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波


在DISC測評模型的基礎上,以專業度、活躍度兩個維度為標尺,對內訓師核心素質能力進行重新解構,構建PICE模型。
對于絕大多數培訓管理者來說,如何幫助企業培養優秀的內訓師是一大難題。以往內訓師培養基本停留在“海選網一批,送進TTT,入庫就完事”的狀態,加之“教工矛盾”的存在,組織中往往出現業務骨干授課積極性不高、遇事推脫的局面。
究其原因,企業內訓師管理與培養缺乏戰略陛與系統性,未能與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組織發展戰略有效結合。PICE模型能有效展開內訓師培養與管理,并基于內訓師的個人特質,定制化培養內訓師的能力素質。
基于DISC模型
重建內訓師核心素質
在DISC測評模型的基礎上,以專業度、活躍度兩個維度為標尺,對內訓師核心素質能力進行重新解構,構建PICE模型(見圖表1),從而提取出內訓師所需的四種核心素質,即專業力(Professional Ability)、創新力(Innovation Ability)、溝通力(Communication Ability)、設計力(Excogitadon Ability),并根據DISC測評模型的特征將四種核心素質能力放人四個象限,以明確不同特質的內訓師應著重培養與發展的能力(見圖表2)。
力量型內訓師:酷愛變化、精力充沛、獨立自主、樂觀自信,是主動的開拓者,該類型的內訓師應著重培養其創新力;
社交型內訓師:情感豐富、性格活躍、善于言辭、有影響力和說服力,是熱隋的推動者,該類型的內訓師應著重培養其溝通力;
支持型內訓師:較為平和、善于傾聽、深思熟慮、勤于鉆研、持之以恒,是溫和主義者,該類型內訓師應著重發展其專業力;
完美型內訓師:邏輯性強、善于分析、注重細節、嚴肅認真,是完美的追求者,該類型內訓師應著重培養其設計力。
PICE模型充分考慮了內訓師的個人性格特質,構筑了企業優秀內訓師的核心能力素質,有助于企業在內訓師培養過程中,有的放矢地提升優秀內訓師應當具備的核心能力。
專業力:形成核心優勢
專業力是內訓師的基本素質,直接影響著培訓效果,也支撐著企業人才戰略的實現。優秀內訓師專業力的養成,需要依靠內驅力以及外驅力的輔助。
內、外共同驅動
在內驅力層面,企業要營造文化氛圍,調動員工自發提升專業能力,并將自我發展與企業戰略目標實現聯系起來;從外驅力層面看,企業管理層應將內訓師職業生涯發展與組織能力提升結合起來,開展多樣化的能力提升計劃。
依據生成形式來提升專業力
企業內訓師的生成模式主要包括招募遴選與定向培養兩種。
招募遴選制,是指企業在內部發布講師需求公告,面向全員進行內訓師招募、遴選、入庫,并在遴選過程中采用素質測評的方式,診斷候選人的勝任能力。針對招募遴選出來的內訓師,企業后續要進行全方面、多維度、系繞性的培養。
定向培養制,即培訓部門根據講師或課程需求,在與業務部門和本人溝通后,直接從管理者和業務骨干中篩選內訓師人選。由于培訓部門對其能力長、短板已有清晰的了解,在后續培養中將更精準、高效。
應用知識地圖與能力圖譜
優秀內訓師專業力的培養離不開知識地圖與能力圖譜的指引。首先,應該以課程為核心,融入職業生涯發展理念,建立各內訓師簇的知識地圖,指導內訓師進行專業知識的更新與補短。同時,可建立內訓師簇的能力圖譜,指導內訓師從內驅力層面實現自我專業力提升。
創新力:激發內在動力
阿馬比爾(Amabile)提出的“創造力成分理論”認為,創造力包含三個重要成分,即領域相關技能、創造力相關技能與自我動機。與創造力成分理論相對應,企業內訓師創新力具體表現為專業特長、創造性思維與任務內在激勵三個方面。
首先,專業特長是內訓師所有創造性工作的基礎,企業在幫助內訓師實現專業力提升的同時,也在間接培養其專業特長。
其次,創造性思維能夠產出創造性績效。在產業邊界快速融合、經營環境瞬息萬變的大時代背景下,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內訓師的工作并非一成不變,必須善于捕捉到內外部環境中的創新因子,探索新認知或新的技術應用。
最后,“任務內在激勵”是一種深層的內在驅動力,可以通過在制度體系內賦予內訓師更多具有激勵性、挑戰性的教學科研任務,讓其在變革中尋求突破。
溝通力:強化賦能管理
優秀的內訓師應具備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現場的應變控制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做到邏輯清晰、層次分明、表達準確。企業在培養內訓師溝通力的過程中,應當做好三方面的賦能管理。
一是培養同理心。內訓師既要能夠站在培訓組織者的視角進行課程開發設計,還要能從學員的角度思考,在與學員互動時注意情緒自控、換位思考、認真傾聽以及表達尊重等。
二是培養感染力。感染力是內訓師的魅力所在,它通過內訓師自身所獨有的特質(如品德、語調、授課方式等)來影響學員的思維。內訓師培養應加強職業道德與價值觀的熏陶。
三是培養應變力。內訓師在課堂上常常要面對學員發起的挑戰與質疑,因此,應變能力應當被納入內訓師培養計劃,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語言說服能力、思維敏捷能力、案例注解能力。
設計力:突出綜合提升
一場優秀的培訓呈現離不開精細化的課程設計,內訓師即使專業力、創新力和溝通力都很優異,但若缺乏課程設計能力,培訓效果也將會大打折扣。在PICE模型中,設計力是最為綜合的一項能力,融合了課前需求調研、信息搜集、課堂布置、流程設計、PPT課件制作等能力。
從當前組織培訓工作的特點出發,“師課共建”模式對于培養設計力來說無疑是一把利器。然而,企業在實施“師課共建”項目時,應把握兩個要點。
第一,提高針對性。結合企業當前內訓師培養的痛點,在專業力、創新力、溝通力、設計力四個維度中有所側重,實現項目投入產出比的最優化。
第二,建立內訓師成長檔案。在提升設計力時,應遵循“分層分類,遞進培養”的原則,分階段對各項專業能力進行考核,并建立內訓師成長檔案,從整體上管控內訓師培養項目,在打造精品課程的同時,培養優秀的企業內部講師。
PICE模型中的每一類核心素質能力都可以作為單獨的模塊進行開發培養,也可任意組合培養,這就為當前企業內訓師的培養理清了思路,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