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集團在深圳最繁華的路段有一間人均消費500元以上的高檔餐廳,但經營了三年,一直不溫不火。為了改變現狀,集團最近調整了餐廳的菜式,重新引進了經營班子。
在這個經營班子里,有個看上去精明能干的店長,說話風風火火的,很有些氣勢。但就是這個看上去挺不錯的姑娘,卻在半年后被我炒了魷魚。
她在職的半年里,大大小小的錯其實很多,我一直本著“人無完人”的心態包容她,提醒她工作上多注意細節。
她每次都答應得好好的,但是之后我還是不斷地接到集團領導的投訴。比如,她將大領導訂的房安排給了小領導——關鍵是,大領導進了房間才發現有小領導已經坐在那里了。可當我向她提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時,她還不當一回事地笑著說:“沒事的,李主席都不在意,說沒事沒事,然后換了樓上的小房間……”她根本不了解集團下屬公司領導之間的關系。
再比如,給客人說好的折扣,客人買單時她卻忘記執行了。后來經過幾番折騰,她給客人辦了折扣,卻還不滿意客人的表現,給我說:“折扣也給他了,怎么看他還像不高興的樣子!”我告訴她:“你以為別人差這點兒折扣嗎?這是面子,換做是你,為了這個折扣折騰一圈,你能高興嗎?”
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每一次,我都會私下提醒她,她也答應得好好的,說下次一定改。但從來沒有改過,哪怕是改一個最簡單的錯字。
每次集團領導通過我訂座位的時候,我都會讓她給我編輯一條短消息,告訴客人房間、停車指南等相關信息。她第一次發給我的時候,我就指出了其中一個明顯的錯字——訂座,不是訂做。她說:“好的,好的,不好意思,我馬上改。”但那之后,她發給我的每一條信息,還是“訂做”。我偶爾提醒她,她總說模板保存下來了,這次發錯了。就這樣,錯了半年,就在半個月前發這條信息的時候,還是“訂做”。
而最終讓我決定炒她魷魚的卻是另外兩件事情。
過年的時候,我組織了近百個同學在我們餐廳搞年會活動。在下定金的時候,我就告訴她,一定要保證舞臺效果,音響什么的,一定要調試到位。結果在年會開始的時候,她才發現麥克風有一個用不了。當時,我們找了工作人員現場調試,折騰了20分鐘也沒有成功。最終,兩個多小時的年會,只得由一個主持人完成,另一個主持人完全被晾在一邊。客人散去,我在管理群質疑準備工作的時候,她說:“我們已經很努力了,誰也不想出現這樣的結果……”
經營班子的帶頭人提醒她,作為一個管理者,工作沒有做到位,應該反省自己,而不是找借口替自己開脫,沒有做好就是沒有做好,要認錯!
她沒有再說什么,但我感覺得到,她不認為自己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另一件事情應該是壓倒我對她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餐廳里有一種果酒口感不錯,那天集團有個領導過去用餐,我就讓她給領導打包兩瓶帶走。結果,領導還在吃飯,她就拎著一個10斤裝的塑料桶送了進來。在那之前,那種果酒都是用漂亮的玻璃瓶上桌的。領導見到這個原裝塑料桶,當時就皺起了眉頭,還拍了段小視頻給我。我一看真是火大,我不是心疼送給領導這么多酒,而是她嚴重影響了餐廳的形象啊!最終,領導沒有要這桶酒。我私下對她提出這種贈送不妥的時候,她說:“過年了,我多送一點酒給領導怎么了?”
她竟然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什么不妥,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我問她:“集團同級別的領導20多個,你每個人都送10斤嗎?明天張總去了,你送多少?”
“張總來,我就送兩瓶好了!”
“一樣的級別,為什么厚此薄彼?”可能是源于我對集團領導們之間關系的了解,我告訴她,“都不送沒有關系,就怕厚此薄彼!這樣不僅維護不了正常的客情關系,還會導致部分領導對餐廳的管理有意見。更要緊的是,這樣送酒,嚴重損害了我們餐廳的形象。”
最后,她說她以后會注意的。這樣的話,我聽得太多了,已經不想再聽了。我從來不懷疑她工作的熱情,但我認為她沒有用心。做服務,就是需要用心去做,而她,如果用心,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那些本不應該出現的錯。
是的,她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用心。這樣的人,真的不適合做服務工作,我也只能請她走人。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