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IoT專家視點

董景辰
邊緣計算技術的發展將使當前工廠、車間的控制層級發生變化,打破原有的控制層、執行層和管理層三層結構,演變成控制層之上是邊緣層,再上面是執行層和管理層,這樣將大大提升數據處理效率和實時性,而邊緣層完全與各個層級相融合,與云計算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目前的工廠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互聯互通,這是目前工廠智能化改造最大難點,是系統集成最大成本所在,也是邊緣計算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其次,當前在智能工廠改造中所遇到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數據采集上來了,但是沒有能力去分析,沒有相應的軟件去支撐,沒有相應的方法去處理,因為目前的控制系統不具備強大的分析能力,而邊緣計算相比控制系統,其數據分析、儲存能力大大加強,將滿足工業企業此方面的需求;此外,對于工業企業的智能化改造來說,邊緣計算還可以擴充信息、數據的來源,過去的控制系統只能處理結構性數據,無法處理視頻、語音等非結構數據,而隨著邊緣計算處理能力的提升,這些數據也可以進入系統,和其他數據融合,無疑將大大提升管理和控制的功能。

謝兵兵
大家知道,德國“工業4.0”的核心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也稱虛擬實體融合系統,而作為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了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邊緣計算,顯然又是CPS的核心。所以說,邊緣計算是工業4.0核心之核心,關鍵之關鍵。是通過邊緣計算這個資源和能力,實實在在地將虛擬空間(C)和物理實體(P)緊緊地融合在一起。在工業領域,要實現數字化制造、網絡化協同、智能化轉型,離不開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更離不開邊緣計算。
目前國內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但是,大部分企業,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技術力量有限,資金普遍緊張,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遇到不少困難。采用標準的、安全可靠的、低成本的ICT技術和產品,構建CPS,尤其是CPPS(信息物理生產系統),提高生產制造的質量、效益和柔性,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是企業的共同期盼。交通、能源、智慧城市領域的情況也類似。對邊緣計算來說,也必須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推出標準、安全、低成本的技術、產品和系統,就近提供智能互聯服務,滿足數字化在業務實時、業務智能、數據聚合與互操作、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支撐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楊 峰
我認為對于工業物聯網的未來發展,邊緣計算必然是大勢所趨。大多數工業數據需要進行邏輯性的處理,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在邊緣層和云計算層建立一套立體的數據處理架構。在邊緣層進行數據處理,首先解決了時延的問題,系統將更加穩定。另一個方面,傳統的PLC+OPC,或SCADA的工業現場控制方法,如果要直接和云計算結合,由于硬件接口過多,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大量的如配置等現場工作要做,而應用邊緣計算,可以大大簡化此類工作,提升系統維護的便利性。
對于自動化領域來說,面對邊緣計算的挑戰和融合,將會產生一些新的變化趨勢。我們將會看到不論是控制策略,還是數字處理方式,將會呈現立體化的趨勢。未來的傳感器都將是智能化的傳感器,傳感器具備對傳感器自身數據的處理功能,會對數據進行糾正,會對傳感器自身的故障進行預判斷、預處理,同時將經過修正的數據實時上傳;在設備層,要進一步地完成一些控制性和針對設備本身的數據處理,之后,再把這些處理后的數據傳輸到邊緣層,經過邊緣層處理,還會將一些數據上傳到云端,進行云計算,這樣就完成了一個立體的分層式的數據處理過程,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同步完成現場的控制和故障診斷。這樣的一套完整的立體的架構,將會是在未來的自動化或者數字化現場數據處理過程中呈現出的技術趨勢。