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頭
Beijing Poly 2017 Spring Auction was concluded on June 8 with a total transaction of over RMB 2.4 billion, among which there were 2 pieces of artwork hammered over 100 million, 38 pieces more than 10 million and 81 pieces sold over 5 million. The top record was created by Fu Baoshis artwork Maoshan at 187 million, which showed the great value and charm of the master.
在日前結束的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中,傅抱石《茅山雄姿》以咨詢價上拍,現場以1.45億元起拍,以1.625億元落槌,加上傭金最終以1.87億元成交,創今春中國近現代書畫藝術品拍賣最高價紀錄,同時也在傅抱石個人拍賣成績中位列第三。在時下并不算紅火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能出現如此佳績,足見大師的魅力與精品的價值。
《茅山雄姿》創作于1965年的6月,是傅抱石應江蘇省政協邀請所作的巨作,描述的是紅色根據地茅山。畫面磅礴灑脫、氣勢雄渾,將中國傳統的山水畫融入近代紅色革命題材,生動展現了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結合的氣息。此畫作完成三個月后,傅抱石突發腦溢血辭世。這也成了他生前完成的最后一件巨作。
近現代藝術家大師輩出,且各具特色,傅抱石以獨創的“抱石皴”樹立起自己的聲望。他的作品風格鮮明,一眼望去有十分強烈的個人色彩。他的山水畫,有取材于古代經典文學作品或典故的,如出自《離騷》《九歌》的作品,也有沉浸于唐詩意境的作品。這些畫作意境深遠,以畫面解讀詩文,深具浪漫氣息。
新中國成立后,傅抱石找到一條傳統畫法與現實相結合的路徑,在紅色革命題材畫作中探索出一條新路,走向事業巔峰。然而,正當他聲名日隆時,卻溘然長逝,令后來者無盡追惜。
近些年,隨著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興起,傅抱石再度風靡。早在市場肇始之初,他就是近現代書畫領域當之無愧的熱點之一。如這件《茅山雄姿》,1999年即現身于北京翰海拍場,當時的成交價是308萬元,當年已經稱得上是天價。2004年,這件作品再度出現在北京翰海的秋拍中,最終以2090萬元成交,五年之間,漲幅驚人。而今年以1.87億元成交,似乎是在業內人士的預料之中,畢竟如此尺幅、如此精湛的作品,在市場上永遠是可遇不可求。
2011年,傅抱石作于1964至1965年的《毛主席詩意》冊頁(八開)以2.3億元成交,成為其首件過億元成交的拍品;2016年,作于1954年的《云中君和大司命》同樣以2.3億元成交。這兩件作品牢牢地奠定了傅抱石在今天市場上的地位和價值。事實上,雖然截至目前,傅抱石成交過億元的拍品僅有三件,但細細考察,其過千萬元成交的佳作數量相當多,如9200萬元的《杜甫九日藍耕會飲詩意圖》、8280萬元的《琵琶行詩意》等,皆為不可多得的傳世之作。今年保利春拍中,在與《茅山雄姿》同一專場上,他創作于1945年的《山鬼》立軸競得6382.5萬元,以繪畫的形式重現屈原《九歌》中的《山鬼》形象,十分精彩。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相較于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的作品存世數量較少,且大幅作品較多,從稀缺度和性價比上來說也可以說非常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