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鄒春萍
落英繽紛話茶梅
廣東/鄒春萍


茶梅是山茶屬植物,與山茶、滇山茶是姐妹花。它終年長綠,樹形雅致,花色嬌艷,群體花期跨越秋冬春三季,長達半年;許多品種具有香氣。一直以來深受花卉愛好者青睞。
原生茶梅為小喬木或灌木,嫩枝有毛。葉革質,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花大小不一,直徑4~7厘米;花瓣6~7片,白色。花期10~12月。現在琉球群島、九州島、朝鮮半島仍然有原生野茶梅群落。經過長期自然演變或種內雜交,以及近代園藝工作者不斷培育,園藝品種不斷豐富,目前全世界茶梅品種已有500多種,我國約有100余種。據其演化程度、花期、花和葉的特征及生態上的差異,可分為茶梅(Sasanqua Group)、冬茶梅(Hiemalis Group)和春茶梅(Oleifera Group)三個品種群。
茶梅:樹形直立,高可達1.5米;花以白色、白色帶紅暈為多,還有粉紅色,少數紅色,花瓣6~11枚,雄蕊基本未瓣化;大多數具香味。花期10~12月,是秋季重要賞花植物。本品種群長勢強健,花期滿樹繁花,清香陣陣,可作庭園綠化,群植孤植皆宜。代表品種有‘丁字車’、‘白樂天’、‘棉花糖’、‘雙瓣梅’、‘肥厚櫻’等。
冬茶梅:植株低矮,枝條伸展;花以玫瑰紅為主,也有少數復色、白色花,雄蕊部分瓣化或多數瓣化成為重瓣花,花瓣15~40枚或更多;不少品種有香味。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是冬季重要觀賞花灌木。本品種群植株低矮,樹形橫張,適于制成盆栽觀賞。代表品種有‘小玫瑰’、‘財神’、‘厚禮’、‘朝倉’、‘緋乙女’等。



春茶梅:經由茶梅與紅山茶雜交、培育而來,樹形大小、高矮介于茶梅和山茶之間。花多為紅色、粉紅色,少數品種為白色,多為半重瓣,也有重瓣型、托桂型。花期1月至翌年4月。本品種群花色花型更多彩多姿,盆栽和點綴庭園都很別致。代表品種有‘絞笑顏’、‘楊貴妃’、‘古金襽’、‘星上星’、‘光源氏’等。
中國有關茶梅的資料記載,可追溯到北宋時期,陶弼(公元1015-1078)作有《山茶》:“淺為玉茗深都勝,大白山茶小海紅。名譽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詩中的“海紅”即為今天的茶梅。宋、明兩代不少詩文對茶梅株型、花色、花型、花徑都有較為詳盡的描述,甚至有重瓣品種的記載,說明其時民間栽培漸見普遍。茶梅花小巧精致,香氣不濃不悶,安靜內斂,余味悠遠,類似于梅花的品格,這一點很得國人的喜愛,因此命名為“茶梅”。得一梅字,可見其態不俗。日本也是個對茶梅極為推崇的國家,他們人工栽培茶梅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文獻記載有史可尋者約始于17世紀。茶梅花謝時一片一片掉落,暗合大和民族最喜歡的“櫻飛雪”之姿。或粉或白的花瓣紛飛飄零,帶給人最后的美麗,而這最后的美麗,卻又是一種無限的惆悵,讓人不由得想起一句歌詞:把我的悲傷留給自己,你的美麗讓你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