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恒
摘 要:大型養路機械(以下簡稱“大機”)檢修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規劃設計好大機檢修管理體系,對提高設備利用率、減低使用成本、提高作業質量、保證行車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論文分析了鐵路大機設備的檢修模式,結合神維公司大機運用和檢修的實際,分析了公司現有檢修模式及存在的問題,并對公司大機檢修管理進行了對策分析。
關鍵詞:鐵路;大型養路機械;檢修;對策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2-0037-02
1 概述
中國神華軌道機械化維護分公司(以下簡稱“神維公司”)是神華集團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運量需求,保證神華鐵路的高效、安全運營,在整合神華各鐵路公司相關設備和人員基礎上組建的大型鐵路軌道機械化維護企業;主要承擔神華鐵路軌道大修、清篩、搗固、整形等業務,下設三個工務機械段,分別承擔神朔鐵路、朔黃鐵路、大準鐵路、包神鐵路、準池鐵路等神華自備鐵路的機械化維修作業;主要有線路搗固車、線路清篩機、道岔搗固車以及道岔清篩車等11種車型,共計81臺,品種多、車型多樣化,數量也在逐年增加。
大機是一種現代化的生產工具,科技含量大、技術密集、價格昂貴,為促進和提高既有線路水平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并且大機的使用集運行、施工、檢修與一身,在管理、安全、生產、使用等方面又帶來許多問題;大機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的技術使用性能是否經常保持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它的合理使用和檢修保養上,所以,如何用好、管好、修好這些設備,不僅關系到設備本身的壽命,而且直接關系到公司大機施工計劃、施工質量、市場信譽和經濟效益。
因此,加強大機設備管理,做好大機的檢、養、修工作,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檢修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2 鐵路大型養路機械檢修管理
2.1 設備的檢修方法
按照設備管理發展、設備形態等劃分標準的不同,設備管理的方式也不同。根據設備技術的發展,設備管理出現了三種方式:
2.1.1 設備事后維修
設備事后維修是指機器和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發生故障或損壞之后才進行維修的管理方式。事后維修使設備停機時間較長,不能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影響生產。
2.1.2 預防性定期維修
預防性定期維修是指為了防止及其和設備發生意外故障而預先在設備修理之前安排檢修的管理方法。其做法是:根據設備的磨耗規律和設備的故障規律,對設備進行周期性檢查和維修,定期檢查設備技術狀態,對設備進行預防性的維修,能將設備潛在的故障消除在萌芽狀態和能夠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的優點,同時,也存在過剩檢修,導致維修費用較多,檢修時間長,對正常生產影響較大。
2.1.3 狀態監測檢修
狀態監測修理是指有計劃地對設備作檢查和測試,以確定其健康狀態,必要時才進行維修。具有維修時間間隔長,可有效減少停機時間,對生產影響小和維修費用減少的優點,但是,狀態監測檢修需要專業的監測設備和專業技術員,監測結果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2.2 鐵路大型養路機械設備的檢修模式
《大型養路機械使用管理規則》規定:大機采用以檢查保養為基礎,計劃性修理和狀態監測修理相結合的檢修保養制度,并針對不同部件的運用特點,采用不同的檢修保養方式。大機修程分為:日常檢查保養、定期檢查保養、年修、全面檢修(總成大修)和整車廠修。
日常檢查保養,是指每日作業后作業車進行檢查保養保養時間不少于2小時。其核心工作是“四勤二凈”,即勤檢查、勤緊固、勤清洗、勤調整以及油凈和空氣凈。
定期檢查保養,是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對機械進行規定項目的檢查保養,按照等級分為一級檢查保養、二級檢查保養、三級檢查保養和半年檢查保養。
年修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檢修(總成大修)在機械使用期間,每六年進行一次。
