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漢
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公路作為交通網絡的樞紐項目,其實際價值在逐漸增高,提升其實際質量也十分重要,不僅僅要建構更加系統化的設計模型,也要針對交通運輸項目進行全面處理和綜合升級,確保管理機制和運行維度之間的契合度,借助公路設計因素的優化升級提高交通運輸項目的安全價值。本文從提升公路運輸安全設計水平的時代必要性入手,對公路設計因素和交通運輸安全的關聯性進行了集中分析,并闡釋了優化設計因素提升交通運輸安全的重要措施,旨在為公路設計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公路設計因素;交通運輸安全;關聯性;影響
中圖分類號:U4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2-0121-01
1 公路運輸安全設計研究背景和研究
近幾年,社會經濟發展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汽車用戶數量激增,現存公路交通網絡無法更好的滿足需求,基于此,需要設計人員結合實際需求和管理措施,提高整體設計效果。不僅要擴大公路交通的運行規模,也要從技術結構方面升級公路安全性,從而進一步促進我國交通網絡的完善,為經濟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對具體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的過程中,若是從科學角度出發,要保證最大程度提高公路的設計有效性,并且積極踐行更加系統化的設計原則和設計理念,促進交通安全系數有效提升。
在交通網絡建立和運行過程中,要結合時代發展特征,建立健全質量安全模型,確保整體管理效果和管理參數體系的完整性,基于質量和安全考量,要將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經濟因素融合在一起,提升溝通效率的基礎上,能保證社會經濟發展的進步,也為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也就是說,公路設計只有滿足實際需求,結合車型信息、交通情況信息以及自然因素信息等建立健全有效的處理機制,保證管理效果的最優化[1]。與此同時,在公路設計項目中,設計機制不正確,會對交通產生制約,也就會是直接影響民眾出行效果,因此,要積極提升公路運輸的實效性,才能為交通安全提供保障,確保整體要求和管理效果相符。
在交通網絡中,有設計不合理的地方,不僅僅會對車輛的安全行駛造成影響,也會對其常規化操作產生制約效果,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全面升級和優化設計,提升整改效果后,建立科學化以及合理化的公路設計規劃,確保我國公路結構的優化升級,也為綜合國力的優化奠定堅實基礎。只有從根本上保證公路設計機制和應用領域完整度,才能有效提升交通網絡技術的運行效果,提高其安全性和實效性價值。
2 交通運輸安全分類
交通運輸經營類別主要包括城市公共汽車客運、城市軌道交通運輸、出租汽車營運、道路旅客運輸、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道路普通貨運、道路貨物運輸場站、機動車維修、汽車客運站、港口客運(滾裝碼頭、渡船渡口)、港口普通貨運、港口危險貨物營運、水路旅客運輸、水路普通貨物運輸、水路危險貨物運輸、交通運輸建筑施工16個類別,相應的運輸安全處理機制和類別體系要適應其安全模型。
3 優化設計提升交通運輸安全的措施分析
3.1 優化視距設計結構
在實際設計處理過程中,要結合安全性要求,積極建構綜合化設計模型和管理層級結構,確保公路視距關鍵點能得到有效落實。其一,要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相關規定進行深度分析,并且對3min超車時間和視野進行統籌處理,確保公路設計過程和相關法律法規結構的穩定性,保證設計要求符合標準[5]。其二,要對超車視距進行統籌優化,保證超車空間以及形成安全寬度等參數符合標準,為其駕車項目的綜合優化提供保障。其三,在設計過程中,要減少視距設計和規劃體系之間的偏差,確保駕駛員不會出現視線受阻的問題,提高安全性。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公路設計因素和公路的安全運輸項目之間存在一定的必然關聯,需要相關設計人員結合實際情況提升設計要求,確保公路實現安全運輸,不僅僅能減少交通事故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能保證車輛駕駛人員的駕駛體驗[2]。
第一,視距關聯性。對于公路設計來說,視距因素十分關鍵,也是設計環節中重要的參考因素,其遠近不僅僅能對行車人員的架勢判斷造成影響,也會對安全運行效果產生作用,需要設計人員結合實際需求進行綜合分析后集中設計。在實際參數處理過程中,要對縱斷視距以及平面視距進行統籌分析,確保相關參數和視距范圍符合標準,也要結合突發情況進行整合,確保駕駛員能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從而建構更加系統化的判斷模型,減少突發情況或者是事故問題,從根本上保證生命安全。另外,在實際設計過程中,也要對超車視距以及行車前方的會車視距等參數進行集中處理和統籌分析,提高分析效果的精度,升級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并對靠邊停車時的視距范圍進行綜合優化和統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超車視距是其中非常關鍵的設計要點。駕駛員在超車時,只有獲取較為廣泛的視野,才能提升超車的安全性,其中,視野要求、預計極限、包容數值等都非常關鍵,需要相關設計人員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深度處理和綜合分析[3]。第二,平面線性。平面線性的設計能為駕駛人員提供更加安全且有效的線路參考,并且保證設計人員能在平面線性設計中分析公路的走向以及駕駛員的視覺效應。也就是說,在實際設計機制建立過程中,要對相關信息和運行維度進行統籌分析和綜合處理,確保控制效果和管理維度的有效性,也要將平面線性視為重要的安全控制因素,將駕駛員車速掌控以及方向掌控作為設計基礎元素,保證其整體效果和運行維度之間的契合度,確保突發情況判斷力能得到有效的延伸和處理。若是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出現嚴重的駕駛失控或判斷失誤,都會對其運行質量和駕駛效果產生影響,甚至會引發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基于此,設計人員要對其具體設計要素進行系統化分析。并且,對公路平面線形進行合理設計,一定程度上減少公路事故,真正踐行安全運行的相關要求,切實維護駕駛安全[4]。
3.2 優化平面線性設計結構
設計人員要從全局出發,積極踐行更加系統化的設計要求和運行維度,保證公路平面線性設計結構貼合實際,從管理效果和管理要求出發,積極踐行更加系統化的控制維度,確保設計參數貼合實際,并有效處理相關信息和控制模型,提升地理環境的分析和綜合優化,改進公路平面線形設計,對公路的地理環境以及優勢等信息進行集中分析和綜合控制。一定程度上提高公路設計的合理性,只有保證公路設計模型和運行控制結構符合標準,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整體運行維度的有效性,保證行駛安全[6]。并且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最重要的管理效果和管控要求,積極踐行生態性控制維度和管理模型,確保設計要求和設計參數之間的穩定性。
4 結語
總而言之,公路設計項目和公路的安全性有著必然的聯系,需要設計人員統籌分析相關因素,提高建設環節的實效性,確保控制維度和數據分析要求之間的貼合度,也為駕駛員安全出行提供便利,建立健全更加合理化且專業化的公路設計模型,提升指導價值,為公路安全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錢勇生,趙書學,廣曉平,等.公路設計應考慮的交通安全因素研究[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5,24(01):130-134.
[2]趙文彥,王紅.遙感技術在公路設計中的應用與發展[C].第六屆全國交通運輸領域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2015:789-792.
[3]涂圣文,過秀成,蘇州,等.基于未確知測度模型的一級公路設計安全性評價[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9(04):592-596.
[4]高慶東,鮑永利,蔚建峰,等.淺談城市道路設計與公路設計的區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1(12):250-252.
[5]周紅萍.綠色低碳理念在公路設計中的體現[C].2015年全國綠色公路發展論壇論文集.2015:53-56.
[6]楊昌鳳,李樹鼎,殷強,等.映秀~汶川高速公路設計中的關鍵技術對策[J].公路,2013,15(05):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