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報道·
行 行 出 狀 元鄭州205路公交車長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

鄭州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四公司205路車組車長 徐亞平
經(jīng)常乘坐鄭州公交的市民對205路公交車長徐亞平都相當熟悉。日前,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傳來喜訊,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我省共有113名同志被批準享受2016年國務院特殊津貼。鄭州公交四公司205路車長徐亞平榜上有名,是鄭州市本次獲此殊榮的唯一一線生產(chǎn)工人,也是鄭州公交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高技能人才。
53歲的徐亞平是鄭州市公交總公司四公司205路2183號車組車長。1985年轉(zhuǎn)業(yè)來到鄭州公交成為了一名售票員,轉(zhuǎn)崗后開上了公交車。32年來,他懷著對公交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幾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崗位上學習實踐、真干實干,把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完美、愛崗敬業(yè)的品質(zhì)注入到公交服務中,對乘客滿腔熱忱,對工作極端負責,以“溫馨伴您同行”的服務境界和“公交工匠”風范,贏得廣大乘客的贊譽,被稱為“鄭州的李素麗”。先后榮獲鄭州市“文明市民”、鄭州市遵守職業(yè)道德“十佳”標兵、河南省十佳交通人物、全國優(yōu)秀工會積極分子、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模等榮譽稱號,2016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見到徐亞平時,他正站在橘色簡易梯上清理公交車頂上的鳥糞,“別看小,腐蝕性很強。不及時打掃干凈,會影響車皮,更不美觀。”
“2016年國務院特殊津貼”全河南只有113人獲得,近乎百萬分之一。雖然收獲如此榮譽,但徐亞平臉上很平靜。“只不過是干好自己的事,我離公司規(guī)定的制度差得還很遠。”在這個32年駕齡的公交車長看來,津貼是國家對自己工作的肯定,“國家對我如此認可,以后更得好好干。”
在鄭州公交四公司,徐亞平是明星車長,連剛來的公交學員都知道徐亞平的205路車“干凈得都不忍心踩”。每個學員來到公交公司,第一堂課就是來到徐亞平的車上參觀學習。
每天上班,徐亞平總會提早一兩個小時趕到調(diào)度室打掃車廂。從每個座椅到前后擋風玻璃,從地板到車頂,都被擦得干干凈凈。每次打掃衛(wèi)生,他都會用一根纏著布條的鐵絲,認真擦拭公交座椅間的縫隙,遇到死角抹布擦不到地方,就拿著小牙刷一點點的刷,直到把所有死角都打掃干凈,他才罷休。
可別小看這根鐵絲和小牙刷,這可是徐亞平的保潔神器。“有了這個兩樣神器,車廂內(nèi)就沒衛(wèi)生死角了。通過一點努力給乘客一個好心情,自己也很開心。”徐亞平說。
有一次,一位小伙上車后,發(fā)現(xiàn)車內(nèi)太干凈了,問車長徐亞平是不是要脫掉鞋子,惹得滿車廂乘客大笑起來。還有一名乘客,想探頭出去看外面的風景,被玻璃窗擋了回來,他說玻璃窗太干凈了,他還以為是沒有玻璃呢。
作為老公交,徐亞平對公交有著深厚的情感。從成為售票員的第一天開始,他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僅售票速度快、無差錯,服務更是熱情、周到。當上公交車長以后,他不斷創(chuàng)新車廂服務形式,利用業(yè)務時間參加短期英語培訓班,在公交車上開展雙語服務。
為使車廂服務更人性化,他還專門學習心理學,提出車廂服務的“換位思維法”,提出采用暗示法比用直接的方法更有效,總結(jié)出《車廂服務百例》。他提出的“你發(fā)火我耐心,你煩躁我冷靜,你粗暴我禮貌”等對待不文明乘客的方法,已經(jīng)在公司線路上推廣。他還首創(chuàng)了首站站立問好服務和逢站問候。“您好,歡迎乘坐205路!”“小朋友,注意安全!”“老人家,您慢點走。”“抱小孩的同志,請當心!”平均每天要向近千名乘客問好,一說就是三十多年。
提到徐亞平,與他共事多年的車長張瑞雪豎起大拇指說:“他是我們安全行車的榜樣,特別是他對公交車的‘悉心照顧’,更加值得我們學習。”
隨著公交運營的發(fā)展,徐亞平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僅對本線路的沿途倒乘和地理情況了如指掌,而且利用業(yè)余時間,熟悉其他線路的倒乘和經(jīng)過的各大商場,做到對乘客有問必答、有求必應,被乘客譽為“活地圖”。一次,一位外地乘客詢問乘205路到婦幼醫(yī)院有多遠,他說:“您只要走430步就到了。”
徐亞平把乘客當自己的親人,用“心”去服務,用“情”來溝通,把“愛”灑滿車廂。一次下大雪,路面非常滑,靠近站臺處兩米以內(nèi)都是積水,很多公交車長都把車停在路中間,乘客要涉水上車,他則是把車停在能讓乘客一步上車的站臺處。
在徐亞平的車上,有很多給孩子們的玩具、雨傘、小電扇等用品,還有一沓地圖,以備乘客不時之需。
他自費印制了《文明宣傳手冊》,上面有全市二百多條公交線路的沿途站點、首末班時間、公交卡使用范圍,還有防止暈車的應急方法、公交卡充值點,以及老年卡辦理、年檢、充值、掛失等實用內(nèi)容,放在車廂里供乘客查看和免費取用。
不僅如此,乘客李大娘還說:“我經(jīng)常坐徐亞平的車,他服務可好,還給老人準備拐杖呢!”
