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敏

摘 要:目的:在生理學授課方法中運用傳統授課法和“臨床問題”促生理學授課法做對照,探討以“臨床問題”促生理學授課方法教學效果。方法:選取兩個實驗班,分別運用兩種不同的授課方法進行授課,比較不同方法下兩個班的成績。結果:經統計學分析發現運用“臨床問題”促生理學授課方法法進行授課的班級成績優于運用傳統授課法進行教學的班級,結果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以“臨床問題”促生理學授課方法法效果優于傳統授課方法,可顯著提高學生成績,活躍氣氛,增進大家相互合作,受到大家廣泛好評。
關鍵詞:臨床問題;生理學;授課方法
中圖分類號:R36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2-0199-01
生理學是醫學生的重要專業基礎課之一,為后面臨床課的學習打下重要的基礎,為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生理學內容多,但學時少,知識理論性強,專業術語多,要求學生有很高的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學習階段認識不到其內容對自己將來從事職業的價值。因此,學生對其學習不夠重視,常感覺知識枯燥,沒有興趣。加上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基礎相對薄弱且程度參差不齊,進一步增加了授課方法的難度。所以,如何提高授課方法效果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國內對生理學授課方面的研究較少,主要有案例授課模式探討[1]、多媒體授課模式探討[2]、動物生理學實驗授課改革探討[3]等,其中滕曉潔[4]就生理學授課提出諸多建議,但并未對每一種建議進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選取我校兩個涉外班為研究對象,分別運用兩種不同的授課方法進行授課,實驗班以臨床問題導入新課,上次課結束后提出和本節內容相關的臨床問題,讓同學們分組分別就該問題進行預習、查找、討論,之后匯報討論結果,最后再由教師給出正確答案。對照班以傳統方法進行授課,然后比較授課效果。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我校2016級兩個涉外班為研究對象,這兩個班在人數、入學成績上無明顯差異。
1.2 研究方法
分別運用兩種不同的授課方法進行授課,實驗班以臨床問題導入新課,上次課結束后提出和本節內容相關的臨床問題,讓同學們分別就該問題進行預習、查找討論,之后匯報討論結果,最后再由教師給出正確答案。為提高學生積極性,對于匯報問題次數多的討論組和同學,平時成績給予加分獎勵。對照班以傳統方法進行授課,然后比較授課效果。
1.3 研究工具
列出和不同章節相關的臨床問題讓同學以宿舍為單位提前預習查找,之后課上匯報討論結果。臨床問題有:肌肉注射時為什么要兩快一慢;什么是血友病?為什么男性多見?您知道自己的血型嗎?臨床上常見的血型系統有哪些?為什么室顫比房顫嚴重?什么是心臟雜音?什么是人工心臟起搏器?原理是什么?什么是早搏?原理是什么?什么是色盲、色弱?臨床上常見色盲是?為什么甲亢患者喜涼怕熱,出汗多、消瘦?靜脈快速輸入生理鹽水、大量喝水、糖尿病尿量增多的原因?等。
1.4 分析方法
2016年期末考試后把成績錄入,運用統計學方法卡方檢驗對這兩個班的期末成績進行分析。
2 結果(表1)
3 結語
通過實驗結果可能看出,以“臨床問題”促生理學授課方法方法較傳統授課方法有更多的優勢,一方面提高了學生成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課上分組匯報活躍課堂氛圍,增進學生間的相互合作與相互競爭,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更加符合教學宗旨與目標。但也存在不足,這次實驗是在兩個人數少的班級進行研究,課堂秩序易于管理,對于人數多的大班級(如120人以上)是否能夠應用,效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郭幽燕,攀守艷,等.全英生理學教學中PBL與形成性評價測試系統相結合的探討[J].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15,34(3):287-290.
[2]王芳.基于網絡空間教學平臺的高職護理專業《生理學》教學改革實踐[J].長沙民政職業學院學報,2013,20(1):95-97.
[3]王梅愛.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咸陽學院學報,2010,30(11):179-180.
[4]滕曉潔.改革生理學教學 努力為專業課程服務[J].教學探討,2008,26(2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