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升
摘 要:責任是一種職責和義務。職責是指分內應做的事,如崗位責任;義務是指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后果或強制性補救,如補救措施。細想一番,“責任下移、自我管理”的本質就是顛覆皇治與權謀,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進入自我管理狀態。
關鍵詞:職責和義務
長春學校地處順城區長春街道撫挖社區,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主要來自周邊鄉鎮農村家庭,包括外來務工者的子女。學生家庭條件好的少、離異的單親家庭多,流動性大,學苗質量參差不齊,這些都給管理帶來較大困難。但是,學校克服種種困難,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德育工作思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為宗旨,以“評星晉級”為模式,打造“星光教育”品牌,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極大地提高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1 啟動版——評星制度
為了使學生對良好習慣養成和優秀品質形成產生興趣,我們在工作中引進了游戲中的激勵機制——“評星晉級”,從做人、學習、健體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量化評分,讓學生在不斷得分、升級中產生一種成就感。
每年開學初,學校對新生進行全面細致的“評星晉級”培訓,讓學生從入學的第一天開始就清楚在這所學校應養成哪些習慣,形成哪些品質。也就是說,學生一到校就應該有理想、有目標、有信念。為此,我們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總結、提煉出長春學校學生應有的品質,并分為做人、學習和健體三個方面,再進行細化,把每一條細化成具體可操作、可量化、能考核的A,B,C三等,實行加分和扣分制度。
“評星”分為個人星和集體星兩種:個人星包括做人星、學習星、健體星、進步星和學科星,集體星包括文明餐桌、優秀小組、陽光大課間,星級班級和各種活動的評比。按照評選辦法被評上的集體,每人加一顆星,負責人加兩顆星。班級設評星臺,每名學生每周得星情況在班級評星臺上展示出來,評出星級學生。學校每學期舉行開學典禮,四星、五星級學生和學期冠軍小組走紅地毯,五星級學生牽著父母的手從紅地毯走向領獎臺。獲獎學生的相片粘貼在學校評星臺上,制成宣傳條幅向社會展示,這一切都給予學生極大鼓舞和激勵。
2 核心版——評星實踐
“評星晉級”充分利用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激發學生做好每件事的興趣和熱情,使枯燥的習慣養成變成了學生喜歡的一種游戲活動,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1.“分組合作,快樂高效”,讓課堂成為德育的主渠道。傳統教育中的思品課、主題班會比較明顯地體現出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而“分組合作,快樂高效”的課堂教學極大地促進了學生間的“評星晉級”。課堂以學生探究學習為主,教師為學生解決問題的效果打分,每節課的分數在小黑板上公布,每天的反思課選出最棒的學習小組,每周每個小組都評選出兩名學科星,這種有競爭的學習讓同學們更加自信、陽光和快樂。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課堂上,教師是評判長,教師的任務就是明確目標、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和賞識學生,在關鍵的地方進行點撥。教師充分地相信學生、依靠學生、解放學生和發展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學習的主人。為取得小組學習的最高分,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為小組活動獻計獻策,交流時學生敢于發言、質疑,其他學生不隨便打斷別人發言,學會傾聽,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參與中被點燃。隨著小組得分的累積,學生獲得的知識越來越多,學生越來越自信,越來越積極,越來越樂學。
(2)課前展示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己組織的評分展示中得到鍛煉。展示活動由學生主持,內容由學生自己選擇,由學生作答、批改和互評。學生在展示中,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進而樹立起自信心。
2.陽光健體,自信活動。
(1)我校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每天大課間的兩套體操表演、跑步、跳繩、踢毽子運動有序進行,每月進行特色班集體體育活動評比,每學期運動會如期舉辦。在這些活動中,學校設立了最佳團隊獎、最佳創意獎、最具活力獎和最佳表演獎等,每班都能獲得一二個獎項。這些富有特色的體育活動,讓每個學生收獲了成功、收獲了自信、收獲了團隊精神,進而成為一種教育資源。
(2)學生的健康成長,不能只靠學校的道德教育,需要家長的參與,為此,我們召開形式新穎的家長會。新型家長會不是以往班主任的一言堂,而是結合每天的反思課,由班長和小組長對組員進行綜合評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使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通過頒發進步星、文明星、做人星、健體星等獎項,以及學生的才藝展示表演,家長感受到了孩子在進步,對孩子的發展充滿信心。
班級活動是德育的最佳手段。演講比賽中的道德故事熏陶、影響、感動著學生,學生在方寸天地間思想縱橫萬里。填寫成長日記、參加誠信考試、愛國長跑運動和藝術節活動等,每一次活動都在教育和感動著學生,每一次教育和感動都向學生的心靈播撒了美好的種子,這些美好會伴隨學生一生,成為推動學生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
3.反思做人,自信成長。
“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學生在反思課上分成小組討論、交流自己一天的進步與不足,組長的評價促使其發揚優點、克服不足。例如總結今天活動中的收獲,回憶有的同學走上領獎臺獲得榮譽、有的同學默默無聞、有的同學給班級抹黑,通過各個主管小組長的及時反饋,同學們認真反思,提高了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在班級中,小組是最小的管理單位,但它卻是最有效的一種組合方式,同學們為了小組的榮譽不斷地改變自己、完善自己,組內每名同學都分擔一方面的工作任務,增強了責任意識,學生們漸漸進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成長狀態,班級管理也上了一個新臺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了解別人的故事,可以感受不一樣的情懷。每天的“精神充電”,學生們會找一些生動感人的“感恩故事”“誠信故事”“自強不息故事”來讀,讀后寫下自己的體會,或談談自己的感悟。每天一個小故事,既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使學生受到了成功人生的啟迪。
3 發展版——“星光長春”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在“星光教育”下,現在的長春學校學生厭學、逃課、輟學的現象消失了,學生喜歡上學、喜愛學校了。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在“評星晉級”中收獲了自信,收獲了成功,中考升學率逐年提高,這份榮譽和成就會成為一種精神財富,伴隨我們走過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成為我們前行的一種動力;這份收獲也激勵著我們大膽嘗試,不斷探索育人新方法,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更全面、更健康地發展,讓“星光”永遠閃耀“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