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立
由于朝方始終未做回應,韓國政府提議于本月21日舉行朝韓軍事會談化為泡影。文在寅執政后,韓朝下一個有可能進行正式接觸的機會,將是8月1日在韓朝分界線板門店舉行紅十字會工作會晤,就今年中秋節之際舉行離散家屬團聚活動事宜進行探討。
文在寅自上任后“走馬燈外交”為其加分不少,民調支持率近三周連續超過80%。執政的自由民主黨的民調支持率也在近期保持在5成以上,獲得了韓國民眾的逐步認可。而朝鮮核導與南北問題毫無意外地高居文在寅總統各項外交日程的議題榜單前列。
為此,韓國新政府內外并舉,做出了一系列努力:第一,中央政改、軍地聯動,以外交部作為主責內閣,成立專項工作組啟動改革工作,同時首爾市表示愿通過首爾與平壤間的廣泛交流與合作推動韓朝關系的發展,配合中央政府作為改善韓朝關系的突破口;第二,不給對話設門檻,拉開與美立場;第三,積極表態愿意加強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然而必須看到,雖然文在寅政府一直在努力,但其面臨內外挑戰,主導半島進程勢孤力單。
首先,國會阻力重重,內閣人選步履維艱。在內政方面,一些核心閣僚提名因國會聽證等問題遭遇幾度“難產”。在國會300議席中,執政的自由民主黨只占其中120席。文在寅的弱黨政府在各個主要議題均遭到反對黨聯手強力阻擊,以至于文在寅不得不親自表態,征求在野黨和國民的諒解。
其次,美韓關系變化微妙。對于這次韓國發出韓朝會面的呼吁,美國雖然沒有清晰表態,但在立場上偏向于不贊成。此外,文在寅表達出的熱情也沒有阻止特朗普表態,“韓美自貿協定是‘粗暴的協定,現在正在重新進行談判”。在“薩德”問題上,面對特朗普和來自韓國國內的壓力,文在寅無奈通過重新環評以時間換空間,但美韓之間的信任裂痕已然顯現。
第三,朝鮮對首爾的交流提議依然“冷眼相向”。一方面,朝鮮在發展核導能力的道路上小步快跑。令韓國朝野震驚的是,朝鮮提前宣布成功發射火星-14型洲際彈道導彈。連文在寅都承認,“朝鮮核武發展速度比預料更快”,“照現在的水平來看,朝鮮核導問題已十分嚴重,且發展速度超過預計”。
另一方面,朝鮮拒絕韓國民間團體為人道主義援助事宜訪問朝鮮,韓國內部人士對朝鮮的反應感到很“困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朝鮮對與美國的溝通十分積極。據韓媒報道,朝鮮政府有關人員和美國民間專家于5月上旬在挪威奧斯陸啟動1.5軌對話。筆者認為,朝鮮把解決自身安全、緩和南北關系、甚至將來融入國際社會的籌碼,完全押在了美國的身上。
文在寅就韓美首腦會談和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成果的表態,其實清晰地傳遞出了韓國新政府在涉朝問題上的兩個特點:一是文在寅政府將會努力回歸前進步派政府的“陽光政策”,恢復和發展與朝鮮的接觸與交流、盡量讓韓國有能力去影響朝鮮,將是文在寅政府的基本政策;二是在對朝政策上,韓國盡管想要擔負起“主導者”的角色,但朝鮮的反應才能決定其“陽光政策”究竟能夠走多遠。而想要打破目前朝核問題上的長期僵局,這恰恰又不是首爾所能左右的?!?/p>
(作者是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東北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環球時報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