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竇劍 高福洪
洋水仙的種植以及國內常見園藝栽培品種
江蘇/竇劍 高福洪

石蒜科(Amaryllidaceae)水仙屬(Narcissus)為一類具鱗莖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皮膜質,葉基生、線形或圓柱狀,花具備觀賞價值。其中有的種類為單生花,有的種類為著生一朵花或數朵花的傘形花序,花直立或下垂,副花冠狹管狀、花冠狀或淺杯狀。Flora of China中記載本屬約有60種,分布于中歐以及地中海地區。
水仙屬中有著“凌波仙子”之美譽的中國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圖1)。出乎眾人意料的是,中國水仙并非原產我國。Flora of China中記載著中國水仙是一種在中國廣泛栽培的觀賞植物,約在1300~1400年前引入中國,目前已在福建和浙江的沿海地區以及沿海島嶼自然歸化。然而,中國水仙悠久的栽培歷史以及融合在詩、畫、樂中的花文化使得“中國水仙”之名實至名歸。

圖1 中國水仙‘金盞銀臺’
相對中國水仙而言,人們將這些引自歐美的水仙種類統稱為“歐洲水仙”或“洋水仙”。歐洲水仙或洋水仙(下文中簡稱為“洋水仙”)所指種類豐富,包含了圍裙水仙(N.bulbocodium)、仙客來水仙(N.cyclamineus)、丁香水仙(N.jonquilla)、白水仙(N.papyraceus)、紅口水仙(N.poeticus)、黃水仙(N.pseudonarcissus)、多花水仙(N.tazetta)和三蕊水仙(N.triandrus)等多個代表性種類及其園藝栽培品種。一些特定的洋水仙種類還有著相對應的英文名,比如說丁香水仙的英文名為“jonquil”。在洋水仙所涉及的英文名稱中,我們關注到有觀點認為“Daffodil特指洋水仙N.pseudonarcissus”。為此,我們進行了一些相關資料的查閱:根據有道詞典“Daffodil”詞條中21世紀大英漢詞典的釋義,它有著特指“黃水仙(N.pseudonarcissus)”、“黃水仙屬(Narcissus)植物”、“黃水仙花”和“淡黃色”等釋義。英國皇家園藝學會(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網站(https://www.rhs.org.uk)中注有“Daffodil”為水仙屬植物的“Common name(通用名)”。另外,美國水仙學會(The American Daffodil Society)及其網站名稱(http://daffodilusa.org)以“Daffodil”統稱水仙屬植物。我們還查閱了維基百科“Daffodil”詞條(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ffodil_(disambiguation),其釋義為“水仙屬植物的統稱以及其中任何一個種類”。因此,我們更傾向于將“Daffodil”理解為水仙屬植物的統稱,就此問題也待進行更深入的探究。
洋水仙通常以鱗莖擴繁的方式生產、銷售。洋水仙的鱗莖為卵圓形,球身大多由1~3個鱗莖構成,膜質外皮呈黃褐色。除一些特殊品種外,國內多數常見品種的鱗莖形態較為類似。而與中國水仙相比較(圖2),洋水仙的鱗莖形態更為緊實、外皮色澤也更為鮮亮,兩者的鱗莖形態不難區分。

圖2 中國水仙‘金盞銀臺’和洋水仙品種‘荷蘭船長’的鱗莖形態對比
由于運輸和保存不當等緣故,有時洋水仙鱗莖的外皮內外可觀察到顯著的病癥,如霉斑等。因此,洋水仙種植前有必要進行消毒滅菌的處理。園藝中有多種適用于洋水仙鱗莖消毒滅菌的藥劑,常用的廣譜抗菌藥劑有多菌靈粉劑或懸浮液等。鱗莖的藥劑處理過程如下(圖3):首先,將鱗莖底部根盤上的枯死根系等殘留物清理干凈,如鱗莖病癥顯著則剝除部分外皮。之后,按照藥劑使用說明調配出一定濃度的稀釋液,并將鱗莖放置于稀釋液中浸泡至規定時間。最后,瀝干鱗莖以備種植。藥劑消毒滅菌處理的操作過程簡捷方便,對于一些病癥不甚明顯的鱗莖也建議進行相關預防性的植保處理。

圖3 洋水仙的藥劑消毒滅菌處理過程
洋水仙的鱗莖通常于秋季種植,種植基質以肥沃的沙壤土為宜,忌排水不暢的黏土。盆栽種植時,先在容器底部墊入適量基質,并將鱗莖按照芽頭朝上的方式擺放好,之后覆土并澆透定根水(圖4)。如若盆栽時覆土高度過淺,容易導致葉片松散,影響生長及美觀。洋水仙室外地栽時需要控制好種植的具體時間,過早種植會促使葉片生長而導致越冬期間受凍,種植過晚則容易引起根系在低溫期生長不佳。為確保鱗莖安全越冬,南京地區通常以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為宜。洋水仙地栽時還需注意盡量避免低洼積水之地,江蘇南部地區的種植深度或覆土高度以土表距離鱗莖基部1.5~2倍球身高度為宜,江蘇北部地區可達2~2.5倍球身高度,確保鱗莖在越冬過程中免受凍害。

