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天然橡膠消費量由1950年的172萬t穩步提升至2015年的1 217萬t,年均復合增長速度為3 %。從地域上來看,世界上90 %的天然橡膠在新加坡集散,天然橡膠消費主要集中于亞洲新興工業區,中國為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從歷史上來看,經濟增長是影響天然橡膠消費的核心因素;合成橡膠的替代性和橡膠工業日益成熟亦將影響天然橡膠的消費量。
1 中國橡膠需求量、消費量分析
2015年度乘用車及商用車產銷預測數據,輪胎消費地域格局基本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主要集中于北美(22 %)、歐洲(23 %)、東亞(中國18 %)等地;輪胎產地主要集中于亞洲(55 %,其中中國30 %;含東亞和東南亞)、歐洲(19 %)和北美(13 %)。
自2002年來,中國無論是在天然橡膠消費的增速上還是總量上,都逐漸成為發展最快的國家;主要原因在于對外貿易蓬勃發展、內需擴大以及工業化發展速度加快:(1)中國于2001年加入WTO后,橡膠及橡膠制品貿易開始加速;隨后東盟自貿區議程推動天然橡膠進口配額制度逐漸開放至取消,中國天然橡膠貿易日益活躍;(2)2001年1月11日成立中橡電子交易市場(前海南農墾電子商務交易中心),利用其價格發現、降低成本的市場化機制推動天然橡膠交易;(3)宏觀經濟好轉帶動汽車及工業消費增加, 間接傳導至輪胎行業:2000年以來中國GDP年均增長率維持在8%左右,經濟向上帶動橡膠消費增加,尤其是汽車行業(輪胎)、房地產行業(橡膠管帶)以及居民消費、醫療領域(乳膠手套、膠鞋等)。
未來天然橡膠需求部門不會發生較大變化,未來耗膠量仍由輪胎消費拉動(其中原配胎與替換胎需求為1:3),基于:(1)未來輪胎產銷或因貿易摩擦等原因出現地域格局變動,但是全球輪胎需求總量仍將保持上漲態勢:從下游汽車消費角度出發,當前發展中國家汽車占有率隨近年來工業化發展保持小幅上升態勢,輪胎消費亦將同樣上漲;發達國家經濟增速維穩,汽車保有量亦相對平穩,對應替換胎需求基本穩定;(2)橡膠管帶、醫療消費及特種膠方面占比較小且全球消費一直相對穩定,我們預計未來這部分消費趨于穩定。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天膠消費量最大的國家,全球占比39 %。目前中國輪胎生產全球占比在35 %左右的水平,預計2016年中國天然橡膠消費為502萬t(同增7.2 %)。總體來看,預計2016年全球天膠消費量將達1 249萬t(同增2.63 %)。
2015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 450萬輛(同增3.3 %)、2 460萬輛(同增4.7 %);輪胎產量9.7億條(同減13 %),全球占比約35 %;未來5年中國汽車保有率持續上升但增速逐年下降,天然橡膠消費量將有所上升,但較難出現爆發式增長局面。
美國“雙反”效應弱化。2014年7月,美國決定對中國涉嫌“傾銷”輪胎廠商征收14.35 %~87.99 %的反傾銷稅和20.73 %~100.77 %的反補貼稅,此舉一度重挫中國輪胎行業;但未來5年中國汽車保有量保持高增長態勢,對應替換胎需求同樣高速增長,相關企業加大輪胎內銷力度,同時也注重開拓其他發達國家市場,提高單位輪胎的質量和精細化程度;目前輪胎企業處于生產恢復時期,用膠量相應攀升。
汽車市場回暖帶動輪胎需求增加,相應橡膠消費需求也有所增加。一方面由于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等影響,2016年中國汽車消費量以及相應的輪胎需求有望增加;另一方面2016年政府對實體經濟扶持力度加強,房地產市場發展將帶動國內重卡及相關貨車的消費上升,輪胎、管帶等需求也將受益;生鮮電商飛速發展,對物流車需求加大,相應的重卡汽車等需求增加帶動輪胎、橡膠需求上升。
2 橡膠價格走勢預測
預計2016年國際天然橡膠均價1 500美元/t,高點有望達到1 750美元/t(現價1 280美元/t);國內方面預計全年市均價12 500元/t,高點有望漲至14 500元/t(現價10 900 元/t)。對2016年橡膠價格判斷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預計2016年天然橡膠產需缺口達31萬t。我們預計2016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在1 218萬t左右,較2015年下降1.09 %;從而導致2016年天然橡膠供需缺口為31萬t。根據供需缺口與膠價的對應關系,2009年盈余43萬t,市均價16 500元/t,2010年缺口37萬t,均價26 560元/t,漲幅達60 %,并結合全球庫存情況,我們預計2016年國際天然橡膠均價為1 500美元/t,高點有望達到1 750美元/t(現價1 280美元/t);國內均價在12 500元/t左右,高點有望達到14 500元/t(現價10 900元/t)。
全球量寬背景支持年內天然橡膠價格。(1)美聯儲加息時點不斷后延,壓制美元指數;(2)全球量化寬松開啟(歐洲、日本、中國持續降息)利多大宗商品。
天然橡膠價格與庫存水平負相關,當前天然橡膠處于去庫存時期,膠價上漲預期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