2.3 檢修的目的及意義
首先通過對大機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維護、整備和修理,確保大機設備技術狀態良好,確保其長期達到施工作業的技術要求,為施工生產提供有效保障;其次,加強對大機的檢查維修,以達到降低修理成本、保證機械技術性能、延長機械使用壽命的目的。
3 神維公司大型養路機械檢修管理的現狀
神維公司采用“作業檢修一體化,自修委外相結合,一主多輔”的檢修保養模式。
首先,在施工作業期間采用“作業檢修一體化”模式,各工務機械段以工區班組為單位,對機械車進行日常檢查保養、定期檢查保養和設備故障的檢修,以檢修工區為技術力量,解決處理施工作業中存在的難點和較大設備故障。
其次在設備冬檢(年休)時,采用“自修和委外相結合”的模式,傳動軸、車軸、車鉤等的探傷與保養,制動閥及儀表的校驗、動力傳動及走行制動系統等強制檢修保養項目及機械的狀態修、機車“三項設備”的定期檢測與檢修等由北京瑞維通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承修;發動機年修專業化檢修保養由陜西渭陽動力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承修;工作裝置、電氣系統、液壓系統、氣動系統、空調暖風裝置及其發電機組、車體等保養及不良狀態修項目實行自修,由各工務機械段完成。
最后,“一主”,通過日常檢查保養消除設備存在的隱患保證大機的作業,通過執行操作標準,保證操作標準化,消除操作影響施工的問題,“多輔”包括換件修、專業化檢修、巡回修、狀態修、隨車修和基地修等多種檢修方式。
3.1 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技術水平薄弱,后備力量匱乏
大機結構復雜,技術先進,涉及機械、電氣、液壓、氣動、計算機、激光等多項專業技術,對檢修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高,現階段神維公司這方面人才較缺乏,嚴重制約著大機的安全運用和檢修工作的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部分大機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技術業務技能偏低、檢修水平低、經驗少等問題較突出,而公司大部分檢修工作依靠車組人員來完成,而車組人員素質、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在實踐經驗、故障診斷、故障排查能力等方面的表現較差,并且對技術的吸收、消化、創新等方面的能力不足,這也嚴重影響著檢修的質量和進度,同時設備的安全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3.2 現有檢修模式與公司的發展顯現出諸多不適
首先,由于鐵路行業的特殊性,尤其大機的應用要解決好使用和檢修這兩個基本問題,對此,《大型養路機械使用管理規則》中做出明確規定,即“大機采用以檢查保養為基礎,計劃性修理和狀態監測修理相結合的檢修保養制度”,在這一綜合維修制度中,狀態性檢測修理是核心內容,也是大機檢修工作的關鍵。公司目前主要以日常檢查保養為基礎,計劃性修理為主,狀態性修理存在空白,在檢修過程中可能造成設備的過剩修和漏修,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增加了檢修成本,同時不能及時發現機械設備存在的故障隱患,影響施工作業和安全生產。現階段,公司狀態性檢測檢修設備不足、檢查設備使用不熟練、檢測分析技術力量薄弱,特殊工種人員缺乏等問題日益顯現,實施狀態檢測和狀態修工作也是公司迫切解決的問題。
其次,神維公司的大機相比于其他路局的大機,無論是年平均作業量,還是年平均運行里程,都遠遠低于路局的大機,如果繼續按照原有的檢修模式,存在一定的過剩修。
3.3 檢修基地建設滯后
首先,神維公司現有檢修基地一個,檢修庫一個,位于神朔線三岔站,配屬府谷工務機械段,主要檢修設備有:16臺架車機,一臺傳動軸熒光粉探傷儀,一組大型空壓機機組,一臺油管風水壓試驗臺,一臺制動軟管水壓試驗臺,一臺電磁焊縫探傷儀等,具備一定的修理能力。隨著大機檢修技術和公司的不斷發展,目前神維公司配屬的檢測設備、檢測手段和檢測精度已不能滿足目前大機檢修的需求,亟待增加、更新檢修設備。
其次三個工務機械段分散,距離遠,跨度大,對檢修基地的綜合利用不夠,組織困難,協調難度大,而且機械車長期多次遠距離往返基地,安全壓力大,運營費用高,影響神華鐵路系統綜合運營能力。目前檢修基地主要用于設備的冬檢工作,對公司配屬設備狀態修和狀態性檢測能力發揮不夠。
另外,由于檢修人員在技能水平、檢修檢驗、標準化作業、檢修質量以及檢修檢測、試驗設備不足等條件制約下,沒有建立、形成一支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的檢修技術隊伍。