圖4 洋水仙鱗莖的盆栽種植示意
洋水仙在越冬期間地上部分生長緩慢。隨著一至二月份早春氣溫的緩緩升高,可以觀察到被包裹在白色筒狀鞘中的葉片簇擁著破土而出。之后,葉片以及花葶逐步抽高。至二、三月快開花時,葉片生長至一定高度后轉為緩慢生長狀態,而花葶則以迅猛之勢挺出葉片,而后進入花期。
總體而言,洋水仙生性強健,管理養護較為簡單。首先,定植后的洋水仙需要進行充分的澆灌以促進根系生長,在生長期間視天氣情況不干不澆。在水肥管理養護方面,因鱗莖儲藏養分的緣故,洋水仙對水肥的要求不高,可通過追肥的形式及時補充養分,尤其保證花期前后的水、肥供應。此外,洋水仙的耐寒表現也較為突出,南京地區露天種植的洋水仙在葉片抽生期以及花期遭遇短暫冰雪天氣依舊表現良好(圖5)。需要引起大家關注的是:在病蟲害防治方面,目前我們已觀察到部分洋水仙品種普遍性病害的發生,其具體原因以及發病規律有待進一步觀察。因此,除了建議種植者對鱗莖進行消毒滅菌處理,還需重視種植基質的消毒滅菌處理。

圖5 冰雪天氣中的洋水仙植株表現
水仙屬植物是營造早春優美景觀的重要植物種類之一,廣受人們的喜愛,園藝栽培品種層出不窮。我國適宜種植區域內廣泛栽培有多品種的洋水仙種類,它們在著花類型、花冠和副冠的顏色、花葶形態和氣味等觀賞特性方面表現各異、精彩紛呈。以下,我們擷取了國內部分常見洋水仙園藝栽培品種的美麗掠影,供大家賞析(圖6~圖18)。

圖6 ‘多麗’N.‘Dolly’

圖7 ‘荷蘭船長’N.‘Dutch Master’

圖8 ‘網線’N.‘Eline’

圖9 ‘花之驚喜’N.‘Flower Surprise’

圖10 ‘花車游行’N.‘Flower Parade’

圖11 ‘嘹亮’N.‘Fortissimo’

圖12 ‘冰清玉潔’N.‘Ice Follies’

圖13 ‘胡德山’N.‘Mount Hood’

圖14 ‘女王節’N.‘Queen's day’

圖15 ‘粉紅魅力’N.‘Pink Charm’

圖16 ‘天堂之春’N.‘Spring Paradise’

圖17 ‘塔希堤’N.‘Tahiti’

圖18 ‘悄悄話’N.‘Tete a tete’
南京地區栽培的洋水仙約在三月底陸續進入末花期。在結實方面,我們觀察到上述品種中部分單瓣的洋水仙品種自然結實情況較好,比如‘冰清玉潔’(圖19);而重瓣品種的自然結實情況普遍不佳,僅‘天堂之春’能夠產生少量自然結實。在花后處理方面,無需留種的植株建議剪除整個花葶,以保證洋水仙的營養生長。與此同時,因花后的洋水仙易于出現葉片彎曲、凌亂等現象,但仍需盡量保留葉片。原因在于洋水仙花后兩個月的營養生長期密切關系到鱗莖的營養積累以及翌年的復花表現。至五月底、六月初,南京地區氣溫升高,洋水仙的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后進入休眠期。在復花表現方面,上述洋水仙品種在南京地區均可復花。據觀察,其中自然狀態下生長的‘荷蘭船長’可在定植首花之后的二至三年中持續復花。

圖19 洋水仙‘冰清玉潔’的果實和種子
歲朝清供的中國水仙(圖20)散發著馥郁芬芳祝福著人們辭舊迎新,繽紛多彩的洋水仙則引領著春花兒款款走進美好的春天。乍暖還寒的早春時節里,洋水仙的美無法盡數:盆栽觀賞的洋水仙端莊優雅,林下片植的洋水仙構成了靚麗熱烈的風景線(圖21),臨水岸邊的洋水仙則更多了幾分深遠的意境(圖22)。洋水仙的花兒還可以插成瓶花,在二月蘭的映襯下向人們展示著春天的魅影(圖23)。愿這般美好的洋水仙搖曳在春天的每個角落里……

圖20 中國水仙‘玉玲瓏’

圖21 林下的洋水仙風景線靚麗熱烈

圖22 水邊的洋水仙意境深遠

圖23 美麗的洋水仙花束
竇劍,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園藝與科普中心助理研究員,從事草本花卉的研究與管理工作。高福洪,園藝與科普中心資深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