后來,徐亞平發(fā)現(xiàn)車上的外國乘客越來越多,為此專門去鄭州大學參加了短期英語培訓班,在公交車上推出了雙語服務。
有位河南大學老教授撥打公交公司的熱線電話深有感觸地說:“公交車長能用這樣流利的英語服務,那可是鄭州公交的亮點啊。”
徐亞平不僅對本線路的沿途倒乘和地理情況了如指掌,而且利用業(yè)余時間對其他線路換乘和經(jīng)過的各大商場進行了調(diào)研,做到乘客有問必答、有求必應,被乘客譽為“活地圖”。
在鄭州350余條公交線路上,205路號稱“老年專列”,沿途經(jīng)過5所醫(yī)院、7所學校和3個廣場,老年人鍛煉身體、看病、送小孩上學都要乘坐205路。有一次,一位老太太上車,他主動向老人問好:“歡迎老大娘乘坐205路公交車!”老人過去很少聽到這樣的問候,沒好氣地說:“你就是不歡迎我,我也要坐,你管不著。”聽著老人氣沖沖的話,徐亞平?jīng)]有生氣,心想是老人誤會了。他仍然熱情地為老人找好座位,囑咐放好車票,又問到什么地方,下車前提醒做好下車準備。老人臨下車時問徐亞平:“剛才我說話那么難聽,你怎么不生氣啊?”徐亞平笑了笑說:“沒事的,下次還坐我的車吧。”
針對老年乘客多的特點,徐亞平總結(jié)出“三先、三心、三穩(wěn)”的服務方法。“三先”即先問候、先找座位、先提醒下車位置;“三心”即熱心幫助、心細照顧、誠心服務;“三穩(wěn)”即車輛起步穩(wěn)、行車穩(wěn)、停車穩(wěn)。
徐亞平的車上,三伏天還準備有面巾紙、仁丹,下雨天準備有雨傘和一次性雨披,還準備了暈車藥、方便袋,甚至為腿腳不方便的乘客準備了拐杖。每當進站,他總是把車門對準老人,盡量不讓老人多走一步。看到行動不方便的老人,他立即下車攙扶,甚至背乘客上車。
乘客上車時,他送上一句溫馨的問候;車輛堵塞時,他使用親切疏導的語言;老人上車后,他投入親情般的照顧;兒童上車后,他施以阿姨般的關(guān)愛。這種用真心換笑容的“親情方式”,營造出車廂的和諧。一位外地乘客在來信中說:“因為你,我選擇205路——溫馨和真情。”
在徐亞平看來,乘客既是朋友也是親人,一定要關(guān)心車上每一個乘客的情況。
2015年5月10日上午8點多,徐亞平駕駛205路車輛行駛至大石橋準備進站時,忽然聽到車內(nèi)撲通一聲,原來是一名20多歲的女孩昏倒在地板上。
學過簡單急救的他請大家不要圍得太近,打開窗戶,以免空氣不流通,并對女孩采取急救措施,然后招呼大家?guī)兔Π阉龅阶簧希粩嗪魡九ⅰT诘却?20的過程中,女孩逐漸清醒。又過了三四分鐘,120急救人員到車上將女孩用擔架抬走治療。
周圍的乘客自發(fā)地為沉著冷靜的車長鼓掌,這時距事發(fā)只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我們好多東西都是從徐老師那學的。”鄭州公交四公司二車隊書記李亞寒說,“徐老師和他的205路,就是我們的黃埔軍校。”
205路途經(jīng)緯二路、緯三路、金水路、大石橋,老鄭州都知道,那邊老舊家屬院較多,因此老年乘客也多。
為此,徐亞平自費給老人準備了龍頭杖,“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用唄。”徐亞平說,“這些拐杖從來都沒想過還回來,腿腳不方便,人家需要就拿走唄!”
