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黨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民生是為政之要,必須時刻放在心頭、扛在肩上。在當前國內外形勢嚴峻復雜的情況下,更要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該辦能辦的實事要竭力辦好,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1 歷史之鑒:“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早在1934年1月27日,在瑞金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長征時期,我們黨始終堅持和人民群眾在一起,緊緊依靠群眾,充分發動群眾,獲得了群眾的巨大支援和幫助,從而為長征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的思想;我們黨團結國內外一切抗日民眾,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匯聚起全民族力量,打敗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解放戰爭,大家知道,解放戰爭就是靠人民群眾推著小車把共產黨推向了勝利,進入了北京,取得了全國的政權,就是依靠了人民的力量,共產黨實現了,完成了一種應該說對任何人,對人類的最大挑戰就是從無到有。共產黨在創建初期人數少得可憐,由于指導思想正確,牢牢抓住了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這個指導思想,堅信這個思想,踐行這個思想,使黨從一開始就和人民群眾緊密結合在一起,使黨的一切活動緊密圍繞著為人民謀利益展開,所以才贏得了人民的支持,用中國人自己的表述那就是得了民心,所以我們就創造了從無到有的奇跡,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正規部隊。
2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意義
(一)實現十八大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
建設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學習型社會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學習型社會內容包含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中。中央強調建設兩型社會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要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變成全體公民的自覺行為。
(二)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中國夢”是民族夢、國家夢、人民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具體的夢,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老百姓的夢。
(三)鞏固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1.執政不變質的考驗
1944年3月,史學家郭沫若發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用翔實的史料揭示了朱明王朝必然滅亡和李自成起義軍興起的根本原因,深刻總結了這支起義隊伍最終失敗的沉痛教訓。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李自成的失敗,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背離了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失去了群眾基礎。
2.市場經濟的考驗
市場經濟的存在和發展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自發性和盲目性。市場經濟可以強化人們的功利性,使人們過分追求物質享受,而忽視精神追求;市場經濟作為商品經濟的高級形式,它產生的一系列思想、觀念和原則,滲透到黨員的心理行為之中,進入黨內運行機制,與黨性原則發生一定的矛盾,造成黨員心理上的強烈反差。所以,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經受市場經濟的考驗
3.改革開放的考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持續30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地提高,綜合國力名列世界前茅,但是改革開放也帶來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和挑戰,例如:改革帶來的利益結構調整使一些人受益的同時也使一些人利益受到損害,出現了貧富差距和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政府在社保、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投入大量資源,但離人民滿意仍有距離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黨必須迎接的改革開放的考驗。
4.外部環境的考驗
當前,我們正處在20年發展戰略機遇期的關鍵時期,雖然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但我們所處的世界仍然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沖突加劇,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國際恐怖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和領土爭端依然是我國面臨的挑戰。面對來自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軍事等方方面面的挑戰和考驗。
3 怎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一)做到“為民”要重視“新群眾路線”
做好“為民”,要加強和密切干群關系,各級干部要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還要千方百計地為民眾服務。隨著網絡的發展,我們共產黨人要拓展虛擬世界群眾路線的貫徹。“為民”要解決一個“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這是我們的根本目的。
(二)做到“務實”重在搞好社會治理、解決民生問題
做到“務實”,就是要做到“四實”、說實話、議實情、干實事、做老實人。 做到“務實”重在搞好社會治理,解決民生問題。十八大提出了“兩多”,“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還有“三最”,“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現在我們要解決民生問題,無外乎就是“五難”,上學難;就業難;看病難;養老難;住房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當好人民公仆,要“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改善黨群、干群關系。
(三)做到“清廉”要采取三大措施
要做到“清廉”,反腐倡廉成為當務之急。搞好廉政建設要采取三大措施:第一,要限制官員的權力。二,要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第三,還要建立財產申報制度。“清廉”是每一個黨的干部貫徹群眾路線的身份證。所以要對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作所為,時刻為自己敲響廉潔自律警鐘,不越雷池一步
(四)發揚黨的優良作風
以毛主席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廉政與勤政的楷模。我們各級干部一定要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學習,努力做到“廉不言貧,勤不道苦”。這樣,我們就能永遠植根于群眾之中。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各級黨員干部始終心系群眾、服務人民,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就能無往而不勝。
作者簡介
魏霞(1987-),女,漢,重慶市萬州區人,中共巫山縣委黨校 助理講師,主要從事黨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