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2017年7月21日,注定會在英國航運史上留下一筆。不是因為英國試飛了什么新近研發的飛機,也不是發生了令人心碎的空中慘劇,而是全英上空飛過8800架民航客機——創下歷史紀錄。
這一天,《環球時報》記者恰巧在倫敦的希思羅機場,和當地人一樣,不斷聽到頭頂上傳來飛機發動機的轟鳴聲,也不斷聽到身邊的英國人或抱怨或感慨地說:“天上的飛機簡直數不清。”
為什么?英國航運部門給出的解釋是,學齡孩子們都在這一天放暑假,早有準備的英國父母拿出預訂好的機票,帶著孩子奔向世界各個角落。英國媒體圍繞這一解釋做了大量游客拖家帶口出行的報道,但和記者一樣在機場接朋友的林格先生不這么看。
供職于倫敦一家商業咨詢機構的林格認為,英國人紛紛出國旅行,原因之一是在境內度假成本實在不低。否則,按照以往的傳統,多數人很愿意在國內找一處地方來消閑。英國的通脹率從年初開始一度三連升,直到6月份才暫時止住上升勢頭,停在2.6%的水平。
林格拿自己的家庭小賬來舉例,他一家三口如果去西班牙度假一周,比去蘇格蘭或威爾士要少花近400英鎊(1英鎊約合9元人民幣),這筆錢相當于一家人一個月的餐費開支。“這是英國脫歐談判結束前,不得不經歷的痛苦期”,林格在向記者告別前職業性地給出“天上飛機為什么數不清”的結論。
林格的結論沒有止住記者繼續探究的欲望。希思羅機場主要競爭對手蓋特維克機場公共事務部的帕特森對記者說,21日從英國人頭頂上飛過的飛機,更多是外航客機。“其實,進港的航班更多,在這個夏天來英國的人,不僅有游客還有很多投資商”,帕特森說,拿中國游客舉例子最貼切不過,今年夏天飛往英國的長途機票預訂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其中中國人在6月至8月間同比增加29%。“英國前段時間發生多次恐襲,中國游客的熱情顯然沒受影響。”
帕特森說,業內人士都知道一個不對等現象,就是中英兩國原則上達成共識,每月對等飛200民航班次,方便民間往來。但去中國的英國人遠少于來英國的中國人,每月200航班的配額,即便航運公司、機場想盡辦法促銷,也無法達到目標。“所以說,英國經濟是否真的繁榮,老百姓口袋里是否真的有錢,從每天登機去海外的本土乘客數量上就能看出一二。”
其實,21日航班異乎尋常的密集,還跟一個老問題作怪有關,就是各大機場都抱怨在吞吐量方面已經不堪重負,導致運作上一不小心就造成延誤。7月21日,一架飛機從蘇格蘭城市阿伯丁起飛前往葡萄牙,實際上它比原計劃晚了38個小時,這是當天英國人口中“最夸張的外出旅行經歷”。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一些英國人支持擴建機場。但英國籌劃當中的倫敦希思羅機場第三條跑道,討論了這么多年,還沒有拿定主意。
按照英國航運部門的估算,這個夏天,英國一共要起降77萬架次航班。或許,7月21日的歷史紀錄很快會被刷新。▲
環球時報201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