基于以上分析,目前神維公司檢修基地的應用只停留在設備年檢層次,檢修基地建設滯后和應用不足,嚴重影響了公司大機檢修工作的開展,制約著公司大型養路機械的發展。
4 神維分公司大型養路機械檢修管理對策分析
基于對鐵路大機設備的檢修模式的分析,結合神維公司大機運用和檢修的實際,公司應從以下四個方面改進和完善:
4.1 科學合理地探索研究適合公司發展的檢修模式體系
對照現行《大型養路機械檢修規則》,結合公司大機運營管理情況,進行對標管理,探索研究制定適合本公司發展的檢修管理制度和檢修模式體系。目前公司設備80%的設備屬新設備,打造以預防為主的機制,建立完善狀態監測體系,積極推進大機“狀態修”工作的開展,降低計劃性檢修比例,增加狀態監測檢修比例,逐步實現對各設備實施全壽命狀態監測,將全面修以及大修內容根據設備狀態納入每年的年修修程中,延長大修周期、減少全壽命周期檢修費用;提高檢修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避免失修和過剩修,使大機在科學、經濟和適度下維修,發揮其最大的效能。
4.2 加強設備管理,做好設備故障的預防
良好的設備管理是確保機械狀態的前提條件。大機設備的管理工作要執行“依靠技術進步,促進生產經營”和“預防為主”的方針,掌握大機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要求,做好大機的檢、修、養工作。
首先,轉變思想觀念,改變傳統的設備管理思想,明確設備故障是可以預防的,通過對設備管理人員和職工的觀念和行動的改變,可使設備故障為零,要從“設備一定會發生故障”轉變成“不使設備發生故障;轉變“重使用、輕保養、不保養”的設備管理理念,通過對設備做到正確使用,精心養護,合理潤滑,認真進行有效的日常檢查保養,大機操作人員要做到“三好”(管理好、使用好、養修好)、“四會”(會使用、會養修、會檢查、會排出故障),實施徹底的預防性檢修,加強設備的狀態性監測和狀態修,做好設備故障的預防。
其次,加強檢修過程控制,保證檢修質量。建立健全大機檢修保養制度,嚴格按照大機的保養和檢修基本流程對機械設備進行日常檢查保養和檢修,杜絕因施工任務重,作業繁忙,不按期保養、項修和大修的情況,車組人員必須熟悉掌握本車修程技術,注重大機使用過程中的養護,做到不漏檢、不漏修;嚴格執行三級驗收制度,強化責任,進行績效考核工作,尤其對委外修項目,要加強檢修過程控制和機械設備的驗收工作。
4.3 加強檢修基地建設,增加檢修設備,適應檢修需求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大機車型不斷增多,數量也在持續增加,在消化、用好現有檢修基地的同時,合理規劃和建設新的檢修基地,提高設備的綜合檢修能力,同時應加強檢修檢測設施的配備和建設,提升基地硬件水平,適應公司大機檢修保養工作的需求。
4.4 加強檢修人才開發和檢修隊伍的培養
加強班組長及班組技術人員的培養,提高班組設備的日常檢查保養和設備檢修能力;加強作業隊技術員和檢修骨干的培養,提高作業隊自檢自修的水平;加強檢修隊伍建設和特殊工種人才培養,積極聯系做好送配工作,不斷取得相關檢修檢測資質資格,建立形成一支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的檢修技術隊伍;加大修舊利費、小改小革、科技創新工作,提高職工吸收、消化、利用和創新技術能力,實現班組、作業隊現場檢查保養、搶修與檢修工區、檢修基地檢修相結合的良性發展格局,確保檢修基地檢修檢測能力和專業檢修人員數量滿足大機檢修的需要。
5 結語
大機檢修工作是一個不斷探索、改進、完善、提高的過程。結合公司大機運用和檢修的實際,改善現有的檢修管理體系,規劃設計建設好檢修基地和配備完善的檢修檢測設備,建設形成一支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的檢修技術隊伍,更好地執行各項檢修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技術人員、檢測設備等因素的作用,為大機檢修保養工作提供保障,提升大機設備的綜合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大型養路機械使用管理規則[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2.
[2]李印河.淺談大型養路機械檢修與運用[J].大型養路機械,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3.11.
[3]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大型養路機械檢修規則[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