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曉
摘 要:經濟社會的發展下,特種設備使用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對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除了要面對檢驗檢測市場放開來自外部檢驗機構的競爭外,更多的是使用特種設備的單位越來越多,類型也逐步增多,社會各界對于設備事故責任的追究力度要遠遠大于從前。這就要求檢驗機構應用更加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特種設備的檢驗工作,不斷擴展工作范圍,提高工作效率,進而使檢驗質量得到最大的保障。
關鍵詞:特種設備 監督檢驗 定期檢驗
引言
特種設備服役狀況復雜,運行中存在著較大的潛在安全風險,如承壓類特種設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運行,機電類特種設備在高空或者高速運行。
一、特種設備檢驗的性質和目的
特種設備監督檢驗分為兩大類,一是制造監督檢驗,二是安裝(包含改造和重大修理)監督檢驗,是指對特種設備制造或安裝(包含改造和重大修理)過程的各關鍵要素進行審查、見證和必要的抽檢,具有監督性和驗證性,屬于強制性法定檢驗。特種設備定期檢驗是針對在役特種設備按照規定的檢驗周期對設備安全、健康狀況進行的檢驗、檢測活動,屬于強制性法定檢驗。
通過制造監督檢驗,保證特種設備由符合資質要求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由符合資質要求的生產單位按照正確的工藝、方法進行制造,保證制造過程符合規范和質量體系的要求,保證制造的特種設備符合國家、行業標準及訂貨技術規范書的要求,經過檢驗和試驗,是合格產品,保證特種設備出廠隨機資料的完整和齊全。
通過安裝監督檢驗,保證特種設備安裝單位的安裝資質符合要求,保證施工單位履行安裝告知手續,保證安裝過程按照施工方案和措施進行施工,保證特種設備的安裝質量符合標準及驗收規范的要求,保證有完整的安裝技術記錄、整理各項竣工資料進行歸檔;改造和重大修理的監督檢驗,在安裝監督檢驗的基礎上增加對改造或重大修理方案的審查,主要審查改造或重大修理方案的合規性,合規性體現在可以委托有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包括原設計單位)制定,也可以是使用單位制定,但必須經原設計單位同意認可,同意認可要有書面文件,改造或重大修理方案須有審批手續。通過定期檢驗,及時發現和消除危及設備安全運行的缺陷隱患,防止事故發生,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二、特種設備的監督檢驗
1、對特種設備進行監督檢驗的意義特種設備具有公共商品和特殊商品的雙重屬性,一旦特種設備出現安全事故,受害的不僅是使用方,還會對當時的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脅。如果沒有對特種設備進行法定的安全監督檢驗,即使使用方付費購買,也不能擁有其使用權,只能擁有其產權。為了盡可能地降低特種設備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必須對特種設備進行嚴格的監督檢驗,只有檢驗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2、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的性質所謂的強制性指的是在不考慮交易雙方自主意愿的情況下,必須根據相關法律對每一臺設備進行嚴格的監督檢驗。全面性指的是對該設備所有型號都必須進行監督檢驗,特種設備適用逐臺檢驗制度。特種設備監督檢驗之所以具有強制性和全面性,與特種設備的特殊性質有關。盡管大多數設備在投入使用之前都會進行委托維保檢驗、自保檢驗、使用方驗收、出廠自檢,所用企業自定的驗收程序,沒有完善的制度程序,沒有全面的法律、標準文件支持,所以仍然不能保障特種設備的安全性。對于起重、電梯等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也沒有對其進行有效檢驗的能力。如果不進行強制性的監督檢驗,可能會出現購買方或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壓縮采購成本、使用已經淘汰或者未取得制造許可的生產單位制造的電梯降低特種設備產品品質而對使用者造成危害的現象。
3、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的程序和要求
3.1特種設備監督檢驗要求特種設備的生產改造維修過程的監督檢驗具有以下幾個基本條件。第一,特種設備的生產企業要具備制作的有效許可證。第二,要按照規定,對安裝改造維修施工進行施工告知。第三,由取得了相應許可證的安裝單位以安全技術規范為依據進行設備安裝。第四,需要進行維修改造的設備已經辦理了相關手續。第五,當前已經具備了與該特種設備生產范圍適應的生產技術標準和規范。第六,特種設備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能夠正常運轉。
