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統一配置,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這一條重要經驗一直延續至今,雖然形式和內容發生了變化,但是其基本道理是一致的。具體到圖書館工作中,就是當總館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通過總體布局,補足分館這個短板,既要發揮好總館的“領頭羊”作用,又要發揮好分館的“群羊”作用,共享發展成果的問題。
總體布局是當前區縣文化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區縣圖書館的總館與分館,承擔著圖書服務均等化的重任。在我國城鎮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抓好總館與分館的總體布局,不僅可以實現圖書館資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使用,也可以有效解決圖書公共設施供應不足的問題,促進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的有效利用。
2 加快解決圖書館布局中的突出問題
圖書館總館與分館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積累下來的歷史問題。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
1、圖書總館的發展與分館不平衡。文化部2013公布了《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由于這一規劃規定使全國縣級以上圖書館全部達到國家建設標準,對鄉鎮、社區圖書館及服務網點的建設沒有硬性指標,因此在落實過程中,大多數區縣一級把重點放在縣級圖書館的達標上,突出抓了對總圖書館的功能完善、數字化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而對分館一級投入不足,致使一些鄉鎮、社區的圖書館(室)即使閑置也得不到合理規劃,一些急需建設分館的鄉鎮得不到建設,尤其是一些人口比較多的行政村,有的至今還沒有像樣的圖書室。
2、缺乏對人口覆蓋率和地域輻射度的考慮。圖書館總館起輻射作用,分館起支撐作用,是圖書館發揮作用的“兩個翅膀”。這就需要考慮人口的覆蓋率和輻射度。然而,許多地方在建設圖書館建設中,沒有考慮當地人口總量、人口結構、文化結構等客觀因素,不僅造成在布局上的不合理,同時也造成館藏資源配置上的嚴重失衡,圖書館提供的圖書不符合當地讀者的“胃口”,而讀者需要的有時候又不能提供。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國家對圖書館事業投入的加大,一些地方在區縣圖書總館易地改造中,不愿意把縣城的交通方便的地方用來建圖書館,而是選擇縣城的邊緣地區,由于交通不便,一些需要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閱覽圖書的人因為不方便而放棄了去圖書館;又因為縣城邊緣地區上人口相對偏少,人口文化結構相對偏低,對圖書館的需求不足,致使一些圖書館變成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圖書館。而一些鄉鎮在建設圖書館分館上,把圖書館地址選集市等繁華地區,每到集市期間,交通擁堵、人流攢動,不僅環境嘈雜,不利于閱覽圖書,而且也讓喜歡閱讀的群眾望而卻步,圖書館對周邊地域的輻射能力大大降低。
3、對圖書館的地理布局缺乏明確的法律約束。我國目前頒布的圖書館法律法規對圖書館的布局有所提及,但是大多是原則性要求,并沒有法律條文作出明確的規定。如1982年頒布的《省(市、自治區)圖書館工作條例》中,僅在第七章“經費、館舍與設備” 第二十八條中規定“省館應逐步建設適應圖書館特點和需要的專用館舍,擴建和新建館舍要納入地方基建規劃”,并沒有規定其布局問題。而美國早在1966年就實施了《公共圖書館系統最低標準》,要求每一個圖書館必須立足于每一個圖書館讀者,立足于本地社區,確保每一個人都能夠獲得其應該得到的圖書館服務,明確了圖書館布局的基本原則。 我國2015年公布的《公共圖書館法》(征求意見稿)第十一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人口規模、人口分布等因素,確定本行政區域內公共圖書館的數量、規模、結構和分布,并通過固定館舍和流動服務設施、自助服務設施等方式,為公眾提供服務。”明確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圖書館布局方面的法律責任,但這要等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后才能實施。
3 努力優化縣級圖書館總體布局
對于圖書館事業來說,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做好總館與分館的布局是基礎。要發揮好圖書館的作用,讓更多地人能夠得到應該得到的圖書館服務,就必須優化區縣總館與分館的布局與結構。
1、加快圖書館總館與分館的立法。這是解決我國圖書館總體布局不合理的重要手段。《公共圖書館法》(征求意見稿)雖然已經明確了縣級政府在圖書館布局方面的法律責任,但是區縣一級也應該根據《公共圖書館法》的要求,對區域內圖書館總館與分館的功能進行明確定位,并提出圖書館布局的具體指標,細化《公共圖書館法》規定的有關條文,使其更有操作性,更具有直接的約束力,增強法律的剛性,約束區縣政府在公共圖書館布局上的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對公共圖書館布局明顯不合理的,承擔終身責任,并追究政府有關工作人員的責任。
2。制定區縣總館與分館分布專項規劃。加強區縣一級與中央和省市一級公共文化事業規劃的對接,根據每個區縣的具體情況,本著滿足需求、方便快捷、高效利用的原則,編制區縣圖書館分布專項規劃,合理配置縣域內的公共圖書館資源,強化區縣總館與分館空間的有效銜接,使區縣圖書館總館能夠滿足不同讀者的圖書館文化需求。同時,加強規劃的剛性約束,防止出現隨意變更規劃的現象。
3、提高總館與分館的輻射能力。這是做好區縣圖書館布局的基礎性工作。縣區圖書館和規劃管理部門要對本地人口總量、人口結構等項內容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掌握本地的讀者群體的分布情況和分布特征、閱讀習慣,閱讀時間等,通過深入分析,努力掌握讀者閱讀規律,并根據這一規律,合理確定分館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圖書館的閱讀率。同時在選擇圖書館館址時,還應把所選地址對周邊的輻射能力考慮進去,讓圖書館能夠最大限度的輻射到周邊每一個讀者。
參考文獻
[1]張芳.關于我國圖書館布局體系的思考[J].情報探索.2007(12)
[2]張貴凱.中國區域公共圖書館規劃布局模式選擇[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13)
[3]美國公共圖書館“中心館-分館”體系溯源[J].劉璇.國家圖書館學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