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明 李志軍
?
發電廠直流系統蓄電池充電模塊燒壞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
周明1李志軍2
(1. 廣州市旺隆熱電有限公司,廣州 510340;2. 廣州永興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廣州 510410)
本文對一起發電廠直流系統蓄電池充電模塊燒壞的現象,分析查找故障原因。通過對充電模塊增容改造和對電源開關加裝失壓脫扣保護功能,避免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可靠性。
直流系統;蓄電池;充電模塊
直流系統為發電廠發電機組繼電保護、自動裝置、斷路器分合閘等提供可靠的直流電源。當發生全廠廠用電中斷事故時,其為事故照明、UPS和汽輪機潤滑油泵等提供直流電源,以保障汽輪機安全停定。直流系統可靠運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整個發電廠安全運行的保證。
發電廠直流系統一般由蓄電池、充電裝置、直流母線、開關和刀閘等主要部分組成。本文介紹了旺隆電廠直流系統的構成,并對發生了的一起蓄電池充電模塊燒壞的現象進行研究分析。
旺隆電廠2×100MW機組單元機組共配置3套直流系統。其中,機組集控配置兩套直流系統,集控#1、#2組直流系統分別對#1、2機組供電。機組集控直流系統蓄電池采用浮充電運行方式,由一組高頻開關整流裝置與一組蓄電池并列運行,為保障直流系統的穩定,機組集控直流系統配置了三組高頻開關整流裝置。
機組集控直流母線正常工作電壓220V,單組蓄電池由104個電池組成,容量為1500Ah,配置的高頻開關充電裝置額定容量為200A,配有10個充電模塊,每個模塊額定輸出電流為20A,采用三相380V交流輸入,直流輸出為220V。
機組集控直流系統正常運行方式:#1高頻開關對#1蓄電池充電;#2高頻開關對#2蓄電池充電;#3高頻開關備用。
機組集控直流系統接線方式如圖1所示。
某日13∶25,旺隆電廠旺洲甲、乙線跳閘導致旺隆#2機組跳閘,#1機組帶廠用電運行,13∶56 #1機組跳閘,全廠廠用電中斷。14∶07恢復全廠廠用電供電,#2高頻開關4個充電模塊有燒壞的痕跡,如圖2所示。

圖1 直流系統接線方式圖

圖2 充電模塊燒壞現場圖
從圖2中可以看出,第3排第4個模塊插座直流出線熔斷,模塊插箱匯流母線引出線部分熔斷;對4個模塊進行拆解,3個模塊基本完好,1個模塊直流輸出部分印制板銅皮熔化,但主電路完好,由此可以認為故障是由外部電路引起的。
旺隆電廠自2004年投產以來,直流系統運行一直比較穩定,經過近年來年設備更新和環境的改善,充電裝置運行應該更加可靠。作為應急電源,在全廠廠用電中斷的事故情況下,卻發生了集控#2充電裝置因模塊燒壞導致退出運行,嚴重威脅著主機組設備安全。通過對現場勘測和分析,引起充電模塊燒壞的原因如下:
1)當全廠廠用電中斷時,高頻開關整流裝置交流電源失壓,直流油泵起動運行,運行電流為150A,由#2蓄電池組供電。當380V#2廠用母線恢復對集控#2高頻開關380V電源時,此時#2高頻開關同時對#2蓄電池充電,又對直流油泵等直流負荷供電,輸出電流接近300A左右,超出#2高頻開關額定容量的50%。由于各模塊限流功能固有的差異,導致部分模塊過負荷嚴重,造成燒壞。
2)由于導線接頭或連接件有氧化現象,導致設備存在接觸不良、接觸電阻變大的現象,在大電流運行時容易局部發熱。本次事故發生時,全廠交流失電,模塊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出現嚴重局部過熱現象,引起導線絕緣破壞,從而引發非接觸性短路。短路發生后,蓄電池通過匯流母線放電,電流急劇增大,發熱量也急劇上升,從而導致模塊輸出端子直流部分及匯流母線熔斷。
直流電源作為發電廠重要的應急電源,必須保障其可靠性。經過深入地分析,主要從設備容量、維護和交流輸入電源回路進行改進,具體措施如下:
1)增加高頻開關額定容量至300A,配置15臺充電模塊。按照1500Ah蓄電池0.1C10充電,充電電流至少需150A,直流油泵工作電流約150A。目前高頻開關額定容量為200A,在這種事故情況下,滿足不了現場負荷需要,易造成高頻開關過載發熱。
2)做好設備維護,定期檢查所有輸入輸出端子接觸情況,發現嚴重氧化及接觸不良等現象時及時處理,避免因接觸不了導致設備過熱。
3)增加高頻開關交流輸入開關失壓脫扣保護,當母線電壓低于70%額定工作電壓時,交流輸入開關自動跳閘,如圖3所示。
在直流油泵停下后,再投入高頻開關對蓄電池進行充電,以減輕高頻開關的負荷。

圖3 帶失壓脫扣的電源開關示意圖
發電廠直流系統的可靠與否對電廠安全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在事故情況下,直流系統作為保證機組安全和避免設備損壞的重要電源,在任何時候都應保證其正常工作。
本文描述的事故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在電廠日常生產中容易受到忽視。本文對其中的原因分析和采用的解決辦法,值得借鑒。
[1] 蘇艷萍, 栗磊, 楊曉龍. 直流系統設計及運行管理中的若干問題探討[J]. 電氣傳動自動化, 2015(2): 27-30.
[2] 李永臣, 夏東偉. 智能化多功能直流屏用充電電源研制[J]. 電力電子技術, 2004, 38(3): 61-62.
[3] 馮作標. 飛來峽水電廠直流系統技術改造[J].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5, 3(1): 61-64.
[4] 楊定才. 電站直流系統及技術改造[J]. 化工設備與防腐蝕, 2001(5): 2-5.
[5] 白忠敏, 於崇干, 劉百震. 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手冊[M]. 北京: 中國電力出版社, 1999.
[6] 宮貴朝. 白水峪電站直流系統改造[J]. 湖北水力發電, 2005(1): 62-64.
[7] 許火炬, 繆希仁. 通信用-48V直流配電系統及其短路分析[J]. 電氣技術, 2016, 17(3): 1-5.
[8] 辛永生, 張震, 樊榮, 等. 變電站高頻開關整流模塊熱備份的實現與應用[J]. 電氣技術, 2016, 17(11): 146-150.
[9] 王煒信, 段建東, 張潤松, 等. 孤島電網中多儲能設備SOC一致性優化策略[J]. 電工技術學報, 2015, 30(23): 126-135.
[10] 郭芳, 鄧長虹, 廖毅, 等. 功率平滑用電池儲能系統的功率響應特性研究[J]. 電工技術學報, 2015, 30(12): 434-440.
周 明(1982-),男,工程碩士,電氣工程師,從事電廠生產和運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