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
轉折隨時到來
金鼎
本周僅僅三個交易日,相信大家還是很沮喪的。端午節管理層終于送了厚禮,那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減持新政”,周三開盤前,市場情緒是很高的,遺憾的是,沖高回落后的繼續殺跌想必大家是始料未及的,尤其是次新板塊的連創新低,創業板的持續殺跌使得市場人氣降至冰點。
后市該何去何從?權重板塊掩飾下的普跌何時是個頭?
首先我們需要清晰認識到的是,減持新規出臺其實從制度上宣告績差公司通過所謂的業績調節或者題材博弈進行“市值管理”已經從技術上破產,大股東通過“市值管理”抬高股價然后進行集中減持困難大幅增加。換句話說,解禁大股東進行“市值管理”意愿大減,未來市場題材炒作意愿受到沉重打擊,市場資金不得不全面回歸價值投資。業績為王是每一位投資者不得不面對的核心問題。
回到當前股市來,此輪滬指從3295點直降到3016點的調整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嚴監管超預期。監管沖擊最激烈的時間已過,過度悲觀已無必要。端午節的減持新規進一步反映出積極信號,短期市場反彈得到確認。
不過我們繼續深度分析的話,后市持續走強的邏輯也很清晰。
以2017年初的視角來看目前外圍形勢的演進,外圍市場的不確定性已經大為減小,全球政治的不確定性逐步降低,中美關系產生了“美妙的化學反應”,外圍股市走勢較好,反應全球經濟持續復蘇的基本面。盡管A股對于外圍形勢演變歷來都是跟跌不跟漲,從策略的研判框架來看,外圍走勢未來在A股走勢中的影響如果說不能加分,那目前的外圍形勢演進趨勢也不會拖累A股表現,這意味著2016年初的全球權益市場大清算的場景很難再現。
從PPI和CPI當前的演進趨勢來看,經濟在今年內重回通縮是一件極難發生的事情,由于經濟自身的回暖的持續,三、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相比二季度來看可能較為平穩。二季度的環比下滑在二季度市場的整體下跌中得到體現,市場對經濟的預期整體體現在價格水平中,這也意味著平穩的經濟同樣會支撐股票市場的波動中樞,換句話說,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相對于2016年一季度因為GDP增長環比下滑了0.2%帶來的下跌那樣的場景在2017年很難重現。
在年初面臨的各種不確定性逐步消失之后,2017年極有可能是經濟、政治、改革、全球治理體系的決斷之年,新的周期可能開啟,市場可能存在一次較大的上行躁動。目前從整體局勢演進來看,外圍形勢逐步明朗,國內經濟運行平穩,貨幣政策轉向對市場的沖擊最大化時刻即將過去,監管從嚴或只聽見打雷不見下雨,在牛轉熊兩年后市場估值與基金配置都較為均衡的情況下,成長股的投資將從泥沙俱下轉變為二八行情,錯殺個股大幅反彈行情或陸續展開,市場極有可能在MSCI納入A股指數、進入“19D”時間、監管與貨幣信號重回友好等因素的刺激下,風險偏好得到較大幅度提升,增量資金進場,大盤指數不排除大幅上漲站穩3500點的可能性,對應中證全指從當前的4505點抬升到5200點,對應指數漲幅15%。
考慮到當前市場仍然在監管從嚴的邏輯中沉淪,我們認為2017年的歷史性低點或已出現,后面機會值得大家好好把握。
綜上,我們提醒大家“莫讓浮云遮望眼”,機會將逐步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