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運金
土壤修復立法加速行業迎來快速發展
石運金
上半年已經收官,大家談論比較多的是“漂亮50”行情,簡單統計下來看,大股票指數的代表,上證50上半年漲幅11.5%,滬深300上半年漲幅10.78%;而以小股票為代表創業板指數下跌7.34%,中小板綜指下跌2.44%;很顯然大股票表現更佳。以地區漲幅來看,上半年漲幅居前的是新疆板塊(+19.09%)、河北板塊(+14.16%)、福建板塊(+10.84%)、廣東板塊(+ 8.82%),這也符合今年炒作的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主題。從行業的角度看,保險漲幅達18.86%,銀行漲幅達13.67%,是主流板塊中漲幅最大的。我在去年底對今年投資策略展望的時候重點推薦的就是低估值的大銀行、稀缺的行業龍頭白馬股,基本上得到了市場的驗證。
本周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方向來自環保板塊,6月2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分組審議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這是繼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土壤污染治理領域的第一部法律法規。近年來,鎘米、毒姜等食品安全事件引發公眾對“毒地”問題的關注,不少被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都與土壤有關,如何保障糧食和蔬菜不因“毒地”受到污染,成為政府重點考慮的民生問題?!锻寥牢廴痉乐畏ǎú莅福返闹贫皩徸h表明國家對于土壤修復領域高度重視,草案的推出落實了政府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責任。
草案把地方人民政府作為復雜成因“毒地”修復的“兜底人”,國家、省級層面的基金作為修復的經濟主體,避免了過去此類污染土壤因責任主體不明、追償不到位導致修復不及時的情況。草案明確,各級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發布相應級別的土壤環境信息和公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環保主管部門應在其網站上公布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規范等相關信息,供公眾免費查閱、下載。
草案明確了資金來源,多渠道、多種方式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提出了多渠道、多種方式解決土壤污染資金來源問題,包括國家要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設立中央和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向責任人追償、鼓勵社會捐款等,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項目的信貸投放、在辦理土地抵押業務時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對從事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活動的企業依法給予稅收優惠。
草案同時要求建立土壤污染狀況監測網絡,監測企業或將受益。草案中規定國家將每十年組織一次土壤環境狀況普查,建立土壤污染狀況監測網絡,統一規劃國家土壤污染狀況監測站點的設置,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構建全國土壤環境信息化平臺,實行數據動態更新和信息共享。搭建土壤污染狀況監測網絡及土壤環境數據庫需新增多個監測站點,第三方監測參與度將提升,相關監測企業或將受益。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的審議,可以預期土壤修復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土壤修復的企業未來將拿到更多的訂單。建議重點關注高能環境、理工環科、博世科;環境監測企業也迎來發展機遇,建議重點關注聚光科技、盈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