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癌癥患者創傷后應激發病率的增高,國內外相關研究相繼展開。本文通過綜述國內外癌癥患者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相關概念、干預措施,旨在使護理工作者更好的了解癌癥患者創傷后應激障礙,為提高癌癥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提供科學的理論與實踐依據。
關鍵詞:癌癥患者;創傷后應激障礙;研究進展
癌癥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來癌癥的發病率呈現持續升高的總體趨勢,在我國癌癥為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農村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更新完善,癌癥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顯著提高。研究顯示,癌癥作為重要應激源,易導致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發生,因此對于癌癥患者的PTSD的研究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國內外相關研究對癌癥患者PTSD的相關概念、干預措施進行綜述,為護理工作者提高癌癥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提供科學的理論與實踐依據。
1 創傷后應激障礙概念
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種創傷后心里失平衡狀態,指個體對曾經歷、目睹或面臨的導致或可能導致自己、他人死亡或嚴重軀體傷害的事件、嚴重創傷的強烈的害怕、無助或恐懼反應[2]。有國外研究報道癌癥患者 PTSD 的發生率為 2%~35%,而國內的相關研究[3]患病率也達20%及以上。PTSD其主要的核心癥狀為反復出現闖入性的創傷體驗,回避與情感麻木、持續的高警覺。
2 干預措施
2.1 藥物治療
持續的PTSD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導致生活質量的降低。目前,藥物治療是創傷性應激障礙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用于PTSD治療的藥物有苯二氮類抗焦慮藥、抗抑郁藥、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及抗驚厥藥等,這些藥物在大多數PTSD患者中無法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與此同時中藥具有保健、治療、減少副作用的優點使得中藥得到很好的應用前景,如魏品康[4]等臨床研究顯示,白龍解郁顆粒對 PTSD 有顯著作用,療效優于安慰劑。
2.2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在防治PTSD中起了積極的作用,副作用少為主要優點已成為臨床綜合治療中重要組成部分。如中醫的電針治療對PTSD 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尤其在高警覺和軀體化癥狀改善方面效果更好,依從性好復發率低。此外近年來音樂治療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注,有學者張婷婷[5] 主張通過音樂療法三個階段:平撫情緒與狀態、暴露創傷和系統脫敏、整合干預,來加快PTSD患者的康復過程。
2.3 護理干預
對PTSD患者在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對患者的康復也是有效的,學者史鐵英[11]等對PTSD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探索中,強調了干預措施中需要加強安全護理,重點在于心理護理。心理干預在預防及治療PTSD效果明顯,包括認知重建、暴露治療、焦慮管理等方法,比精神藥物治療更為有效。而認知行為療法是緩解PTSD癥狀十分有效的心理治療技術,Kangas M[6]的干預結果證實了這一點。相比較單一的心理療法,采用復合式心理療法效果可能更好。此外,于罹患PTSD的高危人群采取預防性干預,改善其精神活動狀況對預防及治療 PTSD 是十分有好處的。醫務工作人員應給予患者更多的心理社會支持,幫助患者家庭充分發揮家庭功能,使患者積極的應對疾病,從而加快患者病情的穩定與康復,延長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 小結
癌癥患者PTSD的高發率提示護理工作者對其PTSD不容忽視。目前,隨著國內對癌癥患者PTSD研究的不斷展開和深入,根據PTSD的影響因素對高?;颊邚膽獙Ψ绞饺胧?,進行早期心理干預,有針對性地指導患者主動尋求社會支持并提高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指導其選擇積極有效的應對方式和采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機制,指導患者家庭提高對患者的關懷度,從而減輕癌癥患者PTSD的發生率及降低PTSD對患者的影響,提高其生活質量。目前利用網絡、遠程醫療等現代化手段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展開對患者PTSD的長期、持續關注, 形成穩定的、長效的、科學的干預機制。
參考文獻
[1]Ozer EJ,Best SR,Lipsey TL,et al.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Symptoms in Adults::A Meta-analysis [J].Psychol Bull,2003,129(1):52-73.
[2]李文姬,李嘉,馬蘭蘭,乳腺癌住院患者創傷后應激障礙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2):01-03
[3]魏品康,修麗娟,龐斌,等.白龍解郁顆粒對地震災害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0,5( 6) : 510 - 512
[4] 張婷婷,杜青青.音樂治療用于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實施方法[J].藝術教育,2015,10:127
[5] 史鐵英,沙麗娟,孫麗等.綜合醫院患者創傷后應激障礙的護理干預初探[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7):1044-1045
[6]Kangas M,Milross C,Taylor A, et al.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brie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reducing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newly diagnosed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J]. Psycho-Oncology,2013,22:1665-1673
作者簡介
石靜宇(1996-),女,漢族,鄭州大學護理學院2014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