3.2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程序單位要向當地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進行施工前告知,并將特種設備的制造許可證、主要生產計劃和產品提供出來。安裝單位在履行告知手續之后,應該向具有特種設備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提出監督檢驗申請,并提供施工合同、施工告知書和施工計劃。檢驗機構接受申請之后,要對其申請進行審查,確定其符合相關規定之后,要對制造單位進行通知,然后安排檢驗人員進行具體的監督檢驗。檢驗檢測機構要認真審查申請書,然后安排監督檢驗工作。要求制造單位要提供必要的辦公條件、配合人員、檢查和驗收材料、制造工藝文件和設計文件、相關人員的證件、生產計劃。檢驗之后,要出具監督檢驗證書,如果在監督檢驗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還要出具意見通知書或者安全性能監督檢驗聯絡單。
三、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
1、遵守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的法律法規在對特種設備進行定期檢驗時必須以相關的法律法規條款為依據。例如承壓類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中必須先對安全技術條例、相關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規進行明確。檢驗人員在進行檢驗時也要保障自身的安全,按照相關規定佩戴防護鏡、防護手套和防護口罩。在排查之前要充分地了解設備結構構造,排查安全隱患,了解特種設備中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質,在附近設置警示牌,避免產生安全事故。檢驗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2、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的程序在準備好必要的設備資料之后,還應該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才能申請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第一,按照相關規定清理被檢設備,排放干凈盛裝的介質,與其他設備進行隔離。第二,為了保持分析合格,應該清洗、消毒、中和、置換有毒、易燃設備。第三,按照相關規定完成對設備的拆卸和打開。第四,對高溫設備進行冷卻。第五,如果需要設置隔離區,應該對設備進行有效的隔離,并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第六,準備好監護和配合人員,配備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準備檢驗所需的水和電。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對特種設備進行定期檢驗。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包括以下幾個基本程序:提出申請、定期檢驗、出具報告。首先,要提出檢驗申請使用單位根據設備的定期檢驗周期和生產情況,制定詳細的檢驗計劃安排,填寫并提交申報表。經檢驗檢測機構審查無誤之后,對其申報進行受理,對檢驗工作進行安排。其次,開展現場檢驗,使用單位在現場檢中應該提交設備的維修和運行記錄、設備的使用檔案,并配備專業人員進行配合。按照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規則進行定期檢驗,并出具檢驗報告。以承壓類設備為例,在檢驗之前要用戶溝通,并由專人對特種設備的安全檢查過程進行監護。在開啟檢查孔之前,還要對設備的相關指標和參數進行檢查,主要是檢查承壓類設備是否已經完全置換和排放了內部的相關介質,安全作業保障意見、內部有毒有害氣體的分析報告如何規范,是否已經將待檢驗的設備與運行系統隔絕。檢驗報告主要是由檢驗檢測機構全面地評價設備的安全性,出具合格證書。如果在檢驗過程中發現安全隱患,應該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
結束語
在文章的探討下,使我們對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的相關問題有了一個更加清晰、明了的認知,在普通人的眼中,特種設備往往意味著高技術含量、高難度指數、高風險系數,這“三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檢驗工作的基本特點,作為一名特種設備的檢驗人員,應該也必須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重大責任和使命,在工作中應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在工作經驗的積累中不斷突破自己,完善自己,進而出色的完成任務,成為一名合格的檢驗人員,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馬朝陽.淺析設備監理與特種設備監督檢驗[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8(4).
[2]徐義,賀小明.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模式研究[J].設備管理與維修,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