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電影《終結者》中的駭人場景是否將成為現實?近年來,人工智能(AI)技術成為多國官方和高科技企業關注的重點課題。雖然AI的前景令人期待,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意見認為AI最終有可能“反噬其主”,成為毀滅人類的“元兇”。這種可能性不僅困擾著對AI了解有限的普通人,就連美國高科技巨頭也為此爆發了一場激烈論戰。
“硅谷技術富豪的針鋒相對,馬斯克對陣扎克伯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報道稱,這場“巔峰對決”的起因可追溯到兩周前:15日,美國特斯拉汽車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就人工智能的威脅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AI的風險關乎人類文明的存亡,政府部門必須提早介入AI的運用并制定嚴格規范。他表示,自己親身體驗過尖端AI技術成果,“人們真的應該對此感到憂慮”。據了解,馬斯克是高科技領域的“反AI”代表,他曾將AI的研發工作比喻為“召喚地獄的惡魔”。而對于馬斯克的“危言聳聽”,臉譜CEO扎克伯格卻不以為然,他23日在一檔直播節目上稱,自己早已厭惡這種“散播恐懼”的言論。扎克伯格對AI本身表示“十分樂觀”,他認為,那些對AI大唱反調,著力于描繪“末日場景”的人“相當不負責任”。扎克伯格還提供了一系列“AI有利于人類”的論據:“如果有人反對AI,就是在反對安全系數更高的無人駕駛車輛,就是在反對更尖端的醫療技術。”而馬斯克25日則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我和扎克伯格探討過這個(AI)問題,他對這一課題的理解是有限的。”
二人的交鋒引來多家美國知名媒體和大批業內人士“觀戰”。美國《華盛頓郵報》詼諧地說,扎克伯格向來以批判性思維和全球性視野為業界所稱道,被人批評“認知有限”簡直“太罕見了”。而在《福布斯》雜志看來,扎克伯克的言論則顯得“狂妄自大”,因為馬斯克麾下企業致力于多項前端技術的發展,對人工智能的研究也不落下風,而且特斯拉汽車公司還是無人駕駛技術的先驅。
《福布斯》報道認為,馬斯克關心的重點在于,當人工智能介入人類重大決策時可能引發的后果,以及人類針對此類問題應如何制定合乎法律和道德規范的解決方案,而扎克伯格列舉的事例卻僅限于輔助性人工智能應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馬斯克絕非唯一一個對AI未來憂心忡忡的前端人士,靠經營計算機公司起家的美國億萬富翁馬克·庫班就曾表示,大多數人都低估了AI,新技術的發展速度能“嚇死人”;而隨著機器都開始具備思考能力,也許有一天真的會徹底取代人類的位置。▲
環球時報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