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孫悟空的形象永遠光鮮,永遠有《大圣歸來》《悟空傳》等影視劇圍繞著他來做文章。為什么?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曾經活著一只潑猴,他不愿戴著金箍成佛,寧愿做齊天大圣、帶領所有妖怪與天庭抗爭。而踏入職場的我們愈發明白孫悟空比我們勇敢之處:他明明知道后果是覆滅還要站起來反抗,到死都不選擇屈服。我們很多普通人盡管向往,也不會選擇那條鳥語花香卻沒什么人走的小道,而是選擇自己戴上枷鎖和鐐銬,走上那條所有人都蹣跚行走的大道,最后在垂垂老去時后悔不已。反抗過,命運可能依然是命運,但自己至少不會在遲暮之年掙扎流淚,至少在最后,你也能說出“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斗過,我不后悔”的遺言。孫悟空就是那樣一個永遠抗爭著的少年—多年前的我們。
(公眾號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鹿人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