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穎+劉宏暉
湖北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摘要:抽象主義是現代主義諸流派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抽象藝術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中西方油畫抽象藝術的運用提高了繪畫作品的藝術性,滿足了油畫創作需要,促進了油畫作品的觀賞性。在現如今的中國,中國抽象油畫從表現語言、技法手段及媒介材料豐富多元,抽象藝術的表達手法借助中國方式展現出極具有中國的特色,當代中國抽象油畫表現出的不在是單純的符號堆積,而是中國文化和西方藝術形式的交融,體現出了中國藝術文化精神。
關鍵詞:抽象主義;當代油畫;中國特色
油畫自傳入中國之后,經歷了一百年的時間吸收,學習和發展,與國內本土的藝術觀念發生一系列的碰撞、融合和轉化,形成了能夠體現中國人真實的精神狀態的抽象性繪畫。
一、抽象主義的興起、發展趨勢及藝術特征
它興起于20世紀以來在歐美各國美術思潮和流派,康定斯基、馬列維奇、羅伯特·德勞內為最早的開拓實踐者。抽象主義是二戰后發展的繪畫流派,抽象主義畫家認為作品是即席創作的,強調作品的自發性和隨意性,注重的情感表達以及自我的表現。
抽象主義的發展趨勢,大致可分為:第 一、幾何抽象。這是以塞尚的理論為出發點,經立體主義、構成主義等而發展出來。其特色是畫面中會帶有幾何學的傾向,以蒙德里安作代表。第二、抒情抽象。這是以高更的藝術理念為出發點,經野獸派、表現主義發展出來,帶有浪漫的傾向的,以康定斯基為代表。
抽象主義的繪畫受到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哲學思想的影響,藝術家們在進行創作時,把自然作來為抽象的系統來表達作家的感知,將造型和色彩加以綜合、組織在畫面上,把自然的形態極度的簡化、變形、夸張、甚至分解,合成一副完整的藝術作品,展現作家的精神世界。
二、抽象油畫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的抽象繪畫是在西方抽象理論成熟后才開始發生的,中國抽象油畫發展與西方現代芝術發展的具有同時性,使得中國抽象油畫的探索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當時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流派的影響。
(一)第一階段:萌芽探索期
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一些藝術先驅們就嘗試擺脫具象創作的道路,摸索嘗試運用西方的抽象和表現語言體現在自己作品中,“中華獨立美術協會”的一些藝術家的作品,雖然還說不上是純粹的抽象藝術,但已具有明顯的抽象主義傾向.他們在學習和臨摹了西方大量藝術風格流派后,這是近代中國最早的一次藝術革新運動。在之后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戰亂和政局動蕩,處于空白期。
(二)第二階段:發展成熟期
發展期依賴于早期的實踐,給20世紀80年代抽象繪畫的再次傳入和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且重新迅速成長起來。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文化反省階段,中國抽象油畫就己經處在釋放思想與新文化萌芽的氛圍之中。以高名璐為先鋒代表的一群青年藝術家們學習和接觸了系統的學院式的教育,他們對新的元素,新的的藝術潮流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在西方抽象的油畫藝術思潮的影響下,他們將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風格流派的特征與中國抽象油畫相融合,將中國抽象油畫帶進一個新的高度。
在上世紀90年代逐漸走向成熟,產生一批優秀的抽象藝術家,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油畫發展局勢。青年藝術家祝昌言、萬俊彥在上海展覽中心高調舉辦的“非具象畫展”,展覽風格大膽,吸引了國內外藝術媒體,展示了中國當代抽象油畫的新風尚,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三)第三階段:升華期
自20世紀來,抽象藝術在我國達到了更高的層次,實現了更高級的語式變換,并且形成了中國抽象油畫多元化的格局。2000年以來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們并且主動探索適合自己的藝術呈現形式,探尋適合自己發展創作的藝術風格。2009年,許德民出版《中國抽象藝術學》,為我國的抽象藝術提供了有力的藝術理論基礎,特別是其中“抽象藝術中國早已有之”這個觀點的提出,引起了國內乃至國外外藝術界熱烈討論。上海抽象油畫大師周長江的作品《互補系列》在全國美展中獲得銀獎,帶動了上海抽象藝術的發展。還有,以趙無極、朱德群為代表的抒情抽象油畫藝術將中國抽象油畫帶進了世界藝術大舞臺里,將形式美與抽象美的結合推動著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展現了中國抽象油畫的無窮魅力。
三、當代中國抽象油畫中的創新精神及其啟示
進入21世紀后的當代中國藝術家們,在思想上的開啟了中國特色的創新,具有現實意義和重要影響。當代中國藝術家們的作品,拓展了抽象油畫藝術在現代中國繪畫藝術的文化層次,迸發出活躍的創造性和新活力。
當代中國抽象油畫在很多方面都擺脫甚至超越了包括西方抽象藝術在內的所有傳統藝術觀念的束縛和界限,藝術家們嘗試著用西方的形式來探討我們本土的精神與氣質,逐漸的建立起一種新的藝術價值觀念。在創作過程中的造型語言對圖像元素的關注受傳統中國繪畫視覺圖式和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不滿足于對傳統語言技法的研究,同時也不斷從民族傳統美術的土壤中汲取營養。
中國當代抽象油畫要有自己的精神氣質同時更應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藝術家不僅是畫者也是一名思想者,在豐富藝術語言的同時,更加要重視創作過程中理性的發揮,使感性、理性和諧的融合在一起。這是當代中國抽象主義繪畫在中國將要走的道路,也是當代中國抽象油畫生存與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許德民.中國抽象藝術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2](俄)康定斯基.論藝術的精神[M].查立,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
[3](德)沃林格爾.抽象與移情[M].王才勇,譯.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劉宏暉(指導老師)
作者簡介:廖穎(1991-),女,湖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一年級,美術學專業,研究方向為油畫;劉宏暉(通訊作者),湖北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