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姓田徑大會”上,一號種子選手“趙”不負眾望,摘得了競走項目的桂冠。本期《知名道姓》,有請這位“神行俠”和我們聊一聊他的傳奇家世。
嘿,大家好!說到老趙家快人一步的光榮傳統,不得不提我的始祖造父——他是周穆王的“司機”,曾駕駛八匹駿馬拉的快車,載著穆王巡游西北。就在他們抵達昆侖山,拜會西王母的時候,京城突然傳來徐偃王起兵造反的壞消息。情況危急,多虧造父快馬加鞭,日馳千里,才及時趕回鎬京,平定了叛亂。因為造父立了大功,穆王便把趙地賜給了他。
造父的本領之所以這么高超,是因為他從小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基本功。相傳他的老師起初不急于教他駕車,而是要他先學會在木樁上來回疾走。造父靈敏過人,只用了三天,就能像老師那樣身輕如燕,健步如飛了。細看篆體的“趙”字,左上角是一個昂首闊步的小人兒,左下角是一只大腳,用作我們這個“風行一族”的名片,實在太形象啦!
翻開《百家姓》,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趙錢孫李”。雖然榮列“第一方陣”,小李子卻還是有些不服:“要說中華第一大姓,非我們老李家莫屬,憑什么讓老趙排在最前頭?”你能解開小李子的困惑嗎?
我們趙家不但“腳力”出眾,“筆力”更是堪稱一流,出過不少有名的書法家,我們來看看其中兩位代表。
先說宋徽宗趙佶。徽宗皇帝雖然不擅長治國理政,但在書畫領域卻很有建樹。他的“瘦金體”,筋瘦骨硬,筆筆勁挺,是不是別具一格?
至于另一位,也出身于趙宋皇族,相信有的同學已經猜到我要說誰了——沒錯,就是趙孟頫。趙孟頫博采二王、鐘繇、李邕等眾家之長,精通各種書體。和“瘦金體”相比,“趙體”圓潤流麗,另有一種神韻。
連一連
“風行一族”怎少得了叱咤風云的王侯將相?請把下列歷史典故與對應的趙姓名人聯結起來(左欄有一項與右欄的兩位人物相關)。
胡服騎射 平原君趙勝
毛遂自薦 宋太祖趙匡胤
長坂坡救劉禪 趙武靈王趙雍
杯酒釋兵權 永昌亭侯趙云
半部《論語》治天下 魏國公趙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