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學生規模顯著增加,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教學需要,在此背景下,“一對二”的教學模式逐漸在鋼琴、聲樂等課程中興起。本文首先闡述了高師管樂教學的特點,并分析了高師管樂教學中“一對二”教學模式的應用與優勢,最后分析了高師管樂教學中“一對二”教學模式的價值。
關鍵詞:高師;管樂教學;一對二
近年來我國社會文藝事業繁榮發展,高等院校的藝術類專業學生大規模增多,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無法應對學生增多所帶來的壓力,因此探討能夠滿足所有學生學習要求、節約教師資源的教學模式十分重要。目前我國高師管樂教學的模式主要有“一對二”、“一對三”等小組課,其中“一對二”教學模式兼具“一對一”教學模式與“一堆多”教學模式的特點,具有顯著優勢。
1 高師管樂教學的特點
高等師范管樂教學針對的學生主要為音樂專業的師范生,而非音樂學院以職業演奏家為目的的學生,二者的教育對象所屬范疇存在明顯差異,二者的培養目標與教學目的不同。高師管樂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陶冶情操以及藝術修養,而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使教育對象可以在日后勝任音樂教師這一工作崗位的教學任務,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高師管樂課程的教學目的受到學生畢業后就業方向的影響,社會對一專多能型音樂教師的需求對高師管樂在內的各類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高師音樂專業的教學目的與專業音樂院校的教學對象不同,因此二者的教學對象在專業領域的掌握程度、音樂天賦等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高師管樂教學面對的學生范圍更加廣泛,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基本甚至為零,因此在進行管樂教學時需要幫助學生系統學習演奏方法,打好基礎,掌握不同階段的音樂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以及綜合素質。目前我國高師管樂教學普遍存在一個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模仿音樂學院的教學方式,而忽視了學生的專業水平等;僅注重對學生的技術傳授,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情緒與情感、藝術感知、音樂審美以及性格等,使得學生僅僅掌握了管樂學習的技能,而在進入教師崗位時卻束手無策。
2 “一對二”教學模式在高師管樂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優勢
2.1“一對二”教學模式的應用
管樂學習對學生的天賦、專業基礎等均有著一定的要求,然而由于高師音樂專業學生在入校時音樂素養的門檻相對較低,因此學生的主觀條件不同,學生在學習中的接受能力、進程以及結果等均存在顯著的差異,以往傳統教學中多采用“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然而近年來隨著高師音樂專業學生的增加,師資明顯緊缺,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明顯無法應對巨大的教學壓力,因此“一對二”等小組課模式逐漸被應用到高師管樂教學中。
“一對二”教學模式在我國高師管樂教學中推廣時間不長,因此就教學層面來說,存在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如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教師對其重視度不高等。首先教師缺乏系統的培訓,教師未能夠充分認識到“一對二”教學的優點,或者只是單純的模仿,而忽視了這一教學模式的深入思考。高師管樂老師在采用“一對二”教學模式時,由于缺乏相關經驗以及系統的培訓,由于教師同時面臨著較大的教學壓力,因此無暇“一對二”教學方式學習,導致“一對二”課程教學的優勢并未得到充分的發揮;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對兩個學生的年齡、樂感、音樂程度、性別以及個性等未能夠恰當處理,導致學生之間不和諧,教學難度較大。
2.2“一對二”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對一”教學模式的針對性強,教師可以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愛好以及天賦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及樂器等,學生的演奏水平明顯提高,有助于培養音樂精英人才,然而在面對學生規模不斷增加、全民音樂教育的壓力下,這種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管樂教學的要求。“一對三”、“一對四”甚至更多的集體化教學,雖然緩解了師資緊張的局面,然而教學程式化明顯,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顧及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導致部分學習難度較大的同學無法達到教育需要的水平。“一對二”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同時對兩名學生進行教學,兼具“一對一”教學與小組課的優勢。具體而言,其優勢如下:教學方法更加靈活。與“一對一”教學方法比較,教師面對兩個性格不同的學生,在教學時面對的問題更多,教師可以更加靈活的挑戰教學方法,從而使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保證了教學數量與質量的同步發展。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高師學生好玩好動,更加樂于與人交流,“一對二”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經驗、想法等與同學交流,效果明顯優于“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同時學生避免了獨自面對老師時出現的膽怯以及孤獨心理,使教學更加生動,學生輪流演奏后討論心得,心理上更加的放松,同時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一對二”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更多重奏類型的曲目,更加深刻的掌握與理解多聲部音樂特點,同時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可以增加與他人演奏的協調性。④與“一對一“教學方法比較,學生之間可以實現競爭與合作共贏,教師適當的表揚表現優秀的同時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兩位演奏程度相當的進行搭檔可以達到理想的演奏效果與教學效果。
3 高師管樂教學中“一對二”教學模式的價值
雖然目前我國高師管樂教學中仍然以“一對一”為主要教學辦法,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變遷,管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一對二”為表現形式的小組課可以對“一對一”教學方法進行補充,對于促進高師管樂教學的質量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3.1促進管樂初期學生水平的提高
在學習中,教師避免了重復基礎知識,節省了教師資源的同時明顯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通過讓兩名學生同時學習一首曲子,可以實現學生間互相交流與討論,取長補短。由于學生基礎知識均比較薄弱,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明白對方的需求與難題,并互相解決。同時教師在對一名學生進行指導時,另外一名同時可以旁觀,對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指導細節進行更加清晰的認識與思考,為以后教書育人打下基礎。
3.2補充傳統管樂教學方法
傳統的“一對一”教學中,學生練習曲目出錯時,多是由教師直接指出,學生進行改正,學生學習較為被動。“一對二”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將可以利用的部分間接到其他模式的課程教學上,如學生練習的同一曲目或者出現類似錯誤時,教師可以引導二者臨時組成搭檔,并通過彼此聆聽與討論來發現對方與自己存在的問題,學生主觀能動性明顯提高,有助于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3.3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每一次教學改革,教學模式的引入與學習都會促進教學改變其教學行為與觀念,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管樂教師作為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在采用”一對二“教學模式時,必須要聯系音樂理論與技能課程的學習,這明顯更加符合管樂教學的規律,能夠更好的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對二”教學模式的引進,使得教師認識到自身教學的缺陷,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的研究、探索,實現了教師教學水平的與時俱進。
4 結束語
雖然目前“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在高師管樂教學中占據主流,然而“一對二”教學模式具有更加明顯的時代性與優越性,必然會在以后的教學中被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所認可,并廣泛運用。無論是何種教學方式,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藥注意取長補短,不斷改進,從而促進高師管樂教育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陶紀泉,金英子.關于高師音樂教育中器樂合奏課教學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中國音樂,2006(4).
[2]歐陽鳴.永州市中學管樂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2).
[3]李斌.管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探索[J].藝術教育,2011(3).
作者簡介:
劉柳(1987—),女,碩士研究生,工作單位:河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