其實,隨著鄭州市民素質(zhì)不斷提高,公交車長照顧老人、攙扶老人上下車都是常見的事。
“以前我也是幫老人拿拿東西,扶一扶,但是時代一直在前進,乘客需求是變化的,我們做服務的,只能是多想一點,再多想一點。”徐亞平說。
人們常說,做駕駛員辛苦,做公交車駕駛員更辛苦。不管嚴冬酷暑,風雨冰雪,都要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并且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可是,徐亞平天生有一股不怕苦、不服輸?shù)摹瓣瘛眲牛鰸M勤,干滿點,從未遲到誤班。他認為,駕駛員工作看似簡單,實際上有很大的學問,要緊的是能否“鉆”進去,不懈追求。
為保證車輛性能、不開帶病車,他鉆研駕駛安全與節(jié)油技術(shù)、鉆研修理和保養(yǎng)技術(shù),能非常利落地拆裝汽車分電器、清洗化油器,能自己處理車輛運行中出現(xiàn)的修保問題。
新交通法出臺以后,他繪制出205路安全行車地段圖,歸納沿途事故多發(fā)地段、交通警示地段、高峰堵塞地段及不同時段的客流變化及駕駛對策。
每次行車,徐亞平以高超的駕駛技術(shù)保障每一名乘客和行人的安全。一次,一輛出租車為了搶客突然斜穿過來,徐亞平緊急制動,及時避開!當時,一位站在他后面的乘客心有余悸:“好險啊,如果不及時剎車非撞上不可。”
2010年冬季,鄭州迎來一場大雪。本應公休的徐亞平凌晨5點就來到了車隊,站在新學員張洪的座旁悉心指導。徐亞平說,駕駛員技能一方面是學習,更重要的是實踐,只有在惡劣環(huán)境中實踐,才能練就真正本領(lǐng)。像張洪這樣的學員,他也不清楚帶了多少個,只知道鄭州公交四公司的車長里面,有很多他熟悉的面孔,見面的時候,他們都親切地喊他“徐老師”。


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徐亞平還熱心于公益。今年3月初,鄭州公交四公司以他的名字冠名成立“鄭州公交徐亞平志愿服務隊”,服務隊下設四個分隊,分別為雷鋒義務隊、青年志愿隊、黨員服務隊、先鋒突擊隊,來自一線的200余名公交車長正式納入到各自的志愿隊伍行列。以“服務社會發(fā)展、服務乘客需求、服務職工成長”為宗旨,踐行“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
志愿服務隊“走出去”到福利院慰問孤寡老人,到學校宣傳綠色低碳出行,到社區(qū)設置便民服務站;“到站點”扶老攜幼,引導廣大乘客自覺排隊乘車,文明出行;“到一線 ”為職工排憂解難。通過開展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讓乘客感受到公交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傳遞講文明、樹新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徐亞平愛著公交車長這個職業(yè)。他說,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作為全國勞模代表登上領(lǐng)獎臺那一刻,他更加明白,榮譽是他繼續(xù)努力工作的新起點,十米車廂就是他的“能量供給站”,每當坐在駕駛員的位置,立馬就會精神飽滿,開開心心進入工作狀態(tài),他會想,今天會遇到怎樣的乘客,他們身上又會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只要握上方向盤,我心里就樂滋滋的。”
面對成績和榮譽,徐亞平絲毫不敢懈怠。他始終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從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他把自己的本領(lǐng)回報組織、回報給廣大職工,堅持提攜后學,甘為人梯,注重傳授經(jīng)驗,上車指導,幫助解決問題,用自己的雙肩托起一代又一代年輕車長的成長,帶出一大批崗位明星。
(鄭州市公共交通總公司 張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